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上海中学国际部读高一的时候,我就有了开创社团的想法,这主要是因为我外婆的一段经历。那年,从小与我非常亲近的外婆竟连续动了两次大手术,术后,身体虚弱的她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照料。我也从中了解到:因为医疗资源不足,医院的床位紧张,国内有很多术后病人无法继续住院观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的康复。我很希望这种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并想为此做些什么。可我还是个未满18岁的青少年,又能怎么做呢?很自然地,我首先想到了学生社团。之前在美国读书期间,  相似文献   

2.
上完课,我忘记把U盘从电脑上退出来。想到前几次总有学生给我送来,就没在意。可这一次,到快放学了还没学生送U盘来。“谁把老师的U盘抽走了?”没有学生答腔!“哪位同学想帮老师送U盘,现在是不是忘记送了?”我换了一种语气。学生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还是没有人回答。“U盘里装的可都是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复习资料啊!再不拿出来,  相似文献   

3.
"那就是说,有机会你还会随时参与,我可以理解为你在慢慢的寻找市场的节奏,甚至于我也在想,你是否也对T+0交易有了一种兴趣。""哈哈,我万万没有想到耿总竟然对我如此的了解,我能想到的你都知道了。我就是想从交易的细节性入手而已,至于T+0现在只是有这种意向,离认可还远,之前的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故事     
一九三五年的春季,我失业家居。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确实近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化教育也很落后。例如村里虽然有一所小学校,历来就没有想到订一份报纸。村公所就更谈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我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区,即子镇上是没人订阅过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才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他无心写下的这名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读到这里,我不由想到时下一…  相似文献   

6.
卓玛:我总是有一种忧郁的心情,缺少上进心,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你告诉我怎么才能走出这种忧郁的心情呢?我真的经常觉得自己对不起辛勤王作的父母,想到我用来交学费的都是他们用心血换来的钱,我就有一种负罪感。有时我想还是不要读书了,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精神     
大师的精神从未离我们遥远,或许他们的精髓就凝炼于一句"从未想过会获奖"之中。是的,从未想过会获奖,从未停止过追求生命价值的脚步。高锟、阿夫拉姆、芙雷德等几位在不同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都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从没想过会获得诺贝尔奖。"平淡的几句话中,让我们看到了大师们的精神风范:对事业纯粹的爱与追求,在功业面前所保持的谦逊及一颗平  相似文献   

8.
数饭粒     
数饭粒?该没有搞错吧!你们谁也不会想到,我是在数饭粒中长大的。数饭粒是从我上一年级时开始的(幼儿园的陈年旧账就不算了)。如今,我已读初一了,虽然改了很多,但有时还是会失误。那时全家人吃饭,我的面前可算得上是“遍地珍珠”,尽管爸爸常常“怀疑”我碗底是否有洞,老妈也时时“担心”我下巴穿孔,可我却无动于衷。还是老爸聪明,不久他居然想出了一个绝招:等我吃完饭后,同我数一数饭粒,每天统计,一周出一次“公告”,如果超出标准,就必定有一场“横祸”等着我。为了避免“受刑”,我吃饭时开始不停地注意桌上的饭粒,看见掉得多了,就趁老爸老妈…  相似文献   

9.
抛弃需要一种勇气,抛弃是一种气魄。恋旧的人做不到这一点,优柔寡断的人做不到这一点,贪婪的人也做不到这一点。我从生活经验中感觉到抛弃是一种大度的表现。袜子穿破了,脚跟处有个洞,继续穿出门有些不雅观,扔掉它觉得可惜,于是先把它丢在一个角落里,总想到有一天会穿上它。又一双袜子穿破了,还是这种想法,于是也把它丢在角落里。于是这个角落里有旧袜子,那个角落也有旧袜子。旧袜子真是难看,想丢又觉得可惜,于是总想留着它看看日后有没有用。  相似文献   

10.
论创新教育——从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谈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英  毛霞 《教育探索》2001,(4):14-16
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能力的标志。一个国家从立国到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所需要的时间,据对前苏联、捷克、波兰、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的统计,平均需要37年。美国从1901年至1939年有14人获奖,从1943年至1997年则有170人获奖。从总体上,美国占到了迄今为止全部诺贝尔奖的41%犤1犦。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当然,获取诺贝尔奖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未获诺贝尔奖的原…  相似文献   

