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的一个领域,英指导思想着重在于帮助学生综合这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联系密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  相似文献   

3.
“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领域设置的全新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些知识性领域之外,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这一全新的学习内容,反映了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标准》的特色之一。为了便于课程的实施,教师应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积极开发“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课程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除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外,还要做到精心设计,充分发挥新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一、用数学的观点分析和研究事物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还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2004年的中考试卷中体现较好,本以方程与不等式“联姻”的应用题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背景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强调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测等探索、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调“猜想-验证”的方法,即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猜想,然后通过验证、分析得出结论。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怎样体现这些新理念呢?  相似文献   

7.
《标准》对“实践与综合应用”提出的总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识技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不是在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现实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地中考中出现了一些物理与数学知识相渗透的跨学科试题.这类题型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增加这一领域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用途,探索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存在,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使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成为必需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数学素养。这一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超 《天津教育》2005,(2):48-49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倡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上述新课程所体现的重要理念中,都涉及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儿童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也会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有的教师仅仅追求时尚.为了设计“引人人胜”的“问题情境”而绞尽脑汁,但结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2.
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是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首要工作,内容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符,关系到活动开展成效的优劣。通过我们的实践探索认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选择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全新的内容。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总体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的目标之一.课程标准在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课程标准从问题解决中划分出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领域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和综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课题学习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特色之一,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在第三学段的学习形态,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新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提供给了学生一种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和“实践与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吴建强 《辽宁教育》2007,(11):55-56
“体验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在一定的情境下,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积累个人的经验,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特征,旨在让每一个个体都经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  相似文献   

19.
许守达 《山东教育》2004,(31):45-45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新课程强调问题的“动态生成”,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新课程十分重视情境创设。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动态生成”数学问题,同时又在活动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加以推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我国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新课程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素养中享有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课程的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