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待差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加班加点地为差生补习功课,师生、家长都付出了努力,而差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除了少部分差生在智力上、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外,大部分差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成为差生的学习障碍,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因此,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一、差生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白眼,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期望较低,常有一种“我不行”的消…  相似文献   

2.
(一)找闪光点——克服自卑心理差生由于学习上的偏差,常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厌弃和训斥,受到社会和同学的歧视,人们抹煞了他们的优点,只看到缺点。“低人一等”,“一无是处”笼罩着这些差生幼小的心灵,在班上他们抬不起头来,严重的自卑心理又滋长了他们对学科和所任学科教师产生对立情绪。要改变这种僵持局面,只能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找差生的闪光点,给差生更多的关心爱护,克服差生的自卑心理,树立“我与其他同学一样能学好”的信心。根据他们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一个班五六十人呢?在各科教学中,每个班总有几个差生,尤其是政治学科,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但差生并不永远是差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思考探索,粗略的悟出了几点。一、亲近、信任差生,让差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差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政治成绩差而羞于见政治老师,更不会  相似文献   

4.
林春 《农村教育》2005,(3):29-2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高校的不扩大招生,普高热的持续升温,致使中专招生出现滑坡.学生质量急剧下降。其中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自卑心理强,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他们进入中专以后,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思想上不求进取。学习上不够努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这一切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使许多教师陷于苦恼与无奈的困境这中。  相似文献   

5.
对补差工作,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差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数学成为差生的自觉追求。一、融洽师生情感做好转差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负责。如果教师对差生的批评指责过多,鼓励帮助较少,会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就会压抑差生的进取心,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多有自信心,要能让每个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防止差生在集体中变成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教学数学不是单纯的认识性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性的活动,教师对差生的爱,是他们上好数学课的动力,能使差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减少差生对学习数学的心理负担,以集中听课的注意力。要融洽师生情感,教学中必须抓住差生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差生队伍越来越大 ,差生成绩越来越低 ,不仅作文不会写 ,有的学生连普通的课文也背不会了 ,所以每天只能坐在那里打瞌睡 ,混日子。研究差生、帮助差生、转化差生 ,已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一件重要事情。一、消除自卑心理差生并不是智力较差 ,而是由于种种原因 ,或许是一次偶然失败 ,或许是某个年龄段某个偶发事件 ,使他们放弃了学习 ,导致对语文越来越怕读 ,越来越难读 ,越读越没趣 ,成绩越来越低 ,并常常受到教师的训斥、家长的责骂、同学的冷落 ,从而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形成了自卑心理 ,…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怎样让学生学好化学,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化学教学活动是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扩大参与面1.客观分析学生情况,帮助差生树立信心.通过几年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重视思想因素的重要性.每接一届新生,先调查模底,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调查发现:极少数差生因智商因素外,绝大多数差生由于自控能力弱,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有情性,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他们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存在“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思想工作的削弱,致使部分中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即不想学──成绩上不去──更不想学──成绩更差成为差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障碍。一、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1、自卑心理近年来,随着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80%的学生成了教育的“弃儿”。这些学生自嘲为“三等公民”,在校遭白眼,在家受责骂,各种因素迭加使一些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2、自傲心理按说,学生有了自卑心理,那么,自傲心理就很少了。其实不然、自傲和自卑往往是孪生兄弟。骄傲的人一遇到…  相似文献   

9.
关于差生的成因及转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教育探索》2008,(12):109-110
目前,关于什么是“差生”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界定,一般说“差生”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不求上进,思想不求进步,品德不求提高的学生。差生的出现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要转变差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找优点,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动机;播种师爱,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潜能;宽严相济,因势利导;家校联合,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功课不好、表现较差的学生。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部分,就是在重点学校,或在按成绩编出的好班、快班,也相对存在着这样一些差生。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差生的心理特征不想学习,亦即厌学,是中学差生普遍共有的心理现象。就其程度而言,大致可分为惰性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和逆反心理。先说惰性心理,差生因基础不好,功课较差,加上家庭、社会的消极影响,极易滋生成绩好坏无所谓,“大学生赚小钱、小学生赚大钱”的想法,认…  相似文献   