11.
记忆中,有一件事情一直保存在文件夹里,我没有删除掉,也不能删除。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说谎,我相信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说谎,没有第二次。刚开学不久,还在想着暑假里的事情,心思自然也不在学习上。我想再过一个暑假,甚至恨不得每天都是暑假。现在还要每天做作业,累死人了。还是暑假好,整天玩耍,多轻松呀!想到这儿,我坐不住了,怎么办呢?算了,今天的作业干脆不写了,先玩个痛快,大不了明天说个谎呗!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 ,一定的人文意识又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古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要求有新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人的现代化。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 ,关键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这种新的人文精神将产生深刻的道德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真正的科学家 ,是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只有那些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家 ,才有人格魅力。居里夫人逝世时 ,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没有评述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成就 ,而是高度赞…  相似文献   

13.
一、莫言获奖令教育振奋还是尴尬?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让许多中国人感到非常振奋,因为中国本土终于出现了一个真正意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多年来就一直有一个诺贝尔情结,认为泱泱大国而无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乃是中国人的一种耻辱,当然更是教育的耻辱,因为人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教育的失职。这也是  相似文献   

14.
观点     
《快乐阅读》2012,(26):80
文化与自由目前中国还是没有摆脱文化工具论。文体改革就是又想恢复文化本体,又怕文化失控,还担心一放就乱。我个人觉得有值得他们担心的理由,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他们扩大了想象了这种后果,所以这样一种文化状态是非常难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因为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导入师 :请同学们看看课桌上植物 ,你认识它吗?生 :认识 ,它叫苋菜。师 :对 ,这种植物的学名叫“马齿苋” ,请同学们观察这种植物的叶子并动手摸一摸 ,有什么感觉?(学生观察触摸后汇报)生1 :我感到扎手。生2 :我看到叶子边缘有齿 ,摸上去拉人。师 :从这种边缘有齿的植物你能想到哪个故事呢?生 :我想到了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师 :你能具体讲一讲这个故事吗?生 :鲁班有一次上山砍伐木头时被一种植物的叶子划破了腿 ,他回到了家就仿照这种植物的叶子制成了锯。师 :鲁班是一位木匠 ,经常需要砍伐和截断木头 ,在没有锯子之前 ,他感到怎样?…  相似文献   

16.
其实本人原来和很多同学一样,经常看到作文就头疼的那种,这是因为我知识面太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一开始练写作纯粹是为了考试,为了能获取大量的资料以便考试时能一气呵成,我阅读了大量课外书,这使我在写作中有了信手拈来的快感。渐渐地,我发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你全心地投入到文章里去时,你的心仿佛已经被它牵动着,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以前一直排斥古诗词、抒情诗的我竟然也喜欢上了,诗人灵动的词藻,使我有点儿像香菱学诗那样。于是自己便试着动笔。写作的灵感来自公园上高飞的风筝,便想到心中的梦,也许更多是一种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我想用一种特殊的文字来表达心中的情感,于是就想到了写诗。我想说,其实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甚至是写诗。只要心中有一种想表达的欲望,大胆写出来,那么一定会越写越好的。  相似文献   

17.
把石头搬走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而且起草了《解放奴隶宣言》,可就是没有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答道:“可能有这个意思吧。如果他们知道这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懊丧。”记者没有来得及再问,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  相似文献   

18.
大家也许知道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这个科学之王的份额,这无疑使在数学中取得成就的人失去了受表彰的机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数学大奖:一个是四年颁发一次的菲尔兹奖,另一个是每年颁发一次的沃尔夫奖。这两个奖项的奖金  相似文献   

19.
一次官方聚会,碰到一位很有事业心的校长。他本人也是学历史出身的,还是同门师兄。酒酣耳热之际.他没有想到去泡澡、K歌(这已经属于当下很难得的校长了),却和我谈起了宗教,最后竟然非常“出格”地邀请我去他们学校上节历史课,并大包大揽地把课题定在了《欧洲宗教改革》,说要延续今天晚上我们关于宗教问题的论争与言说。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高中生》2011,(13):50
被誉为"当代毕升"的著名科学家王选,在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北京大学专门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对他进行表彰。会上,王选从获奖谈起,再谈到了自己的"好人观",话虽不多,但语重心长,富于哲理,给人启迪。王选说:"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他首先要做个好人。我赞成季羡林先生关于‘好人’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不过,我以为,这个标准还可以再降低一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