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活动、骨密度、体重指数与骨折危险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骨密度、BMI与骨折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以1995年年测桡、尺骨BMC、BMD为基础,追踪调查8年间骨折的发生状况。结果:1.不同年龄阶段桡、尺骨BMC、BMD有明显的年龄特征。骨折的危险性有随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降低而增加的趋势。2.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增加、维持骨量或减缓骨量的丢失,并减少骨折发生的危险性。3.体重指数与骨量呈正相关。体重指数与骨折危险性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矿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参加慢跑、舞蹈健身和非运动的中老年妇女进行了桡、尺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及血钙、碱性磷酸酶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为:运动组桡、尺骨矿物含量及骨密度比非运动组明显升高,舞蹈健身组桡、尺骨矿物含量明显高于慢跑组。血清硷性磷酸酶运动组高于非运动组、舞蹈健身组高于慢跑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健身运动对维持骨骼的完整性极为有利,对骨矿含量的影响,舞蹈健身项目优于慢跑运动。  相似文献   

3.
桡腕关节X线测量以及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桡腕关节形态结构的说明,结合10名体育专业学生桡腕关节中桡骨内倾角、尺骨内倾角、腕骨角及桡腕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间隙宽度的X线测量,分析了国人与体育专业学生局部形态结构及机能的相同处和不同处,说明了该关节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对举重(静力组)、中长跑(动力组)和不从事任何专项运动(对照组)各24名男青年的前臂骨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对三组青年的前臂桡、尺骨骨皮质、骨髓腔、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桡、尺骨骨皮质厚度,是静力组大于动力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动力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骨髓腔径未见随骨皮质增厚而缩小;其桡、尺骨骨矿物含量和骨密度在三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即静力组>动力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从1988年一1992年诊治肱骨课上骨折46例,其中伸直型43例,屈曲型3例。46例中尺偏型32例。采用旋后前臂模桡偏倾斜手法复位,应用小夹板压垫效应力加钢托旋后桡倾悬吊固定法治疗取到了满意疗效。32例尺偏型骨折患者经随访3月至2年其时内翻发生率为15.2%。  相似文献   

6.
腕舟骨骨折治疗后,腕关节运动幅度是否受限对于从事对腕关节运动灵敏度要求较高的项目(如篮球、体操等)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12例腕舟骨骨折运动员的临床治疗观察与总结认为,采用正骨固定配合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治疗腕舟骨骨折效果较佳,通过患侧与健侧对比,采用关节运动幅度测量仪测量桡腕关节的运动幅度为指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疗效判断,治疗痊愈率为67%,显效率为17%,有效率为8%.  相似文献   

7.
腕舟骨骨折为骨科临床中常见的损伤之一。此病多发于青壮年,伤时常由于传达暴力所致。患者以体操运动中跳马第一腾空后推手支撑和向前跌倒时手掌触地,手腕强度桡偏背伸。地面的反作用力由舟骨结节向上传达,舟骨被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图1),而发生骨折。骨折后常由于误诊为软组织损伤或腱鞘炎等导致迟缓愈合,另一方面也由于该骨的解剖特点,构成了它容易出现迟缓愈合的先决条件。腕部由  相似文献   

8.
大负荷训练对大鼠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以20只SD大鼠,进行10~30天反复长时间的跑台训练。训练后取其双侧股骨、胫骨、肱骨、尺骨为样本,拍X光片后制成测试试件,在日产万能力学实验机上做四点弯曲实验,测定其破坏能量、弹性模量、屈服载荷、最大载荷等10个生物力学参数,然后做统计学处理和比较。在本实验负荷下,大鼠的股骨、胫骨、肱骨、尺骨的各项生物力学特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历了损害和适应的过程,其中胫骨和尺骨的生物力学参数下降较股骨和肱骨出现得早且适应差,甚至有再次受到损害的表现。这与它们在机体中所处的位置特点有关。实验揭示,在X光片无应力骨折迹象的情况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仍有改变(P<0.05,P<0.01)。  相似文献   

