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企业参与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我国企业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十分踊跃,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赞助层次高,全面参与了从组委会供应商到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等各层次的奥运会赞助计划;二是赞助费用高,有些组委会合作伙伴的赞助费用甚至高于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赞助商的价钱;三是参与企业多,参与奥运会赞助计划的企业目前已经超过了20家。本文还对我国企业奥运赞助营销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奥运赞助企业做好奥运营销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会徽的公布,为2008北京奥运会机场开发揭开了序幕,9月1日启动的“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计划”则吹响了奥运赞助商竞争前的号角。奥运会这个四年一度的世界体育盛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同时也成为了全球众多企业赞助权的博弈场。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奥组委就已经对全国70余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最后将选出10余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内合作伙伴和若干家特许供应商。面对2008的奥运机遇,众多企业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如何才能力压群雄脱颖而出,让品牌同奥运完美地结合呢?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24日,赞助第14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中国体育代表团官员和运动员、教练员代表、赞助企业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近200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向北京金六福酒有限公司等12家赞助企业授予了铜牌和授权证书,金六福公司总经理吴向东等赞助企业代表发表了讲话。继2001年金六福公司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和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金六福白酒成为第27届奥运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19届冬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2008奥运会65家企业合作伙伴中36家中国企业的分析,相对于这36家幸运的企业来说,还有大批的中国其他企业是如何应对奥运营销的呢?奥运不仅仅是赞助商的盛宴,非奥运赞助企业可以靠自己的智慧,运用伏击营销、借势营销等营销策略,一样展露锋芒,甚至风头盖过赞助商。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国内的赞助企业提供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会,然而这些赞助企业在利用这个商机实施奥运营销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奥运营销与奥运赞助、奥运赞助权与企业效益、奥运营销与企业产品之间关系的角度对国内赞助企业的奥运营销进行了评析,指出了奥运营销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体育赞助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体育赞助的现状及赞助北京奥运会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企业成为赞助商所要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参与北京奥运赞助的国内企业如何规避赞助营销风险,最后提出提高奥运赞助效益的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从成立之年开始赞助北京亚运会,到2000年成为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唯一专用领奖装备"赞助商,一条连绵不断的体育赞助主线始终贯穿于"李宁"发展的全过程,成了"李宁"发展壮大、名扬海外的一个得力手段和重要原因。纵观李宁体育赞助全过程,由于对体育赞助的精髓理解深邃而全面,把握精当而老到,因而有着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既符合体育赞助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又是我国的现实产物,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很  相似文献   

8.
20 0 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第一次设立体育圆桌会议 ,让财经界的精英坐而论道。1 焦点之一 ,“中国奥运”带来的财富机遇体育产业的发展被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首先提出“国家将积极培育体育市场 ,深化改革 ,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积极研究制定政策规划 ,加强行业管理 ,完善体育公众服务。”简单的一句话 ,给各种力量进入中国的体育产业 ,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在发言中说 ,目前已经有 7家中外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 ,赞助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达到 1 1家。北京奥运会将得到充足的…  相似文献   

9.
产业信息     
联想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中国著名IT企业——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签署协议,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按照协议,联想成为IT行业唯一的一家赞助商。联想将赞助2006年的冬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计算机以及相关设备,作为回报,联想还将获得知识产权出让的获利和其他一整套权利回报。根据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奥林匹克市场开发权利,并且是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以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和奥运会代表团的官方赞助商,因此,联想成为TOP(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奥林匹克营销的结构,主要针对北京2008奥运会组委会和中国奥委会组成的联合市场开发计划和企业参与联合市场开发的赞助情况进行研究.文章深入分析了企业赞助北京2008奥运会的基本情况,目的在于总结企业参与北京2008奥运会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奥运会其它举办城市和中国今后举办其它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赞助企业的具体情况,归纳两个奥运赞助存在问题.在与奥运会的对比中,揭示残奥会蕴含的传播价值及其对于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就企业未来如何加大残奥会公关宣传力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奥运实录     
北京奥组委征集汽车行业合作伙伴北京奥组委11月18日公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汽车行合作伙伴征集公告》,这标志着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的赞助计划进入到实质操作阶段。本次征集的目标企业是汽车行业中有意向成为合作伙伴的中外企业。应征的企业应当能够满足北京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2006年冬奥会和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对资金、车辆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应具备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誉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和服务能力。汽车行业是北京奥组委首批征集的合作伙伴行业之一。同期启动的其它行业还有固定通信运营、移动通信运营、银行等。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的赞助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赞助商思思编译距1996年7月19日第26届奥运会开幕还有大约7个月,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委员会(ACOG)巳找到30多家赞助商,而且还有新的赞助商正在找上]河来。这些赞助公司包括了奥运会运动员吃穿住行各方面,它们成为这届奥运会最大的财源,...  相似文献   

14.
关于2008年奥运会企业赞助与发展奥运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企业赞助与发展奥运经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伟表示,北京奥运会为众多企业提供的决不仅仅是发财的机会。奥运会还将是国内企业创出自已品牌的机遇。企业通过奥运会这个大舞台走向世界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日本的精工钟表公司,通过赞助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有资料显示,在该届奥运会后的5年间,精工产品的出口增加了4倍。如今奥运会的规模不断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参与之乐     
继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六期全球合作伙伴之后,大众、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又相继宣布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再之后,北京奥组委又公布了十个奥运会特许经营商和七个特许零售商。如此众多的企业前仆后继投身于奥运会,让耳闻不如一见的中国人真正见实了奥运的魅力。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高级顾问蔡俊五就撰文指出,北京奥运赞助的魅力至少有下列10个。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营销北京奥运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体育与科学》2007,28(2):43-44,96
中国本土企业,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赞助后,缺乏明晰的营销战略,营销手段和行为不但远远落后于那些老牌的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就是和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品牌赞助商相比也较为逊色。为此,本文提出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9,(7):2-2
2009年6月8日,红双喜公司与国际乒联就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0年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器材赞助的签约仪式在红双喜总部大楼的7楼展示厅举行。这也是红双喜自悉尼、雅典、北京之后,连续第四次成为奥运会器材赞助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企业在关键技术、产品和服务领域展示自己,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品牌、走向世界的机遇。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赞助企业"奥运营销"行为和效果,基本前提是对企业及其营销活动特征的把握。为此,通过分析和探讨中国赞助企业营销策略和行为方式,认为:中国赞助企业表现出产品类别集中性、营销策略差异性、营销手段整合性、营销效果分化等特征,表明中国赞助企业的奥运营销已跨越了产品与奥运标识简单相加的初级阶段,形成消费者、媒体、品牌三位一体的整合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英国各类企业和公司出资赞助体育事业,对于英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为显著的作用,估计英国今年直接用于赞助体育的金额将达到一亿五千八百万英镑(一英镑约合人民币六点五元).英国奥委会接受赞助以往,英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是英国各主要体育组织中唯一不接受赞助的.但是,今年6月,它宣布接受了一家金融集团十万英镑的赞助,用于英国队参加奥运会.此举标志着英国的所有重要体育组织都接受了赞助.英国队接受赞助的最低金额为五万英镑.近年来,英国工商界对体育的赞助发展得很迅猛."英国赞助体育委员会"的顾问埃思特恩介绍:"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对体育提供赞助.1981年,全英赞助体育的公司只有九百家,1986年达到1,750家.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