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抚养人的育儿方式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要抚养人态度调查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049名初中生(30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父亲外出组在心理健康多项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组;初三年级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虎、适应不良因子上的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留守儿童临时抚养人在严厉、干涉程度上均低于父亲或母亲.结论: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三"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留守女生比男生更加抑郁,这些与抚养人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教育策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贵州省天柱县农村初级中学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症;社会、学校、家庭应联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在发展中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师应该承担起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好自身情绪问题;帮助留守儿童尝试理解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4.
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用,让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关怀,更加健康地学习与成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通过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长兴县和德清县422名“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②“留守儿童”男女性别之间健康状况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女生焦虑程度总体低于男生;③“留守儿童”各年级之间总体焦虑程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学阶段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但小学阶段学生与“留守儿童”中女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长兴县和德清县422名"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②"留守儿童"男女性别之间健康状况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女生焦虑程度总体低于男生;③"留守儿童"各年级之间总体焦虑程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学阶段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但小学阶段学生与"留守儿童"中女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不完善、政府缺乏有效对策、留守儿童自身境遇的特殊性等,导致我国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人格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机制,即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自编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高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与非留守儿童的3个因子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与恐怖倾向因子上,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单亲监护型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不同教育方式、是否有个人爱好和是否有亲密同伴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关乎其自身成长,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基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视角,深刻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将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革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切实为推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王亚宁 《科教导刊》2021,(2):185-186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本文先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接着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更好的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留守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现状以及攻击行为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对江西省农村中学留守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显示,留守中学生攻击行为检出率较高;留守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存在年级、性别差异;留守中学生高、中、低攻击组在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攻击组的应对方式更消极,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因留守处境易在学习、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无病假设原则、助人自助原则、家校合作原则等教育原则,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化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全人教育思想,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多样化班级活动,构建良好班集体;丰富家校联络渠道,家校联手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曾碧  侯攀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5):123-126
通过对陇南市成县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经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长期以往必然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转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外出务工方式,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效能;加强学校师资建设、建立学校监护系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的民间救助组织、加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安徽省全椒县实验小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和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在总焦虑倾向上,未与父母保持联系的留守儿童的检出率高于与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中,总焦虑倾向检出率为6.86%。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采取措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张倩 《时代教育》2012,(23):31-33,1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存在两极现象;情感因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监护相关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维护对策包括: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认识;对留守儿童要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多途径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重视监护人素质,对监护人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67名留守儿童和34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上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比较显著(P<0.05);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留守儿童的性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382)。从而得出结论: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儿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及性别。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其非典型的家庭环境遭遇到更多的障碍,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支持和引导。阿德勒的人格发展理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以该理论为指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尽早、尽微的原则。帮助留守儿童建构积极的社会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以优势视角看待留守儿童,引导留守儿童从优势视角理解父母及留守生活;协助留守儿童发展良性的自我概念和自尊。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性发展、情绪发展、人际交往以及行为等方面。留守儿童在个性发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冷漠、世故、任性、冲动以及自制力差等;在情绪发展上,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抑郁、焦虑、压抑、敌对等;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等。父母、监护人、监护类型、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都能够有效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仡佬族聚居区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学习现状及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低下、营养不足,他们普遍存在着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生活规律紊乱;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在中低等水平,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主动性,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仡佬族聚居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了解和掌握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MHT)对赣州地区于都、信丰、瑞金、安远、大余、龙南等六县/市300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赣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学习焦虑检出率为67.25%,过敏检出率为31.88%,身体症状检出率为26.2%,自责倾向检出率为24.45%等;此外,女生除孤独倾向外,其它七个方面检出率都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