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外联合办学飞速发展。文章首先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由于文化差异及中国国情的影响,联合办学的弊端和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教育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需要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用以指导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引导未来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由三部分构成,即高等教育社会思想体系、高等教育自身思想体系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其中,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思想体系(包含政治教育观、经济教育观、文化教育观)正在发生变化;而高等教育自身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合格和谐多样的质量观;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框架构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公民教育的国际化与西方公民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关系等是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框架由公民的思想教育、公民的民主法制和政治素质的教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智能素质的培养、生活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非智能素质教育四部分组成;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共生相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走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学》是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重要课程.《政治文化学》的教学模块设置可以包括五大方面:政治文化基本理论模块、政治文化经典著作选读模块、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模块、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模块.通过《政治文化学》的教学可以使大学生掌握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比较中西政治文化的发展差异,弄清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探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阐述建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重要性,如何通过继承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体系,促使职业教育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属性,防止过度工具化教育造成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缺位。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所要完成的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等建设内涵看,研究尤其是创新性研究工作必须加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三大研究掣肘:未能有效回答为什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未能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未能形成专注于高职教育的系统研究力量。全面引领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扎实开展关于高职类型特色研究、关于高职多元办学研究、关于高职内涵建设研究、关于高职制度标准研究、关于高职提质增效研究等五类创新性研究,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范式。如此,才能为我国高职教育真正实现办学格局转变、类型特色打造、制度标准建设、话语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Over the past decades,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wide in a context of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and diversification. Driven by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essure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in different nations have often been reported to follow a similar pattern: shifting from the control model to the supervisory model in nearly all aspect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universities. While such a trend in Chinese societies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few people have been able to identify the sticking point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there. As a result, the concept of a doomed cycle continues to linger obstinately, viewing power delegation as leading to market disorder which, in turn, leads to tighter control.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neglect of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tudie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reforms in Chinese societies. It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Western theories of and approaches to governance and aut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be simply applied to other societies of highly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By so doing, it attempts to shed some light on debates over governance and aut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 much wider context.  相似文献   

8.
西方霸权已从经济领域扩张到教育研究范畴,无论台湾或是中国大陆往往以西方理论为依归,致使研究发现难以契合华人文化的独特属性。本文由此出发探讨华人文化的独特面,据以分析大学文凭在华人社会的意义是不同于西方社会,名校具有高度的稀有性象征意义,因而驱动许多家长积极提供子女额外的学习活动。此种关连性显示,普及化高校政策难以解决成绩至上的考试文化或是迎合考试的补习教育等怪异现象,假若无法改变既存文化的作用,更适切的作法是增加名校的规模与数量,高校评鉴或是排名的作法不仅强化名校的象征意义,也忽视自身文化的独特意义与作用,并且将强化额外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是中国男性思想启蒙和身体力行的产物,它由男性倡导,极具功利性。针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先天不足的弱点和男女地位差异的现状,导引积极的社会性别文化,建立男女两性和谐的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为此,应将基本国策和性别意识真正纳入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和教育实践中;大学要促进妇女研究学科化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在大学课堂中应引入女性主义视角,努力构建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应对当今社会信仰选择多样化的需要,也是应对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分为三部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理论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育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坚持“文道并重”的教育原则,丰富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素材,发掘其思政教育功能,加强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互融。对于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及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要通过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在写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在高职语文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和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切实提升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中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了解中英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比较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法规、评估标准、评估主体、评估队伍专业性和评估的最后结果。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政治背景、传统文化和实践历史长短差异造成的。这也为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发展视角,探析我国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由书院到学堂再到普通高等学校的嬗变过程,其外因是中西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融合,内因是教育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为政治服务、为统治者维护其利益服务之目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引导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学欧仿美"持续影响我国大学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创生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不同的传统哲学。对于自然或自然界的范畴问题而言。就是个案。文中主要从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这两个视角对中西传统哲学中的自然特质的差异作扼要比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了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作为又一场影响人类历史的深刻变革,它在重塑世界高等教育图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议程。作为高等教育后进国家,中国必须直面这场挑战。事实上,在经贸层面,我们对高等教育服务项目已经做出了未做限制的承诺,但在文化心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似乎准备不足,无论理念、话语还是技术,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内外张力明显,公民社会和本土文化发育不良,还存在诸如行政化管理、市场化方式、西方化路径和应激式举措等问题。因此,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构建全球化系统战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一书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哲学反思与建构的研究范式诊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并对教育本质进行了重新界定,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以“文化、教育与人”的分析框架构建了高等教育现代性的理论体系,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价值定位,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确定,高等教育发展只有走向人本与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文化创新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can be considered the primary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s it provides an ontological way to think about what it means for higher education’s long-term development. Given the widespread concern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t’s urgent to interpret and deconstruct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rom indigenous and original perspectives. By drawing on the wisdom from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s unique enlightenment for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armonization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paper also constructs a dynamic model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aim is to initiate more philosophical dialogues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conceptualizing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 philosophy in the postmodern times.  相似文献   

19.
政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在政策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普职教之间发展不协调、中高职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不畅,未能凸显中国特色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要紧密衔接等来完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e course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view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ulture, ethics,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and art, etc.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ulture, display the cultural ideal of education, cast healthy personality of moral and intelligent unity, build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 of great beauty,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promote the universal and core value and id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