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琪 《兰台内外》2020,(15):66-67
校史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应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校史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史励人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档案工作者和管理者更加重视校史馆建设,通过扩大新形态校史档案的收集、提升校史馆利用效率、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创立校史教育第二课堂、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史档案宣传等途径,让师生了解学校过往的文化历史,增强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从而服务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史工作的开展,吉林大学是该领域的典范之一。吉林大学在拥有丰富的校史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对校史资料的编纂、建设校史馆、在校园建设中体现校史文化元素等方法,使自身校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校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亟需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来满足师生成长进步的精神需求,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利用校史档案编研出适应高校校园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成为目前档案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口述档案的建立不仅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建立特色档案、丰富馆藏资源、鼓励师生了解校史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着重阐述高校口述档案在收集、建设中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口述档案对高校档案馆藏资源建设、校史创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等工作进行探究,逐步构建起校史文化与档案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网并结合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的工作实践,对高校档案部门积极承担校史文化的建设责任给予了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高校师生对高校档案工作的认知程度,是不断改进高校档案工作的必要前提.而以问卷的形式,对高校师生进行档案认知度调查,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出一个相对科学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赵钊  刘淑妮 《兰台世界》2017,(19):123-125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史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线性的单向度传播方式向多维度、多媒体方式传播。本文通过对全国高校校史微信公众平台的调查,分析现有高校校史微信公众平台校史传播现状,以及对具体指标的计算和统计,得出在微信公众平台下如何编研传播校史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数暨广大师生、校友和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校史文化。最后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校史文化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校史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校史文化对于学校更好地建设发展、更好地育人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但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探讨通过建设校史文化政策保障机制、校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机制、校史文化资源研究利用机制以及校史文化育人机制等,更好地建设校史文化,促进高校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高校图书馆校史文化建设的政策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条款后,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近年在校史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成就,分析图书馆基于校史文化建设可以探索的工作方向,指出图书馆鼓励员工参与校史文化建设,在促进校园文化繁荣的同时,对图书馆实践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校史档案真实系统地记录学校的发展史,通过校史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对高校的身份认同,能够增加社会大众对高校发展历程的深入了解.在"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教育背景下,从高校校史档案资源的具体育人功能出发,进一步探究实现高校校史与育人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谷荣 《图书馆界》2023,(2):31-35
校史传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高校校史传承中呈现受众数量少、缺乏思想深度、持续时间短等问题。高校目前缺少校史传承的专职岗位。在现行体制中,高校图书馆最适合主导校史传承活动的开展。为改善校史传承现状,高校需从制度上确立图书馆主导校史传承的地位,具体措施有: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主体职责;设置专门岗位,划拨专项经费;设置任务指标,以便量化考核;引进专业人才,专职负责工作,实现校史传承活动的专业化、体系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档案资源是校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校史文化研究凸显了档案资源的作用与价值,极大地促进了档案资源的建设。本文结合高校档案馆工作实践,对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资源建设的互动发展进行思考与探析。  相似文献   

13.
以文化创新为先导,探索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剖析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文化创新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本校真实的研究环境,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探索、边归纳完善。研究结果:深刻理解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从四个方面归纳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明确推动文化创新视域下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四个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文对广东、广西及福建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校史知识需求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大学生了解校史现状以及校史知识需求的相关情况,并探讨了校史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史具有文化宣传与公益价值,对学校乃至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对校史网络资源建设的关注与投入参差不齐,其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文章通过分析42所“双一流”高校校史网站与校史微信公众号的现有内容、更新时间和特点等,发现整体存在着建设不够完善、分类体系不够健全、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校史理论建设、完善校史网络资源评价体系和开拓新的网络资源途径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对象,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从查找资料的目的、检索行为习惯与信息源评价三个方面,了解与剖析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师生的信息获取行为,并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改进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图书馆目录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校史文化传承应当实现传承主体多元化、内容海量化以及形式多样化。但是在实践中,高校校史文化传承存在校史文化主导地位经受冲击、校史文化生态易遭破坏、校史文化传承方式遭受挑战等问题。鉴此,为有效传承高校校史文化,应着力拓宽高校校史文化传承平台,改变高校校史文化传承模式,加强高校校史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档案是校史文化的载体,是校史文化传承、培育的重要源泉。挖掘档案文化内涵,传承培育校史文化,是高校进行内涵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学校档案文化建设相关实践,探讨加强校史文化传承和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校史展览的机构以及校史展览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并从体制、法规、文化内涵、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校史展览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对高校师生沟通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宁波某高校为例展开调研,了解新媒介对高校师生沟通行为影响的现实状况,分析优化师生沟通行为的有效对策.为高校师生更好地运用新媒介促进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