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莎士比亚作为后期人文主义代表性作家,深受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创作延续了早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世俗人本观念;不同的是,他的创作一直主张自然欲望接受理性的引导,沐浴着上帝之爱。莎士比亚毕生都在用一个杰出的人文主义者的理性精神和基督教的人本意识守护着人性之根,这就使他的思想和剧作闪烁着别样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的后期创作逐渐从《黄金时代》、《青铜时代》中的顽童想象走向《白银时代》中的智者想象。随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理性多于感性,观念大于形式,其想象精神也由起初卡尔维诺式的轻逸逐渐嬗变为鲁迅式的凝重。尤其是在受虐倾向、孤独情结、悲观意识等三个方面,王小波小说创作中(尤其是后期小说)的想象精神与鲁迅在《野草》中的想象精神,显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曹禺创作从前期悲剧转入后期喜剧涉及到他的深层精神立场。超越精神是曹禺悲剧的精神立场,实用理性是他喜剧的精神立场,《北京人》作为正剧是两种精神立场冲突的结果。由此可以深入地分析曹禺创作的内在理路,把握曹禺剧作的深层意蕴,并对曹禺创作道路及其所依托的精神传统展开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茨威格心理分析小说的理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介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派之间的一位心理分析小说家。他倾心于探寻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然而这并不是其创作的终极追求。其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反映着物质世界的刺激作用。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种社会合理性借助于作家对心理的冷静细腻的剖析得以凸现,同时体现在极具情节性的意识流程之中。这些表现动因、内容和形式都使茨威格的心理小说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5.
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现实进程,鲜明地体现出一种执著的理性探索精神。结合时代政治、文化的需要反思人文精神的内蕴以及散文内在形式、语言的革新,是梁衡散文理性探索的一个突出特点,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表述视角上具有浓郁的文化生态意味,并且由此带来的作品风格在当代散文创作领域也很独特。本文从理论视野出发对梁衡的散文创作道路进行宏观读解,对其创作内在变化,理性探索的意义及理论启示等方面给予了概括性揭示。  相似文献   

6.
文化理性是一个与政治理性和道德理性相区别的文化概念。当代文学中的启蒙理性、反思理性和正义理性,就构成了当代文学的文化理性。这种文化理性,已漫过政治理性和道德理性荒原的精神饥渴,朝着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渗透和全方位跃动,并以其理性之光,烛照着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艺术理性精神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艺术观,艺术理性的自律、反思、游戏、审美的特征及其具有的超越性、建构性和指向完满的特质表征着艺术理性精神是一种开放的、不断生成着的又富有包容性的新的世界观、艺术观。  相似文献   

8.
王蒙是作家学者化的典型代表,他不仅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艺术鉴赏力和判断力的文学批评家。以理性烛照生活的琐碎,从日常生活的平庸中寻找理性和诗意是王蒙创作的总体特征,而王蒙文学中所蕴涵的自由主义精神实质是通过其鲜明并富有个性的批评风格来表现的。本文从王蒙文学批评的原则出发,探讨其富有理性的文学批评风格。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从小便形成理性看待的问题的能力和养成理性分析问题的习惯,这一能力与习惯贯穿于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生涯,尤其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理性痕迹更为明显。他的小说由于理性思维的深度参与,往往取材宏大、深广。理性思维模式同时也使得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奉行“主题先行”模式,并且在小说的结构模式、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描写等方面也突出了强烈的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10.
余德庄是新时期重庆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他以《忧魂》、《海噬》、《太阳雨》等三部长篇小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创作实力。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三部作品中一以贯之,而作品的时空体形式却有了明显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文学传统的反思和审慎的间离,及不断超越自我的鲜明意识。将城市文化精神与地域文化特色作有机的统一和融通,是读者对余德庄新一轮创作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四十一炮》以其独特的“后现代”结构技法,叙述了当下中国的“现代性”故事,然而“狂欢化”背后却凝结着一片浓浓的古典乡愁。《四十一炮》在形式与内容上表现出的张力,代表了莫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四十—炮》也显示出了莫言“民间话语”的价值迷失。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是新时期相当活跃且影响颇大的小说家,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80年代他的小说风靡一时,90年代尽管他早已古稀,仍笔耕不辍,创作了几十部短篇小说。认真考究这三个年代的创作流程,就可清晰地勾勒出他整个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叙述苦难是余华80年代与90年代初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这一叙述有两个层面: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在他看来: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苦难中的温情是一个具有人关怀的作家的极选择。  相似文献   

14.
程颐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孟子和孔子的政治论,程颐试图使他们的政治思想与自己的理气论相适应。他依据自己“天理”的本体论观念把“仁政”和”礼国”提高到一个普遍的政治模式。程颐的政治思想除了重视政治的原则和实践的方面以外,还依据诚论提出一种政治性的工夫论来表现政治的形而上学的起源和作用,“立志”、“正心”、“诚意”、“敬”、“修身”都是程颐政治性的工夫论。  相似文献   

15.
靳以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以对负心女性的谴责为主旨.不仅为其整个创作奠定了极端情绪化的风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观。恶魔般的女性形象,在其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靳以也曾赋予女性一种全新的面貌,即以忧国忧民、鼓动宣传为使命的纯洁少女形象。《前夕》中还出现了静宜这样自愿放弃个人幸福、甘为家庭奉献的人物.既是作家的自我影像.也是坚守个体岗位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皎然的诗论中关于意境论的建构不仅在唐代诗论中极具代表性,而且在整个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意境理论中,皎然将禅之心境、道之意象、儒之比兴综合起来论诗,对后世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老向创作的黄土情结和大众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平民教育”运动,催生了一位“农民文学家”———老向,是他将五四“平民文学”的倡导推入田野实践。抗战爆发后,他又率先进入通俗文学领域。一个自由派作家强烈的乡村意识和朴素的平民关怀,使他的文学创作直达民间和民众,较早搭建起新文学与读者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看,老向的创作又是40年代中国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前期实验”。老向的文学实践表明,新文学从“西学“到最终走向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运行轨道,这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文学家们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8.
张大千书画题款格式保持传统题款方式的同时,自有其创造。尤其在题写的称谓和谦(敬)词上特别考究,赠与一般关系的作品和非寻常关系的作品之间的题署称谓和谦(敬)词有很大差别。研究其题款可以窥见大千本人与受画者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同时也是鉴定张大千书画作品真伪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创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思想在贾平凹创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在其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散文中,生态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自发性;在其世纪之交的长篇小说中,生态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探索,具有自觉性。构成贾平凹创作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因素是禀赋和文化。  相似文献   

20.
海子是当代诗坛上重要的抒情诗人与史诗诗人,是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海子诗歌创作的特点,指出早熟与早慧的内在分裂构成其创作心理的基本面貌,并导致了他最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