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呈腾 《师道》2008,(11):47-47
许多学生觉得C老师很“神奇”,特别是那些在班级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眼中,C老师简直就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课堂上他们哪里不懂,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接下来会提出什么问题等,C老师都好像提前一步知道似的。总是在他们还没有举手开口问问题之前,C老师要么就讲这个问题,要么就请有问题的同学提问。C老师每次讲到的,正好就是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善意的谎言     
肖扬萍 《湖北教育》2006,(12):63-63
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尊重师长,可对于老师的教诲总有些“问题学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难怪有老师抱怨:我为学生付出了一切,可他们依旧不听话,不懂得尊重老师。笔者曾担任多年的班主任,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叫张毅(化名),是一个“问题学生”,就在我对他失望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老师,您的左边是学生,您的右边是学生,您的前面是学生,您的后面还是学生,学生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您周围,那么,学生可分为几类?如何才能因势利导,促成不同“内在质地”的学生完满发展呢?刁难型学生刁难型学生上课喊“老师好”会让老师“震耳欲聋”,但你又必须面带微笑地“笑纳”。创造一切机会找茬、调皮、捣蛋是他们课堂的基本表现。课上,他们似听非听,似看非看,见机行事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怪问题,以彰显他们的独立特行。例如,“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耍嘴皮子、斗嘴、舌战、绕弯弯、搞笑是他们的拿手“绝活”,颇有信手拈来、毫不费劲之…  相似文献   

4.
孔子闩:“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 不解。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学生都只知道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 知识,机械模仿优秀学生做题方法,所以他们很多都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是自己 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借助和依赖于老师和同学 的帮助,逐步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懒惰。如何让小学生从小就爱 上“数学思考”,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听过很多老师的“看图学数学”、“看图学作文”课,发现他们无不提及观察顺序问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先人物后景物”的顺序观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于是乎,学生就老老实实地按老师规定的顺序去观察。所以学生说出的答案基本一致,除了措辞有异之外,整个表达的顺序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6.
张江 《生活教育》2011,(6):70-70
由于教美术的原因,我接触的学生多,而每个班都有几个让老师烦心的“捣蛋鬼”,整天和你“打游击”。当你对他们管得严一些时,他们就安分些,当你一不留神,他们就会搞出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来。如何“制服”他们,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些学生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对老师“敬而远之”呢?有些学生向来害羞,一看到老师就紧张、拘谨,平时遇到老师或低着头,或用书本遮住脸,或目光游离不定,或赶紧“逃之天天”。这类学生本来就不大合群,难以和同学谈到一起、玩到一块,你还指望他们遇到老师会大声问好吗?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微笑     
学生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们微笑,他们就会对我们微笑。老师的微笑,的确让学生和你亲近了许多,他们喜欢围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老师。课后,他们会打开话匣子:“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书吧!”“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吧!”“老师,我让您猜个脑筋急转弯。”……一大群孩子会粘着你说这说那。这一切,都源于你对他们发自真心的微笑,充满童心的笑,永远年轻的笑。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早!”“老师,您好!”……走在校园里,学生们正和你打着招呼。听着他们清亮而略显羞涩的声音,看着他们青春、靓丽、矫健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纯净的心灵,此时你幸福吗?“老师,时间过得真快,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老师,让我一直做你的学生吧!”……  相似文献   

10.
王淦生 《师道》2006,(2):17-17
虽然身在教育界多年,没少与学生打过交道,可我实在不知道选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儿来描述这样一种学生:他们的身份是学生,但他们却是时时刻刻想老师之所想,想着怎么去帮老师修理自己的“同类”,想着怎么让老师完全钳制学生的肉体与思想从而巩固自己的尊位,想着怎么使老师在学生中能够说一不二权威永恒……而正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也就更能洞悉同类的心理,更能够帮助老师直抵学生的软肋置其于“死地”。帮助“统治者”而出卖“同志”,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类学生与人们常说的“内奸”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因而套一个人们惯用的词语,姑且以“学奸”称…  相似文献   

