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心计算机字库中的不规范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大、中型印刷厂都已由传统的铅字排版改为计算机照排,无论是文章、标题的编排格式,还是字体变化,电脑照排质量优胜于铅字排版,大多数报社、杂志社乐于采用电脑照排.目前计算机字库均按国家标准收入汉字6763个,这些字理应为规范字.但是,在一些电脑照排的文章中(包括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字,影响了报刊杂志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脑排版技术降低图书印刷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脑排版技术降低图书印刷成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尤建中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字排版以手工铅排为主,手工照排所占比重很小。近几年电脑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华光(后来分为方正和华光两大系统)、科印、四通等排版系统的普及,文字排版从铅排向照排逐步过渡。许多报社...  相似文献   

3.
探索电脑排版下校对的新方法李彤梅电脑排版的广泛使用可说是出版业中的一次革命。电脑排版因其自身的特点与铅排不同,对编辑、校对等工作环节的要求也有很大区别。如在图书质量方面,笔者认为,电脑排版比铅字排版的质量更不易控制,尤其是科技类图书,差错率往往较高。...  相似文献   

4.
台湾洪范出版社始终坚持以铅字排版出书,但最近在完成《徐志摩全集》铅字排版以后,终于改用电脑排版。因为,台湾目前唯一仅存活字版印刷的永裕印刷厂,最近宣布结束活版,改为电脑排版。从此,台湾的铅字排版正式走进历史。台北市众多印刷厂一向以活字排版承印书刊和零件,自从10年前出现电脑排版的强劲对手后,生意一落千丈,迫使许多印刷厂改弦更张,现在连最后一家也没有活版了。洪范出版社发行人认为,铅字加油墨能使字体看起来特别灵活,而且有立体感,所以他们特别喜欢铅印。据说目前英国、日本仍保留活字版印诗集,成品相当考究。洪范也做过调  相似文献   

5.
张平 《出版科学》2010,18(4):48-53
纸质出版业自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障碍和严重挑战。伫立于十字路口的纸质出版业迅速变得如纸一般地单薄脆弱,在无色的数字风暴中飘摇动荡。就像当年电脑照排对铅字排版的无情冲击一样,所谓数字化出版对纸质出版也同样露出冷酷无情的表情。捅破这层纸有多难?  相似文献   

6.
叶勇 《出版视野》2005,(6):42-43
一.磁盘稿时代原稿形式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俗称“电脑”)冲击着我国出版行业,电脑照排代替了铅字排版,胶印取代了铅印。于校对行业而言,则带来了原稿形式的新变化:传统意义上与“校样”相对应的“原稿”被模糊化了、被合二为一了。一时间,出版界“原稿缺失论”流行.校对工作已无原稿可依的“无原稿校对”也成了校对行业的主流现点(此观点甚至被写进了中国版协发布的、校对工作委员会起草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事实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9,(4)
采用电脑文字录入和编辑排版,然后进入胶印程序的印刷工业革命,早已让铅字印刷成为历史。但是,电脑毕竟不是人脑,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暴露出电脑及软件本身受模式化控制局限,使得电脑排版中的文字差错率,要比过去铅字排印中的差错率高得多。有的好多错误字词的出...  相似文献   

8.
电脑技术介入图书编辑加工过程中,在校对环节体现的就是电脑磁盘打印机输出的打印校样。经电脑汉字处理排版的校样与铅字排版校样的留错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寻找磁盘式打印样的差错规律,对于适应电脑化校对作业十分必要。一、电脑兼容转换出现误差由于电脑介入图书...  相似文献   

9.
书籍的文字表述,白纸黑字,或用铅字排版,或用电脑排版,组成既定的版面。版面的艺术表现,体现了技术编辑的设计水平。以文字为主的书籍,除有部分插图或装饰图案外,主要是以文字排版为主进行排版。    相似文献   

10.
电脑,如今已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它的出现,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出版印刷行业,电脑的出现更是使排版印刷技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排版技术主要是采用铅字印刷,这种印刷技术存在着版面不干净、字迹不清楚、错漏较多、修改困难等明显缺点。而电脑排版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它不但具有版面漂亮、宇迹清晰、修改容易(增字或减字时电脑会自动重新排列,改变字体只需按一两个键,顷刻即可完成)等优点,还具有储存方便等特点,我们可以把所编辑的刊物通过电脑光盘刻写机转化为数据存入光盘,往往一个小小的光盘就可以把创刊…  相似文献   

