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PA教育以培养具备公共精神、服务意识和廉洁品质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过程中MPA学生的特殊性导致教与学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影响到培养目标的落实。教学实践中应不断解决这些矛盾以推动MPA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高佳  宋戈  吕晓  陈玉芬 《大学教育》2023,(19):35-37+49
开展面向科研能力培养的“Seminar+PBL”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国家提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积极响应。使用“Seminar+PBL”混合教学法,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文章梳理总结了研究生课程——公共经济理论研讨中的“Seminar+PBL”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评价、教学监管等五个方面开展面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研究生课程“Seminar+PBL”教学改革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以期为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公共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选拔制度不科学、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评估监督体系不健全、研究生综合素质下滑、创新能力较低和导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博士生培养环境是影响博士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某校博士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院校的管理服务对其学习收获的正向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精神培养环境,包括学习氛围、就业指导与心理咨询服务等。为进一步加强博士生培养质量管理,提高博士生满意度,进而提升其学习收获,应深入分析培养环境各因素的内在作用机理,掌控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环境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法中的探索与体会,主要探讨如何从科研管理意识、学习方法和研究精神三个方面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通过创造优良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意识;提倡导师和学生互动,指导研究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注重研究生科研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培育军事院校研究生学的习精神是贯彻落实军委"能打仗、打胜仗"指示精神,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探讨了军事院校研究生学习精神的培育问题,从进行经常的教育引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参与丰富的学习活动、开展丰富的学习激励四个方面探讨了军事院校研究生学习精神培育的举措,对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习精神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摆在高等学校和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及其主要构成,继而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最后提出了创新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路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的开设对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结合宁夏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情况,分析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构建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的三大模块,供不同的学生选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研究生培养与科研项目开展相结合,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研究,融入科研项目研究,以提高研究生素质能力为核心,明确技术需求,合理控制时间节点,严格过程和成果管理,由项目的进展牵引课题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责任感和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