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对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铅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优于等量未改性粉煤灰和活性炭。吸附时间、废水的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以及废水中Pb2+浓度都能影响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效果。最适宜的吸附条件是:在室温,pH=8.0,吸附剂用量为1.0g,Pb2+含量小于0.005mol/L,吸附15min时,改性粉煤灰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和酸分别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对比了改性后的粉煤灰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焦化废水COD135~170mg/L,NH3-N 96~135mg/L,体积150mL,pH值5,改性粉煤灰投加量25g,粒径100~160目,吸附时间60min,石灰量0.25g,高温改性粉煤灰对焦化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2%和89.6%,而酸改性粉煤灰对焦化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劣于高温改性粉煤灰,去除率分别为78.3%和82.7%。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活化及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粉煤灰的活化改性条件:焙烧温度为300℃,Na2CO3加入量为20g,硫酸浓度为70%。将此条件下活化的粉煤灰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在温度为20--25℃,pH值近中性,慢速搅拌时间10min,活化粉煤灰投加量为50g/500mL,含油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达到68.59%,去除效果与活性炭相当,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镁盐絮凝剂对海底污泥进行改性,研究改性海底污泥对印染废水脱色和COD去除的处理效果。实验考察改性后污泥投加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较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50m L 100mg/L模拟废水中,当改性后海底污泥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35℃时,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6%以上,COD去除率为82.2%。  相似文献   

5.
氨氮废水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通过聚合氯化铝对硅藻土进行改性,用改性后的硅藻土处理氨氮废水。研究改性硅藻土的投加量、氨氮废水的温度、pH、吸附时间对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为2.5g/100mL,pH值为4,反应温度为40℃,振荡吸附时间3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9.02%。在适宜条件下,改性硅藻土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甲醛/硫酸为改性剂,对龙眼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LCSF),并用LCSF对模拟废水中的Pb(Ⅱ)进行吸附,考察了Pb(Ⅱ)初始质量浓度、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铅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CSF提高了对Pb(Ⅱ)的吸附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荔枝壳活性炭用量0. 05 g、铅初始浓度为120 mg/L、p H=5、吸附时间45 min、吸附温度298 K,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龙眼壳活性炭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229. 72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参数△G <0、△H> 0、△S> 0,说明该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NaOH溶液改性人造沸石制成改性沸石处理氨氮废水。方法:投加量、吸附时间、氨氮浓度、共存阳离子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氨氮吸附效果进行优化。再对数据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以及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当投入沸石4.0 g时,氨氮废水的去除率为70.25%;处理时间在60 min的时候,氨氮废水的去除率达到了85.70%;当初始氨氮浓度为80 mg/L时,去除率算得为58.46%;当投入AlCl_3时,得到得氨氮去除率为68.73%;最佳综合处理条件为:处理时间为60 min,氨氮浓度为60 mg/L,高岭土投加量为5.0 g,共存阳离子为Mg~(2+)。在一定条件下,改性沸石可以较好地处理氨氮废水。结论:NaOH溶液改性人造沸石的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较好地处理氨氮废水。  相似文献   

