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农校的教学改革张景才,何敏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直接具体的培养农村劳动者的艰巨任务,教学是其工作的中心、完成任务的主要手段.由调查数据表明,现行乡镇农校教学必须改革,改革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  相似文献   

2.
乡镇农校是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一种简称,亦称乡镇成校。乡镇农校是由乡镇政府主办、多方共同实施管理,主要任务是培育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专门教育培训机构。我国乡镇农校最初的制度安排始于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乡镇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乡镇农校原有的制度设计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需要依据形势的变化重点从经费制度、任务与职能、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 基地(公司) 农户”、“农校 企业 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娄底市乡镇农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做好四方面的服务:即示范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销售服务。以娄星区为例,近三年来,全区乡镇农校共引进种、养新技术26项、优良品种18个,开展技术咨询达4800余人次,举办《科技小报》124期,印发科技资料26000余份,放映科技电影、录像126场。娄星区万宝镇农校立足于打造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融镇农校、镇党校、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学校、镇农科教中心四位于一体,集传统教育培训与现代远程教育于一身,大大增强了农校的服务功能。2.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抓好了项目,就抓住了科教兴农的“牛鼻子”。娄底市十分注重乡镇农校的项目引进和开发,为了选准项目,农校邀请农科教各路“诸侯”、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比较,提高项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面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兴起,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下称乡农校)应把握怎样的办学方向,才会有自己的勃勃发展生机?笔者认为,乡农校只有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帮助农民实现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下称“双高”)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才能把“学”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5.
乡镇农校要抓好档案建设斯厚全因工作之便,笔者走访了某市20余所乡镇农校,在交谈和检查中,了解到乡镇农校档案建设还处在“三无”状态:即主管乡镇农校的农村成教专干无档案意识,乡镇农校原始资料无专人负责管理,除个别农校原始资料进行粗略的装印外全无档案可言。...  相似文献   

6.
农民对科技有四盼一盼科技宣传下乡。要充分发挥山区广播、订报创作用,宜传科技致富典型,开办农村实用技术班.沼④农民增强科技意识。二盼科技人员下乡。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的乡村农技站、农校名存实亡,农技人员下海经商.这种状况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并...  相似文献   

7.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抉择。作为根植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怎样富有成效地为本地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呢?  相似文献   

8.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基地(公司)+农户”、“农校+企业+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的初始设计中,乡镇农校的办学经费虽然有乡镇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集体自筹、收取学费、勤工俭学收入补贴等多种形式,但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无疑是乡镇农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取消,我国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的原有基础已经丧失,需要对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进行优化或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0.
农村改革的实际需要,人增地减的严峻现实,增强了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紧迫感,各地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便应运而生。 事实上农校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发展沿革表明:办起来不是一件难事,巩固、发展就不那  相似文献   

11.
<正> 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乡镇农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在乡镇农校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重要的。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乡镇农技校建设实验实习基地的意义越显重大。就学于乡镇农校的农民学员,他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实际技术技能,提高经济效益。那种“课本上种西瓜,黑板上养鸡鸭”纯理论性教学方法已不  相似文献   

12.
桃江县乡镇农校帮助农民开发外贸产品担任国家教委“燎原计划”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湖南省桃江县乡镇农校,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广泛开展对口的科技培训,帮助农民开发外贸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桃江县有50万亩竹林,居全国第3位、湖...  相似文献   

13.
乡镇农校也应面向市场要增强乡镇在校的活力、反之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乡镇在校就必须面向市场经济,创办经济实体,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当地人才培训基地,一、树立市场观念,面向社会办学乡镇农校应该针对农民的需求进行办学,培养农民走入市场经济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到来,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世纪之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作为根植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一、乡镇农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必要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在面向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先发展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沉痛教训,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现实农业生产的客观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在全省许多乡镇农校"曲终人散""人去校空"的时候,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80%的农业大市娄底市的乡镇农校却一枝独秀,蓬勃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教育的一个亮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乡镇农校,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相似文献   

16.
<正> 克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全县农村成人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以县农民中专为龙头,系统办学(县农机校、县林业学校、县乡镇企业学校)为辅助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办学体系。截至目前,全县乡镇办学面100%,村办学面为100%。全县17个乡镇农校,其中15个乡镇农校达到省教委规定的实体校标准;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达到“十有”要求的有121所,占全县村总校的53%。有15  相似文献   

17.
一·八拼盘     
一·八拼盘斯厚全从事农村成教工作,常流览成人教育杂志,其间乡镇农校建设内容颇多,抄抄摘摘、徐徐改改、奉强附会、凑成如下乡镇农校建设“—·八拼盘”,以飨农校同仁。一、创立一所独立门户、自成体系的校园。二、建设二支过硬队伍。以乡镇领导人任校长,懂管理、爱...  相似文献   

18.
<正> 加强学校建设是乡镇农民技术学校提高教育效益的先决条件。我们认真贯彻省政府《乡镇农民技术学校暂行规定》和哈市教委《关于加强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管理细则》,使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建设适应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在乡校建设上,我们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农民技术学校初型。1983年初,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农村的千家方户,我市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迸发出了巨大的生产热情和渴望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为了适应农民生产和农民学习的需要,我们组织人力,深入乡镇、村、屯、户进行调查,在掌握农民需求和生产结构变革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乡镇农民技术学校。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85年,全市乡乡镇镇达到有农校,初步解决了一无阵地、二无钱、三无师资的办学难题。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春,绵阳市徐家乡开办了一所农业中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服务站、科普协会“四位一体”的“四合一”农校。一年多来,农校已显示出可喜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以户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建立,徐家乡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20.
王惠生 《成人教育》1995,(11):33-33
迈进市场“四字经”王惠生以往农民教育大都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为基地,根据农民的生产季节和生活节奏无偿举办相应的各类培训活动,其学员由村委会有偿选送,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这种办学模式无疑已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于是,各地乡镇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