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勃 《新闻知识》2006,(4):57-59
具备新闻敏感是对一个新闻记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形象地将新闻敏感称作新闻记的“新闻鼻”,但是对于电视记来说,他不但要有一个灵敏的“新闻鼻”,还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2.
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这种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的电视报道方式,因其充分发挥了电视的现场感和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而备受欢迎.而镜前表现如何也成为美国衡量电视记者的第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注意力经济"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电视近几年在中国电视业中的崛起.倍受广大民众和传媒业的关注。先是《快乐大本营》等栏目走红,接着投资拍摄电视剧《还珠格格》为电视广告市场重新洗牌,随后又推出“滚动新闻”,塑造“新闻不过小时”的新闻理念……湖南电视具有的不断创新的机制.使“电视湘军”成为业内和业外的学者都感兴趣来探讨并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侯智 《新闻知识》2006,(5):71-72
现如今,我们时常可以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中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提法——打造“新闻精品”、实施“精品战略”。“新闻精品工程”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媒体内部也形成了人人争出精品、争创优稿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6.
电视“面对面”由新闻现场、人际交往和媒体传播场共同构成,电视媒介本身又具有能够传递立体场信息的特性,电视“面对面”在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场兼容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2.场描述内部各种力量之间的变动和冲突;3.场关注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联系。  相似文献   

7.
电视"面对面"由新闻现场、人际交往场和媒体传播场共同构成,电视媒介本身又具有能够传递立体场信息的特性,电视"面对面"在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场兼容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2.场描述内部各种力量之间的变动和冲突;3.场关注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黎宇文 《新闻世界》2009,(10):101-102
本文将“绿色收视率”理念引入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提出通过培养“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生态环境,挖掘“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素材,创新“绿色”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模式,建立“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综合评价体系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9.
刘刚  郭本玉 《青年记者》2002,(12):46-4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说: “新闻媒介这种特殊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新闻信息传播效果最终获得检验(《中国记者》2002年第1期)。”如果媒体新闻时效性上不去,“最终”、“近来”、“日前”等不确定时限的新闻多了,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相应地降低。面对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媒体等现代传媒千帆竞渡的竞争态势,市地党报该如何“快”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杨彬 《青年记者》2006,(19):73-74
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体,出现最早的是报纸,广播次之,电视最晚。具体到新闻评论,也是报纸评论诞生得最早,历史最长,而广播电视评论则是这个大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广播电视评论产生的,是不同媒体间的新闻评论体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这条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之路,呈现了一种从“移植”到“嫁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料”成为如今红火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线索重要的来源,而提供这些线索的“报料人”更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报料人的产生以及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分析,以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报料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做出报道,应该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线索。那么当事件已然变为“过去时”,我们就不仅要重视新闻的第一落点,而且要追踪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4.
王丽 《青年记者》2003,(9):26-26
“新闻由头”顾名思义,由者,缘故也。由头,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新闻的引子,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新闻由头”是新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印象中,“电视湘军”是靠游戏娱乐节目打天下的。在一个时期内,我也曾认为电视湘军在电视新闻方面的作为不会太大。湖南经济电视台的《新闻一时间》让人眼前一亮,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民生新闻”一词,在传媒界提及率颇高。这个新闻样式.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新闻表现的来源和视角。以其特有的魅力.在电视传媒特别是城市电视台,抢夺着人们的注意力和眼球。对“民生新闻”产生的这种磁力和热潮,我们一方面应庆贺,另一方面应持冷静的态度对待。  相似文献   

17.
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  相似文献   

18.
肖余恨 《青年记者》2003,(11):14-15
时评之“红”近两年,一种新闻文体迅速窜红,成了“热得快”,那就是新闻时评。新闻时评现正处勃兴之状,其生命力之强,作者参与热情之高,媒体之重视,完全可以用“风靡”来形容。一时间,新闻时评大有成为新闻新的生长点之势,有的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则以高质量的新闻时评有力地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跻身主流媒体之列。  相似文献   

19.
戴志磊 《青年记者》2002,(11):34-34
“新闻落点”一词时下经常被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挂在嘴边,抢抓“新闻落点”亦成为许多业内同仁选题策划的常见操作方式。那么,什么是“新闻落点”?其内涵、外延如何界定?“新闻落点”首先是新闻事实。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运动的。按照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新闻所传播的是具有新意的事实,就是指当事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  相似文献   

20.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