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农校的教学改革张景才,何敏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直接具体的培养农村劳动者的艰巨任务,教学是其工作的中心、完成任务的主要手段.由调查数据表明,现行乡镇农校教学必须改革,改革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  相似文献   

2.
农村改革的实际需要,人增地减的严峻现实,增强了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紧迫感,各地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便应运而生。 事实上农校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发展沿革表明:办起来不是一件难事,巩固、发展就不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到来,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世纪之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作为根植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一、乡镇农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必要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在面向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先发展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沉痛教训,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现实农业生产的客观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4.
乡镇农校如何帮助农民发展市场经济,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最近,笔者到桃江农村作调查,了解到广大农民对乡镇农校有“五盼”: 一盼为农村培养全方位人才,既能“上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 基地(公司) 农户”、“农校 企业 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娄底市乡镇农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做好四方面的服务:即示范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销售服务。以娄星区为例,近三年来,全区乡镇农校共引进种、养新技术26项、优良品种18个,开展技术咨询达4800余人次,举办《科技小报》124期,印发科技资料26000余份,放映科技电影、录像126场。娄星区万宝镇农校立足于打造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融镇农校、镇党校、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学校、镇农科教中心四位于一体,集传统教育培训与现代远程教育于一身,大大增强了农校的服务功能。2.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抓好了项目,就抓住了科教兴农的“牛鼻子”。娄底市十分注重乡镇农校的项目引进和开发,为了选准项目,农校邀请农科教各路“诸侯”、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比较,提高项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抉择。作为根植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怎样富有成效地为本地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面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兴起,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下称乡农校)应把握怎样的办学方向,才会有自己的勃勃发展生机?笔者认为,乡农校只有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帮助农民实现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下称“双高”)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才能把“学”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的初始设计中,乡镇农校的办学经费虽然有乡镇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集体自筹、收取学费、勤工俭学收入补贴等多种形式,但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无疑是乡镇农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取消,我国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的原有基础已经丧失,需要对乡镇农校经费保障制度进行优化或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基地(公司)+农户”、“农校+企业+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10.
受宏观领域我国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大背景的深刻影响,作为微观领域职成教育重要形式的我国乡镇农校,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干”出多门、错位严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经费分散、难以统筹等诸多问题.要从根本土改变乡镇农校管理机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相互配合不协调的局面,提高乡镇农校的管理效能,必须确立教育部门牵头的全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辅助教育部门管理的工作议事制度,统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支农资金集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克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全县农村成人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以县农民中专为龙头,系统办学(县农机校、县林业学校、县乡镇企业学校)为辅助的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办学体系。截至目前,全县乡镇办学面100%,村办学面为100%。全县17个乡镇农校,其中15个乡镇农校达到省教委规定的实体校标准;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达到“十有”要求的有121所,占全县村总校的53%。有15  相似文献   

12.
在全省许多乡镇农校"曲终人散""人去校空"的时候,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80%的农业大市娄底市的乡镇农校却一枝独秀,蓬勃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教育的一个亮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乡镇农校,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相似文献   

13.
<正> 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乡镇农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在乡镇农校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重要的。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乡镇农技校建设实验实习基地的意义越显重大。就学于乡镇农校的农民学员,他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实际技术技能,提高经济效益。那种“课本上种西瓜,黑板上养鸡鸭”纯理论性教学方法已不  相似文献   

14.
<正> 乡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庭院经济活动,是专(兼)职教师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专业对口部门的辅导下,组织农校全体学员,配合联产承包的农校职员,利用农校庭院之内的生产试验基地(田土、水面、车间等),开展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调整产业结构之后,农户庭院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农民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巩固和完善了教学、生产、试验、推广、服务相结合的乡农校教育体制,使乡农校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为搞活农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兴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农校”),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是推广和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乡(镇)领导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当前,许多地方的乡(镇)领导把兴建乡(镇)农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迅速建起了单门独院式的农校,具有相当规模的校舍,配备了精良的技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镇农技校兴起于50年代,主要的发展期是80年代,当时几乎每个县区都建有农技校,主要任务是扫盲。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农技校目前的生存状况怎样?面临怎样的困难?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借着“湖南省乡镇农校校长培训班”在湖南农业大学职教学院开课、来自全省14个地区乡镇农校校长参加培训的机会,对乡镇农技校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把"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工作重心明确地放到乡镇近年来,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是乡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农村各项改革包括农村教育改革的重心.为什么这样讲呢?第一,乡镇是我国农村的一级基层政权组织,它有比较完备的领导管理机构,党政工团科技文教各部门都有,具有发动和组织群众,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较强的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探索农村成校办学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以下简称农村成校 ) ,集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 ,重在对农民开展扫盲教育、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术教育等。它直接担负着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的重任。近几年 ,各地农村成校有了较快发展 ,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农民需求的增强 ,农村成校办学现状也不容乐观。因此 ,当务之急要抓住机遇 ,适应形势 ,面向农村实际 ,贴近农民需求 ,加大改革力度 ,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当前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成校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少…  相似文献   

19.
<正> 加强学校建设是乡镇农民技术学校提高教育效益的先决条件。我们认真贯彻省政府《乡镇农民技术学校暂行规定》和哈市教委《关于加强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管理细则》,使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建设适应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在乡校建设上,我们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农民技术学校初型。1983年初,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农村的千家方户,我市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迸发出了巨大的生产热情和渴望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为了适应农民生产和农民学习的需要,我们组织人力,深入乡镇、村、屯、户进行调查,在掌握农民需求和生产结构变革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乡镇农民技术学校。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85年,全市乡乡镇镇达到有农校,初步解决了一无阵地、二无钱、三无师资的办学难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苏北农村正在走着一条“缩小农村、发展农村 ,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改革创新之路。农民将逐步走出田园进入城镇 ,大量的农民正在向两栖农民 (城乡都有家 )和市民方向发展 ,射阳县洋马镇最近两年每年都有近2000农民变为市民 (入住乡镇以上城镇 )或准市民(迁入中心村 )。农民变市民是近年来农村社区的新变化、新景观 ,这一趋势有可能还会加速运作。农村城镇化加上中国加入WTO ,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到中小学布局调整 ,而且对整个农村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同时也为农村社区教育深入发展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