11.
电脑排版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电脑排版比铅字排版的差错率还高。由于“错改”现象的存在,单靠增加校次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差错率;而且增加校次会延长出版周期,增加成本。因此,我们应该研究电脑排版稿出现差错的特点,从而找到有效的校对方法。一、录排差错电脑排版通常是录入和排版同时进行,排版是通过键入排版参数而实现的。电脑操作员键入文稿字符和排版参数往往是采用“盲打”,也就是边看原稿边敲键盘,很少看显示屏上键入的内容。这种“盲打”录排的结果是毛校样的差错率很高。毛校样中的差错除了字符输入错误外…  相似文献   

12.
微机排版的校对技巧何林,赵大刚微机排版日益普及,它与铅字排版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铅字排版的工作方式下发展起来的校对知识和校对技巧,已不能完全适应微机排版的校对需要。[1-3]微机排版有“先录后排”式(又称“注入”式[1])和“即录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排版早已取代了铅字排版和手动照排,计算机中多样的字体、多变的字号,以及先进的操作技术,开辟了富有想象力的版式设计的新领域,同时给书籍的版式带来了更大的设计空间。设计者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书籍的版式更加新颖、活泼。书籍的版式设计无论怎样变化、创新都不能背离设计的基本规则,下面谈谈版式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书籍的开本和装订形式的选择   书籍的开本是根据纸张规格及书籍内容、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来确定的。由于纸张规格的局限,新颖的开本也就受到了限制。合…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宣传画作为新闻美术的一种形式,曾在报纸、刊物新闻宣传中发挥过重要而广泛的作用。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电脑就被广泛采用,键盘、鼠标取代了纸笔,激光扫描替换了照相制版,铅字拼版让位于电脑照排;而传统由美术编辑设计创作美术作品改由电脑操作员通过键盘调动来完成……当电脑梦神奇般地成为现实后,宣传画这种运用造型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情感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大批报社、电视台、杂志等媒体结束了铅字排版的时代,进入电子排版,这种排版方式的进步也促进了媒体记者编辑工作的改变,电子排版大大提高了记者、编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报纸电子排版的特点1.节省时间,提高编排速度传统的铅字排版方式,由于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流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排版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陕西水力发电》李琨,沈珞珞越来越多的出版采用计算机编辑排版,从而结束了铅字排版的一统天下。现在的论文由计算机编辑排版,并存贮在计算机中。出版时,再从计算机中调出来,激光制版印刷。采用计算机编辑排版技术,使编辑、排版、校...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北京清华紫光三艾计算机发展公司与大日本油墨化工厂(香港)有限公司双方签约达成协议,共同将富士胶片公司生产的一系列电脑排版设备引进国内市场,提高国内照排技术及品质,增强与国际间的竞争能力。从签约之日起,富士胶片公司生产及销售的全线电脑排版设备,包括各种扫描仪、照排机、数码打样机、电脑排版配套设备等,将由清华紫光三艾公司全面负责在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五区域的推广销售。相信两强联手,必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清华三艾与富士胶片公司携手合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脑及自动化作业步入报纸编辑程序虽说较发达国家迟了10多年,但步伐却异常惊人:一些大报和沿海地区报纸不过短短几年,电脑就被广泛采用,键盘、鼠标取代了纸笔,激光扫描替换了照相制版,铅字拼版让位于电脑照排;而传统由美术编辑设计的版题、装饰、图表也改由电脑操作员通过键盘调动花边、底纹、图案来完成……当憧憬了好些年的电脑梦神奇般地成为现实后,美编们却访煌了:“今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报社也开始重新审视评估美编的作用……科技进步给报纸美术带来冲击,报纸美术为什么不可以以此为契机洗涤自身陈腐观念及落后于时…  相似文献   

19.
自从电脑照排、胶版印刷技术在我国的报业开始普及,报纸的美术工作面对现代化排版手段的挑战,如何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便成为美术编辑陷入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报界同仁普遍关注和热切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计算机排版的质量控制李琨,沈珞珞计算机排版系统具有功能多、操作方便、改版容易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期刊等出版物排版的主要手段。计算机排版取代铅字排版后,编辑要从计算机排版的特点出发,研究计算机排版的规律,找出质量控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