11.
一、端正心态,用真挚的师爱关注“差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差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一般来说,差生都存在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重要因素,而差生因知识缺漏多,接受知识的能力低,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为了促进差生的转化,教师要注意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合理地组织教学,注意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一、去掉包袱,培养信心。,差生普遍存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转化差生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彼能为我亦能为]的念头,争取学习的进步。可通过一些名人成材的故事进行信心激励。如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上小学时是个差生,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终生追求不辍,终于成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从差班成立那天起,我们所有的任课教师就清醒地意识到,帮助这些差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坐下来,学进去,在原基础上不断提高学习成绩,这比稳定班级秩序,帮助他们克服各种不良习气不知要难多少倍. 为了帮助这些差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我们除多次召开有关学习内容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访社会各界刻苦攻读的模范人物外,我们还逐个认真地分析了他们的学习基础、态度、能力、习惯及条件.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障碍他们学习的主要问题是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他们的确是一沾学习就发怵,一听考试就害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可以随口叫出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名字,甚至对那些差生我们也熟记在心,但却往往记不住那些成绩中等、表现中等的同学。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甚至跟他们中的某个人没说过一句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给予了成绩优异较多的关注和指导,对差生也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诫,而那些中等生就像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因为他们是让老师放心的一个群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平时也还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很少关注他们。而把精力放到成绩优异和表现差的学生身上,忽略了中等生对爱和关注的渴求。我曾无意间听到过一个学生这么说:我有时真的宁愿做一个调皮的差生,这样我就能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是啊,其实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目光,半句暖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何时起,相对后进的学生慢慢地被扣上了"差生"的帽子,且范围越来越大,成绩差一点是"差生",犯了错误是"差生",考试成绩在班级中等以下是"差生",升学无望是"差生",不能进快班是"差生"……"差生"这一称谓,经意或不经意地从老师、家长或学生口中流出,可谓字字刺耳、句句伤人。"差生"这顶帽子的确够沉重的,也使这一部分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抹杀了他们哪怕还剩下的一点点的进取欲望,学习基本上或完全丧失动力,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学习要先死后活,不歧视差生. 物理作为理科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认为不需要记忆,只要练题就可以了.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灵活的题对差生来说太难,简单的概念、公式这些基础知识应用又似是而非,造成差生学习成绩一直提不起来,相应的也就对物理课程失去了兴趣,觉得物理很难学.如果从开始不抓好差生的工作,将对总体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物理的基础性题,只需要熟知基础公式、概念就能完成,让差生加强记忆,然后再加强理解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上升,差生就会感到自己并不笨,学习的自信心就会增强,随之学习兴趣高涨.如果还有连公式、概念都记不熟的少数差生,教师此时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不要歧视他们.从心理角度暗示他们一定能掌握,在课余监督他们记忆,当学生记住并能运用时及时夸奖,消除差生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经过多轮筛选后进入职业中专的学生基本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差生”。以往多次学习上的失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在学习中他们往往缺乏努力向上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讲课时应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争取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中专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恰当衔接,也是促使学生尽快适应中专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衔接。深入研究中专教材与初中教材潜…  相似文献   

19.
“分层施教”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层施教”的形成过去,我们在排座时往往让差生与成绩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以促使他们学习互助,其实这种学习互助收效甚微,这是由于差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当他们的求助受到同伴的冷遇甚至讽刺之后,他们心理上的失落感是难以言表的,这种现象实际是由于平日学习组合的“无序”现象造成的。为此,我们决定运用集约化的原理,优化教学组织,实施分层指导的教学试验。所谓课堂教学的集约化原理,其中一个要求是实施科学地组织教学方式,适当调整我们目前课堂教学中所沿用行政分组的人员结构,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在每一个教学班中,都存在一部分“学业不良”的后进生,其中有极少数差生是属于“弱智”儿童,他们思维迟钝,知识存在缺陷,学习深感困难,虽然进行了努力,但学业成绩仍然较低。然而,差生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学习态度差、学习兴趣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差、学习基础差。再由于客观因素的干扰,他们有一种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学习情绪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