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义务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对其财政投入的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财政绩效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运用功效系数评分法对江西省2010-2013年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江西省义务教育财政绩效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与经费支出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且普通小学教育相比普通初中教育的财政绩效提升更加明显,普通初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有下降趋势。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绩效,不仅要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而且要改善提高财政资金投向的利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看,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大幅增长,有力地保障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和培养补充机制不断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水平,如2006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4%、94.8%、75.9%,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铺垫基石。同时,关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探讨相应的政策建议,建设好人民满意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学有所教"的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均衡发展是每个学生在平等享有受教育机会、教育条件下的教育发展。均衡发展是区域基础教育的重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海曙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基础教育主要指标处于市、省领先地位,学前三年儿童入学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17周岁义务教育保留率100%,初中学生毕业率99.53%,升入高中段比例98.12%;教师学历合格率99.79%,中小学教师高一层学历分别为57.14%、54.97%,95%的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5.
受教学科目考试分值高低因素的影响,义务教育科任教师学历配置存在功利性的"高分高配"状态,高分值考试科目的科任教师学历普遍偏高,且这一状态在专任教师学历整体偏低的区域表现尤为显著.义务教育全面育人和义务教育区域差距缩减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义务教育科任教师学历差异状态进行科学调控,但现阶段关于义务教育科任教师学历的管理、研究和考评均有缺失或尚为空白,须构建完善的科任教师学历评价体系、制定科任教师学历配置标准对其进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省域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之间,既有显性的差距,又有隐性的差距。就N省小学阶段而言,从教师数量来看,尽管农村生师比小于城市,可是农村却存在着"显性"超编与"隐性"缺编共存的现象;从教师质量来看,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在学历、职称上的"高位塌陷"问题突出;从教师结构来看,农村教师的性别结构要优于城市,但是农村教师的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功能,建立积极差别对待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教师发展政策;改革地方政府的评价制度,建立教育投入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萧县利用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该县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99.6%,初中91.6%,高中70.5%;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率小学为39%,初中11.2%,师训整体工作在宿州市处于先进行列。萧县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章瑜 《教师》2013,(1):27-28
一、何谓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 基于我国农村小学师资落后、教师生源质量下降等情况.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湖南省教育厅从2010年起.按“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启动实施了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优化小学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科、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9.
李秉中 《教育研究》2005,26(5):83-8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仅存在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还存在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硬件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距以及教师待遇差距。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和学生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实现西部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贵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措施包括:改造初中薄弱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制度建设;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农民工子女学校建设;完善校长职级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国家教育督导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教师学历合格率、中级职务教师比例等6个主要指标,以2000年到2004年全国2800多个  相似文献   

11.
缩小省内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是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财力、人力和物力三个投入维度构建衡量县级义务教育投入指标体系,以东部某省为例,测度该省2007-2012年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及其变动.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县际义务教育投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反向变动关系,相对差距缩小主要得益于省对县的财力均衡作用的发挥,而绝对差距扩大的主要体制原因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依县级财力而定的梯度发展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并未与县级财力增长同步,抑制了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距的缩小速度.未来的改革思路是,继续加大省对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监督力度,突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均衡功能,对特定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项目“以省为主”来负担.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宝鸡市西部的一个山区县。全县有高中,完中各一所,初中16所,职中2所,小学235所,共有中小学教师2100多名,其中初中教师610多人。截止1992年底全县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2.6%。一九九二年底,我校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初中教师进修高师专科卫星电视教育工作,先后招收了两期共158名学员,设置了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七个专业。为了切实开展好这项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卫电教学“以自学为基础,电视教学为主,辅导教学为补”的原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0-2009年,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逐渐减少;入学率巩固性增长,升学率大幅提升;初中阶段辍学率和生师比下降明显;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明显提高;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稳步增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较为严重;经费投入不足仍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贫困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较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农村教学点面临自身发展与"被撤并"的双重压力;小学生辍学数量庞大,辍学率反弹持续;仍有数量较大的专任教师学历不合格。  相似文献   

14.
我县有1843名中小学专任教师,其中高级27,中级887,初级87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8.1.1%;初中92.1%;高中25.6.1%。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整体比较好,尤其是在学历提高方面,近几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初高中这一块。这无疑对提高我县中学教师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惠及全民,能否实现公平,为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义务教育城乡间、地区间、学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有些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高度关注教育公平。许多国家都把缩小教育差距和推进义务教育公平,作为政府最关注的社会及政治问题,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国际组织也长期致力于促进各国贫困地区普及初等教育、改善弱势人群就学状况,以缩小教育差距。国家教育督导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小学和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教师学历合格率、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等6个主要指标,以2000年到2004年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的年度教育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状况,同时结合国家教育督导团近年来专项督导检查情况,对全国及省域内城乡间、县际间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本报告力求客观反映现状,公正评价差异,跟踪监控进展,推动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6.
昨天:成绩斐然,但似乎也无法不落“应试教育”的窠臼1996年9月举行的全国师范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小学教师请中师毕业学历时已占88.9%,初中教师有大赛毕业学历时已占69.1%,高中教师有本科毕业学历时已占55.2%。全国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的提高幅度是巨大的,这里面除了连部分合格新教师是由正规师范院校向中小学输送的因素之外,极大多数学历不达标的中小学教师都是通过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取得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大幅度提高,又直接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我问才可以这么说,这几十年来,全国各级教师进修…  相似文献   

17.
《陕西教育》2008,(6):9-9
2005年,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和省政府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的要求,结合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实施意见》,提出“到2008年小学、初中重点抓好专任教师学历提升,高中重点抓好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在此基础上,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70%,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沙条件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水平偏低,特别是农村教师,家庭负担重、拖累大,本人知识单一,对新和学知之甚少,学历达标率低。因此,很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有效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如何搞好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学历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关系。目前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并不高。以甘泳省定西地区为例分析,其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合格率分别为86.4…  相似文献   

19.
一、立足实际,选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着眼点我县现有中小学教师1641名,其中本科学历78名,专科学历581名,中专学历716名,高中以下学历266名,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56.6%、88%、93.1%,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还有相当的比例,且相当一部分学历合格的教师是通过函授、自学等途径取得的,学历达标与实际教学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职称结构上,中级以上职称371名,初级职称937名,未定职称333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22%。师资来源上,正规院校毕业分配的仅有934名…  相似文献   

20.
到1989年底河南省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接近百分之七十,尤其是城市和少数师训工作搞得好的县,小学教师学历培训任务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为了开展继续教育,我们经常考虑两个问题: 1、对于已经具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如何继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胜任自己所在岗位的本职工作; 2、对于小学一级教师中的中青年教师,如何迅速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使其尽快成为骨干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