8.
采用氯化锌-软锰矿活化法制备核桃壳活性炭并研究其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软锰矿的投加量占原料的5%、氯化锌浓度为3 mol/L、剂料比为1、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0 min是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亚甲基蓝脱色力是123mL/g,碘吸附值945mg/g。在18℃、pH=2条件下,0.5g核桃壳活性炭对50mL的50mg/L苯酚溶液吸附240min吸附效果最佳,吸附效果优于市煤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商品化活性炭(AC)经柠檬酸预处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改性活性炭(SDS-AC)用于铜离子的吸附,考察改性剂用量、吸附时间、p H、SDS-A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SDS-AC吸附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0.3%的SDS改性剂量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为38.7621 mg/g,约为AC吸附量的2.5倍;200 m 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溶液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为SDS-AC投加量为0.200 0 g,p H值为5,吸附时间为60 min;Langmuir等温线更符合铜离子在SDS-AC中的吸附行为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活性炭和硅藻土对3种实验废水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吸附剂量、时间、pH值)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在投加量为40 g/L,振荡时间为1 h,无机、有机、混合样品pH分别为4、6、10时,可使样品色度和COD去除率达到最佳效果;硅藻土在投加量为30 g/L,振荡时间为20 min时,无机、有机、混合样品pH分别为8、4、4时,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50%以上,但色度去除效果较差。实验表明硅藻土和活性炭串联吸附为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颖  黄升谋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8):43-46,50
利用锯末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1,投加量为1.5g/L,温度40℃,吸附时间为60min,亚甲基蓝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5mg/L为吸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锯末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脱色率可高达96.06%.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作为EM菌载体影响因素及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炭(Biochar)作为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载体。方法:通过平板计数法,研究了生物炭投加量、菌液浓度、振荡时间、吸附温度对生物炭载体吸附EM菌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结果:生物炭投加量为0.4g时,其最大吸附量为3.8×10~7CFU/g;菌液浓度稀释2倍,吸附量达到2.3×10~7CFU/g;振荡150min,生物炭吸附量为2.9×10~7CFU/g;吸附温度35℃,吸附量为2.6×107CFU/g;生物炭最佳吸附条件为:生物炭投加量2.4g,菌液稀释倍数2倍,振荡150min,吸附温度40℃,其对EM菌的吸附效果可达到3.8×10~7CFU/g。结论:生物炭可以作为EM菌剂优良载体,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硫氰酸铵对螺旋藻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结果显示:硫氰酸铵同一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6,藻类投加量为0.8g,初始pH为0,改性时间为2h,改性温度为60℃时,改性后螺旋藻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最好。并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00mL的Cr6+溶液浓度为14mg/L的溶液,硫氰酸铵改性后的藻吸附六价铬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载体制备有机改性膨润土负载羟基氧化铁,并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Cr(Ⅵ)废水去除效果较好。当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1.0g,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h时,对含10mg/L的Cr(Ⅵ)废水去除率达98.37%。  相似文献   

15.
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载体制备有机改性膨润土负载羟基氧化铁,并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Cr(Ⅵ)废水去除效果较好。当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1.0g,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h时,对含10mg/L的Cr(Ⅵ)废水去除率达98.37%。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和还原性,已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工业.采用静态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含Cr(Ⅵ)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6g/mL,pH为4,吸附时间为150min,温度为20时℃时铬的去除率为97%.在适宜的条件下,活性炭可以较好的去除废水中的Cr(Ⅵ).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20,(2):178-181
采用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备改性粉煤灰,用改性后的粉煤灰处理模拟废水中的亚甲基蓝。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FeCl_3改性粉煤灰吸附亚甲基蓝的效果最好;在40℃、搅拌150 min时,用2 g 0. 025mol/L的FeCl_3制得改性粉煤灰,对30 mL、150 mg/L亚甲基蓝的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去除率为97. 18%; XRD、BET测定结果显示用FeCl_3改性前后粉煤灰的基础峰位没有变化,但比表面积增大,使改性后粉煤灰吸附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驯化培养从受Pb2+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在含Pb2+浓度为300 mg.L-1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耐Pb2+细菌菌株(B19),对该菌株吸附Pb2+能力及影响吸附Pb2+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Pb2+的吸附速率较快,在5 min内,培养液中Pb2+去除率达到76.4%,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pH、培养基、菌量、Pb2+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在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菌龄为3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pH5.5,Pb2+质量浓度85 mg.L-1,菌量6 g.L-1时,其对Pb2+去除率可达92.6%.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橘子皮为生物吸附剂,考查了橘子皮的加入量、pH、温度等条件下,对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吸附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橘子皮加入量的逐渐增加,比吸附量逐渐减小,其中最佳投加量为20g·L(-1);随着pH逐渐升高,吸附值呈下降趋势,但在pH=3.43时吸附降解效果最好;吸附值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因此低温有利吸附,选择25℃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改性粉煤灰去除抗生素废水中磷和色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性粉煤灰对抗生素废水进行除磷和脱色处理试验,考察改性方法、粉煤灰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改性粉煤灰对抗生素废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