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良好的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和接受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普者黑景区为例,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其旅游解说系统的设置现状、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解说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通过提高解说人员素质、对景区内的解说牌示进行完善、开发类型多样的印刷品、完善游客中心的功能等途径,使普者黑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2.
服务和教育是旅游解说系统的基本功能。资源保护型景区更应注重旅游解说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以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为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重点分析旅游解说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实现情况、游客对解说媒介和解说内容的偏好以及解说设施设置现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增长游客的知识与见闻、激发游客对游览地的兴趣并培养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旅游解说系统进行SWOT分析,针对其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其旅游解说系统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旅游解说系统作用及功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使用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以福州熊猫世界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提取游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评价因子,分析游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福州熊猫世界解说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其规划和设计的改进应该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地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的优化对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文章采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罗布林卡为例,基于游客角度,对其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性和绩效值进行研究,阐明游客对罗布林卡旅游解说系统重要性和绩效表现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资源的吸引力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选取游客的感知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地的定量评价模型,并运用游客打分法对珠三角13处乡村旅游地进行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努力改善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条件是这些景点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商洛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及其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馥利  刘瑶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4):82-85,96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取随机调查问卷、网上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从旅游服务、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四个方面对商洛旅游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个别导游及景点解说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解说内容不充分,主题不突出,游客难以体验到景区的文化价值;商洛市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偏高,与国内游客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大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外语培训的力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建立具有商洛特色的旅游解说系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休闲文化信息;规范门票价格管理,考虑商洛旅游目标游客的平均消费水平,合理制定门票价格,以惠及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8.
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并对解说系统规划的主要职能和规划原则进行了分析,在空间范围上把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划分为交通解说系统规划、接待设施解说系统规划、景区解说系统规划、游客中心解说系统规划,最后提出了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节点路径的规划.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遗留下来的瑰宝,是全人类最可珍视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之一,对游客而言,阐释或解说隐藏于文化遗产表面之后的深刻内涵显得至关重要。就旅游解说体系如何演绎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问题,以西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为例,初步构建了文化遗址类免费开放主题公园的旅游解说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而备受推崇。各地博物馆普遍通过优化解说系统,丰富解说内容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消费和促进知识传播。然而,上述操作又容易导致游客疲劳。以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314位游客为样本,探讨博物馆解说中的游客疲劳、游客体验以及行为意向的相互关系。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博物馆游客疲劳量表,形成了身体疲劳、情感疲劳、认知疲劳和低成就感四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1.博物馆内的解说系统规划越有效,游客的疲劳程度越低;当游客疲劳程度越低时,他们的参观体验和行为意向会越高;2.解说系统、游客体验、行为意向三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博物馆解说系统得到有效的规划时,游客的体验质量会因此得到提高,行为意向也越强;3.游客疲劳和游客体验分别在解说系统和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形成中介链。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如,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风景名胜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等。生态旅游要继续发展就要做到:制定生态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对生态旅游区做好充分的宣传,增强环境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态旅游,其实践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现状显示,在景区开展环境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现状也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发挥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local knowledge is employed in environmental adult education in a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project in an island community in southern Thailand. The study is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project websites, media reports and documents. Situ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global tourism and a local Thai–Malay Muslim fishing community, the ecotourism project functions as an alternativ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challenging dominant practices of mass tourism. In the project, tourists stay as guests in local homes, and learn firsthand from family and community ecotourism guides. The informal ecotourism ‘curriculum’ for tourists centres on local knowledge of tidal and marine ecosystem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fforts, loc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livelihood activities. Tourists learn experientially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is local knowledge, and in the process, contribute to the sustenance of the community, to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e, and to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marine resources upon which the community depends. Members of the ecotourism project, for their part, have engaged in a wide range of adult learning over the project’s lifespan. This learning includes skills and knowledge in ecotourism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cross‐cultural exchange and political activism. Although the advent of mass tourism on the island now threatens to overwhelm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capacity for environmental adult education, adult learning and political activism built up over many years by members of the ecotourism project will likely help to moderate, if not control,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futur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以人文资源见长的香纸沟和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天河潭两地作为实地调查目的地,通过对游客的访谈和行为观测获得相关数据,并依托数据分析结果就贵阳市生态旅游市场培育方法与途径提出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贵阳生态旅游市场拓展前景相对广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贵阳市生态旅游将都市区、乡村通道和景区进行整体环境构建,建立以景区与都市区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环境系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讨论贵阳市生态旅游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景区环境保护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借鉴PSR模型构建一个普适于水体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PSR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泰宁风景名胜区。针对泰宁实地情况,运用专家咨询意见和层次分析法构造权重判断矩阵R。运用SPSS软件对矩阵R进行层次聚类,结果表明:λ=25时,指标聚为两类,第二类的交通承载力等14项指标的权重累计贡献率达67.7%。根据简单实用的指标入选原则,将上述贡献率大的14项指标作为评价泰宁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依据。根据相关标准和原则制定一个由标准阈值等构成的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将成为判断泰宁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各项评价指标是否超载的基准,亦是对总体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实践水平提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在于真正实现“生态游”争“游生态”。要完全实现这两大环节在理论上就存在较大困难。在我国目前明显出现了伪生态旅游者和伪生态旅游产品泛滥现象,还远没有将生态旅游理念完全运用于实践中。生态旅游的实践受生态旅游者、旅游产品提供者、经营管理者及相关主管部门等多个要素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实践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铁时代下的湖北省乡村旅游游客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武广高铁的开通为湖北省乡村旅游迎来了开门红,也为其带来了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对于旅游的主体--游客的管理。选取我省乡村旅游的游客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游客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具体特点,初步构建了游客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