11.
杨启迁 《课外阅读》2011,(4):101-101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内容是指:只要对学生们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期望的效果。一般地说,表扬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而批评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提醒教师经常创设一种“老师在期待着我”的心理情境,让学生从老师的表情、眼神、微笑、语言、语调中感到振奋,受到鼓舞,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无数的教育事实证明了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某方面存在着问题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渴求是相同的一期待着老师对他们的热情期待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一、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平等”原则在农村小学中,学生年龄较小,单纯且无知,也不像城里小孩从小就见多识广,在他们眼中老师是权威型的人物,一般对老师是敬重兼畏惧心理;有的老师自视高学生一等,端起先生的架子,板着面孔搞教学,漠视学生尊严,忽略情感交流,视学生为存储知识的容器;还有的老师体罚学生,农村小孩在家挨打似乎是家常便饭,学生和家长对此都不以为然,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说:“我家小孩要不听话,就麻烦老师你多打几下。”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师生关系是很难融洽的。因此,要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师们对学习好目一听话乖巧的学生往往偏爱有加,有时甚至宠着、惯着、护着,怎么看怎么喜欢,就算发现他们身上有缺点,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小痛不痒地说几句,生怕他们受了委屈。评选各类好学生时,老师们也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给他们开绿灯,就因为“这是好孩子,评不上多可惜呀”。老师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讨论,让“优秀生”成为教育的盲区,只会使这些“好孩子”被宠出“骄”气和“娇”气,使他们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从而不能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更不能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优秀生”自身暴露的问题应该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随笔”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然的将内心情感予以流露,学生的心灵之门打开了,随笔中就会承载着他们青春的欢笑与泪水、困惑与迷茫;流淌着他们情感的涓涓细流或澎湃波涛。在各种情感的交织之中,他们将一系列的问题流露于笔端,这实际上是在征求老师的意见,此时,老师应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发现班级里面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很不“关心”:老师表扬“好事情”.他们就望望那些“佼佼者”:老师批评“坏现象”.他们就看看那些“后进生”。似乎什么都与他们无关.什么对于他们都无关紧要。他们满足现状,不会十分落后,也不会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16.
《人生十六七》2015,(1):18-19
他们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中的典范、家长心中的骄傲。但是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光环”,有时会让父母和老师疏忽了对他们成长中的弱点的关注,这缺少的一环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不堪一击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17.
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比较“安静”的学生,他们沉默安稳,遵守纪律,细心认真,学习刻苦,成绩较好。在教师眼里,这样的学生最让人放心。的确,这样的学生确实很少让教师操心:调皮捣乱的事找不着他们,完不成作业的事找不着他们……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无形中就减少了对他们的关心,甚至是很少关心他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的目光总是更多地落在那些活泼、调皮的学生身上,对他们青睐有加。那么,是不是这些“令人放心”的学生就不需要教师的关心,“令人放心”就意味着可以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呢?其实不然。原因是同其他学生相比,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盛行阅读教学和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甚至已经到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语文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突破,一个亮点,甚至是原则。倘若是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上课的老师更是要做到自己少讲或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至于评课老师,  相似文献   

19.
如果老师问学生:现在学语文最怕什么?相信绝大多数学生会答:怕写作文。老师不要过分埋怨学生,其实学生的回答本身就暗显着老师教学中存在失误。学生怕作文表面上说是怕离题、怕无内容可写、怕没技巧、怕句子不通……实际上所有这些“怕”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全身心投入作文,爱上作文。学生并不缺乏爱,他们爱世上许多美好的东西,问题是他们还不成熟,认识事物还不深刻,没有找到美,这时老师的作用就必须凸显,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投入美,创造美,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应体现这样的思路,只有这样,学生心中的“怕”才会消除。  相似文献   

20.
李毓林 《考试周刊》2010,(21):58-58
作文课上老师出了题目,讲了要求,让学生开始写时.一些学生口咬笔杆,双手托腮,木然而坐。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不写,他们就会面有难色地回答:“没啥可写。”一些学生提笔就写,一气呵成,可是拿来一看“材料一大片,中心看不见”,这是由于学生取材能力差而造成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取材能力呢?我的做法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