9.
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方法,但在治疗晚期常有内固定器材弯曲,骨折成角或内固定器材断裂再骨折的病例发生。我们从1988年以来采用以手法折骨、骨牵引、小夹板固定等4种方法治疗了18例内固定3月一2年后因固定器材弯曲、断裂、骨折成角或再骨折的病例,在6个月内骨折全部得到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在讨论中笔者认为选择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时应权衡中西医结合的手法复位、骨牵引小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利弊,除了严重开放骨折,大块粉碎骨折外,均应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尤其是儿童股骨干骨折更应避免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对已发生的并发症,笔者认为采用手法折骨或钻孔后手法。折骨变陈旧性骨折为新鲜,再结合骨牵引小夹板固定,内服外敷中药的方法治疗,避免了再次手术对断端血循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传统体育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了探讨传统体育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组和跳绳、木兰拳、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等4个运动组,经10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非锻炼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4个运动组的骨密度均增加,并且太极推手组所测各指标及跳绳组桡、尺骨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太极推手组优于跳绳组(P<0.05),跳绳组优于木兰拳或太极拳套路组(P<0.05).结论:传统体育跳绳、木兰拳及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是绝经女性抵抗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大的有效运动,并且太极推手对骨量增加更全面,增大骨密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了40例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分组对照的方法,对“郑氏”骨折治疗组和石膏固定治疗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郑氏”骨折治疗组明显优于石膏固定治疗组,显示了郑氏骨折疗法具有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我科从1973年起,运用中药地羊散、推车散,并将原我院西医治疗感染性开放骨折的“骨肉分期治疗”原则,改为“骨肉同期治疗”的原则,治疗大面积感染性开放骨折30余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骨折后,由于诸种原因,导致了骨折的退缓愈合或不愈合。此种情况为骨伤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临床中也不少见。对此病的治疗,国内外尚在研究探索之中。目前一般采用切开复位,植骨或内固定等,但手术后似可能再次发生退缓愈合或不愈合。近年来,国内外某些学者对本病采用微电流刺激疗法,以促进骨之愈合,取得了较大进展。我院郑怀贤教授、刘纬俊副主任医师对此病的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近十年来,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的三十三例四肢长骨骨折迟缓愈合与不愈合病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中西医骨科工作者在治疗膑骨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学习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骨折愈合的矛盾发展与转化规律以及膑骨骨折的特殊矛盾,我们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膑骨骨折的又一种方法——膑骨潜入固定法。该法系在中医膝圈固定原理基础上,结合西医内固定而构思出来的。从我们有限的实践中体会到,该法在避免手术时的过大创伤和缩短疗程以及提高疗效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将1974年9月至1975年12月所接治的25例治疗情况报告于后,提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促进腕舟骨骨折愈合治疗之我见王瑞华,安学信(北京体育大学校医院)腕舟骨骨折,国内、外治疗方法报导不多,且治愈时间较长或不愈合。我院运用铅丝托治疗腕舟骨骨折,疗效较好,50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无一例不愈合。1临床资料1973~1993年间,我校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肘关节骨折在小儿骨折中最为常见,且诊断和治疗难题最多。尤其是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特有的骨折,它占小儿肘关节骨折的60%。此病好发于3—10岁,特别是5~8岁的儿童。其合并症极易发生缺血性挛缩和神经损伤,后期化骨性肌炎,尤以残留肘内翻畸形较为常见,从而导致迟发性尺神经麻痹。文献中,关于合并症的记载不少,但最易引起的并发症为肘内翻。据司密斯(Smith)统计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向牵引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型骨折的方法,既符合平衡牵引的原理而使骨折达到满意的对位,又能克服单向牵引长期存在骨折复位后难以维持良好对位的缺点,它是一种能提高本类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绝经女性骨密度水平对力量锻炼与补钙的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综合法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44名绝经女性,按绝经年限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与补钙;B组为单纯补钙组;C组为单纯力量锻炼组;D组为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组。经过1年的实验,前后采用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测定仪对受试者腰椎L2-4和非优势前臂远端1/3处桡、尺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结果表明:A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B、C、D组的骨密度均增加,且D组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D组优于C组(P<0.01)。结果表明:补钙、力量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力量锻炼和单纯补钙。最后得出结论: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对于预防绝经女性骨量丢失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运动中 ,运动员腰部损伤中胸腰锥骨折和滑锥症时有发生 ,受伤严重者可累及脊髓、神经 ,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胸腰锥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目的是矫正畸形 ,恢复椎管内径 ,解除脊髓受压 ,稳定脊柱。用 Dick钉能固定脊柱 ,并基本达到上述要求 ,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有必要就有关应用解剖、骨科生物力学、手术方法、适应症和手术并发症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加压粘骨器并中药系列方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曹福才(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目前治疗骨折一般使用钢板螺丝钉、髓内针和加压钢螺钉及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摆脱在骨折处钻孔和骨髓腔内穿缺点,容易引起对骨组织及其内的血管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