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评学概论》序许力以书评是推动学术研究的武器,是活跃文学艺术与提高鉴赏水平的手段,同时也是启发、引导广大读者阅读与监督书刊出版工作的工具。理论思想与艺术,在历史上存在着不同观点,而不同的观点就有不同的评论。因而对文章、书刊的评论,历来都是有的。有了...  相似文献   

2.
书评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书的“鉴定书”,是读者的“导航之境”,是指导阅读,进行阅读辅导的好方法。在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书评更显得重要,特别电是电子出版物、网络作品、多种载体出版物剧增,纷杂散乱,良莠难辨,书评工作更要加强。充分利用社会书评资料,培养自己的书评家,建立书评阵地,都是图书馆搞好书评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制,与此相对应,书评学与书评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检索书评文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的书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清晰,一些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文化进行研究,网络书评、学术书评成为书评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等等。但是,书评历史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研究者对书评业面临的新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4.
对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代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立  古田 《图书馆杂志》2002,21(5):41-42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书评的现状,提出建立图书馆书评数据库,在网上传输书评信息,为更广泛的读者服务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交流》2001,(1):29-29
谢清风同志在《出版广场》 2000· 4撰文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书评的作用,实现书评的使命。文章认为:  首先,书评应该独立。书评应独立于出版单位。出版单位需要书评宣传和评判其出版物,从而宣传和评判它本身,书评的存在必须以出版单位的出版物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评和出版单位息息相关。但是,书评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出版单位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要求书评依附于自身,为其利用。如果这样,对书评和出版单位都没有任何好处。目前,许多书评是出版单位组织撰写的,或者是书评者为了与出版单位实现某种利益而…  相似文献   

6.
伍杰 《出版科学》2002,(3):23-27
20年来,中国书评事业经历了复苏、发展和初见繁荣三个阶段,从有评无论发展到形成独立的书评学。1985年是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书评,队伍和阵地逐渐扩大,书评数量增多,书评和读书活动相互结合,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报纸书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兴盛一时。1935年7月萧乾接手《大公报》副刊,特辟书评专栏,得到当时众多书评家的支持,这成为《大公报》副刊的特色栏目,也成为书评栏目中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书评常常是报纸副刊上偶尔设置的一个栏目,很少能够“一以贯之”;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书评只是政治的传声筒、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当代,《南方周末》的《阅读》、《汇报》的《书缘》、《新京报》的《书评周刊》等都拥有了定期的专栏,总结其经验、探讨其不足,对于繁荣书评,营造“书香”社会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书评的来源入手,通过建立书评数据库的具体实践,介绍了怎样利用网络收集书评资源,怎样应用TPI4.0系统建立书评数据库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书评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出版工作的改革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亟待去做,但有一环节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书评。其实,搞好书评,对出版工作的导向、选题的制定、信息的反馈、图书发行和图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编好、印出、送到书店,并不表明出版者已完成其史命,因为还存在读者能否接受,怎样引导读者,图书质量如何,图书将产生怎样社会效果等问题。这就要通过书评扩大影响、宣传引导、反馈信息以沟通出版者、读者之间的交流。出版者可以通过书评了解读者对图书的反映,以修正选题计划和提高图书质量;作者通过书评  相似文献   

10.
论综合书评     
一什么是书评?在一般的认识中,都视之为对某一本书的评论。这种认识不能说没有根据,因为我们通常所见到的书评,的的确确差不多都是评论某一本书的,只是偶尔有时连带评两本书或最多三本书。所以,认为书评就是对某一本书的评论,从常识来说,有一定道理。然而,从科学地认识书评来说,这种认识又是不完整的,并不能概括书评的全部内容。至少还有另一种不是对某一本书,也不是对某两本书、三本书而是对某些书——或者说书籍群体进行评论的书评。如果那种对某一本书评论的书评我们可以称之为专书书评的话,那么,这种书评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综合书评。这种综合书评,在西方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对自然科学书籍的书评。他们称之为State of the Art Survey。这个名词中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2008-2012年期间书评学研究的84篇期刊文章,按照书评理论、书评文化、书评与图书馆工作、书评与编辑出版工作四个类别分别综述.  相似文献   

12.
评论就是对别人的言语和论著进行批评.书评是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书评是书评的一种形式,H-Net Revjew(网上书评)是H-Net上最重要的一种电子书评.本文重点研究了H-Net Review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与纸质书评的联系及区别,这对我国的书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利军 《图书馆》2007,(6):50-52
本文通过反观书评的当下实践与研究,指出读原著已成为书评的主观标准之一,认为应重新探讨书评标准,并就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书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金林 《图书馆》1994,(1):67-68
论图书馆书评导向工作中的几个关系和特性周金林本文就书评导向的几个关系,试图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冀引起同仁广泛讨论,使图书馆的书评导向工作得到顺利地开展。一、书评导向的几个关系图书馆的书评导向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显性导向与隐性导向图书馆的书评导向可分...  相似文献   

15.
袁桐 《编辑之友》2018,(4):39-43
长期以来,中国书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或中观视野,缺乏宏观视野的体系性研究.文章通过对中国书评现状的考察,提出中国书评体系的构建设想,描述出中国书评体系应当具备的各项要素.今天的中国书评面临着很多问题,文章通过中国书评体系的建立,试图以理论建构的方式推动中国书评实践不断走向发达与成熟.  相似文献   

16.
杨涛 《编辑之友》1992,(4):42-44,77
80年代中,随着改革开放引出中国出版发行活动的多样化,针对出版失控、读者读书缺乏引导等现象,一些富有经验的文化工作者,及时敏锐地提出了加强图书评论工作的建议。宣传、文化、出版领导部门遵照这种建议加强了图书评论的组织与建设工作。1990年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在昆明召开了第一届书评研讨会,把书评理论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综观我国近年来的书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邢剑飞 《出版参考》2021,(11):63-65
书评是作者、读者、出版社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好的书评读起来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行为.作为科技类图书编辑,写好书评,避免生硬、枯燥、平铺直叙,同样对图书宣传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书评探析     
微书评是网络时代基于微博平台的书评文体形式,是传统书评的重要补充.文章通过大量实例,参阅相关资料文献,分析微书评相较于传统书评的独特优势,以及微书评在引领大众阅读、缩短文化产品受方与供方距离等方面发挥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了图书馆网站中的书评栏目内容及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图书馆书评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书评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书评的监督机制中监督的对象,建立完善的书评监督机制,书评要独立,要形成良好的书评风气,建立良性书评环境,提高读者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