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极为深邃的,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又能中西合璧.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基于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原则,并强调民权主义与人道主义是紧密联系的.这一深邃的民权主义思想无疑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发展 ,概括了孙中山民权主义内容的变化 ,并从中分析了孙中山民权主义性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国建立前后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起落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建立前孙中山鼓吹民权主义曾达到一个高峰,但民国建立不久,他对民权问题却采取了满足现状、有意回避甚至予以抑制的态度,直到成立中华革命党才重新高举民权主义旗帜,起落的原因在孙中山当时政治发展大势缺乏清醒认识,其民权主义本身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卿“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占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是改变中国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纲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在世界各国民义政治、学说包括苏俄的“人民独裁”学说的影响下,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君主专制政治和民主共和政治包括苏维埃共和政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实践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和总结而逐步提出来的。民权主义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军事独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建立一个“民治、民有、民享”“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孙中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自1905半提出这一思想后,他的民权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1912年前,他的民权主义处于理论探索阶段。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他的民权主义思想实践阶段,但随着政权的交出、革命的失败,他的民权主义并未实现。目睹民国初年的残酷社会现实,孙中山认识到只有人民经济独立、素质提高、政治上有权可言,民权主义才能成为现实。晚年,受苏俄十月革命影响,对西方民权主义的虚伪性进行了深刻批判,认识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权主义才能在中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冯靖 《文教资料》2009,(35):103-104
本文首先对民权主义的内涵及其地位进行了阐述,其次详细地论述了民权主义的发展过程:通过国民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通过权能分开,实行“五权完法”等途径,实现主权在民的目标,最后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权在民”的真实实现有赖于人民共同普遍直接参与的民主程序的推行,孙中山提出了“直接民权”的理念。“权能区分”鲜明地体现了孙中山“主权在民”这一民权主义基本原则,“地方自治”则是实现“主权在民”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在现实基础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主要内容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权目标,建立五权分立的政体,实行直接民权、革命程序论和权能区分.其进步性在于超越了时代,不仅使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民主化有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当然,由于受历史条件和阶级的限制,他的民权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  相似文献   

9.
自清末至民末,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竭力为地方自治方案奔波忙碌,以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真正走上民主平等的道路。地方自治这一理念从孕育到成熟,实为孙中山先生把欧美的联邦体制与中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的成果。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者纷纷转向对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研究,而作为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地方自治思想,更是学者们比较探讨其与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理论设想,这一创造性理论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富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权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张睿  陈莹 《华章》2013,(25)
“五权分立”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是孙中山借鉴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因素,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五权”不等于西方的三权加上考试权与监督权,而是以“权能分治,以权制能”为基础建立的“万能政府”的理想政体。  相似文献   

12.
平等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孙中山批判地继承了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提出人生而不平等,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为的原因,人们愈加不平等.为了保证人民获得真正平等,实现人民权利是唯一的出路.孙中山还弘扬利他主义,从而缩小因生理差异而造成的不平等,即提倡道德平等.孙中山的平等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当今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集中表述。民族主义为历史之遗留,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为时代之进化。二者之间,孰为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的源点?三民主义之间,又为何等关系?笔者的研究表明,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虽立足于中国之现实处境,但其视野已及于世界。从世界文明发展及时代进化角度思考中国革命问题,正是孙中山革命思想迥异于前人之处。民族主义或许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源点,但绝非终点。  相似文献   

14.
五权宪政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孙中山对西方政治制度深刻认识的产物,其理论来源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和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某些合理性因素。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将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国共论争是推动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共两党政治分歧通过论争体现出来,中共与孙中山民权主义、戴季陶主义、蒋介石法西斯主义等的论争,其民主政治思想日趋成熟,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逐步确立。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一生追求的五权宪法,民权主义是其主要内容,权能分治是其理论核心,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是其实现途径,行直接民权,建万能政府是其目的。五权宪法闪耀着民主主义色彩,在中国宪政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曾发生过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需要以中国过往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遗产作为构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平台,而既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又有系统的民主共和国构想的孙中山民权主义,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种反映在国家政权归属、政权构成形式的若干重要方面的影响,不是仅以政治策略就能解释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赋予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比较完整的意义,成为民主革命的标志。在民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了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政体的一些设想。”五权宪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是他在二十世纪初,在领导反对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创立的关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理论。最初是在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讲演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关于大同社会的系列论述,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诠释,是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孙中山致力构建的三民主义和谐社会,以民生主义为最重要特征,以社会主义为归宿.孙中山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近代诠释,既是对传统给予符合近代中国实际及未来中国发展趋向的改造和超越,也是对适应和规范近代西方社会的和谐文化的"拿来"及基于中国国情的运用.孙中山关于社会主义和大同社会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政党政治论新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政治发源于西方。在中国,经由孙中山的介绍以及理论上的阐释和发挥,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政党政治论。然而对于孙中山的这一理论,人们往往不愿去作积极的审视,或者将其与孙中山后来所强调的“以党治国”对立起来,借以证明孙中山晚年对于政党政治论的放弃。本文基于具体事实的分析,论证了政党政治论是孙中山所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他的民权主义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肯定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