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不同中长跑训练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是影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方法效果的比较分析,论述了中长跑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反应速度、移动动作速度、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四种速度素质在短跑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一些训练方法和手段,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7,(10):3-3
一、发展速度训练方法(见表1)二、发展速度耐力训练方法(见表2)三、力量训练方法速度是基础,力量是保障,人体任何的运动都离不开力的作用来实现。200米运动员更要有非常强的力量素质,包括力量耐力。主要的练习方法有持续法、间歇法和循环法等。反应力:在有了一定的力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强化、专门的力量练习。就是练习者负重后在  相似文献   

4.
浅谈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1)爆发力的训练方法;2)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3)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4)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5)力量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个方面对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专项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是提高短跑速度的三个重要因素。负重释重在短跑训练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下面就此问题浅谈几点: 一、训练依据负重释重训练是在有阻力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定练习或加速跑后释去阻力继续加速跑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运动学指标分析,对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几种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训练方法的专项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上海自行车队短组3名男子优秀运动员为对象。选择2011年全国比赛8场1km计时赛,以及期间分别进行的8节原地750m和蓝线行进750m训练课进行力量耐力训练方法分析;选择同期进行的12场争先赛200m资格赛,以及12节大坡行进200m和牵引125+200m训练课进行速度力量训练方法分析。采用德国SRM系统采集运动学指标,分析数据包括各训练比赛中的功率、频率、速度,同时记录运动成绩。结果:(1)原地750m训练的前两个250m分段及总平均功率(Pmean)和平均频率(Cmean)均显著低于1km计时赛;蓝线行进750m各分段Pmean、Cmean和即刻速度均高于原地750m,且总Pmean和Cmean与1km计时赛相比无明显差异。(2)牵引125+200m训练的两个100m分段的Pmax和Cmean、200m总Cmean和50m分段即刻速度均显著高于大坡行进200m训练和争先资格赛。结论:蓝线20km/h行进出发750m和摩托车牵引125+200m训练方法可能是更加符合专项要求的自行车短距离专项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1 身体素质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方法。速度练习主要是通过短跑、球类和跳绳练习的方法来进行的。高振国认为速度方面的练习应主要通过30m、60m、70m、100m、300m短跑来进行。在球类练习中,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进行排球练习。跳绳练习要求运动员每分钟至少跳150次。力量训练方法。①发展手臂、颈项、躯干与腿部各肌肉群。②掌握身体重心的练习。③互相撞击。灵敏训练方法。灵敏是反映拳击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及身、步法变化程度的指标。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跳绳以及跳跃、跨栏等对训练身体的灵敏性作用很大。耐力训练方法。耐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依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对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所需的各种力量及发展各种力量素质的顺序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了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绝对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以求对教学和训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400m跑是一项以速度为主的体能类短跑项目。在400m跑的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高度重视无氧能力、速度能力(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的提高,合理安排速度训练与速度耐力训练的比例;高度重视以短促长和以长补短的训练方法;高度重视400m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腰、腹肌力量训练;高度重视400m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不断增加负荷量及强度;高度重视恢复训练,建立多课次的训练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有关资料,并对国内外400m跑优秀运动员进行运动成绩、训练特点和训练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从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提高中国男子400m跑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并通过赛前训练打好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基础,使之有效地转化为比赛成绩,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并结合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比赛实际的方法,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应主要围绕力量训练、技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3个方面进行:针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力量的特点,提出绝对力量素质、速度力量素质和力量耐力素质的赛前训练方法;在技战术训练中应追求最佳的整体技术训练效果,以及运用匀速滑跑和加大最后冲刺距离的战术与合理分配速度的战术;分析了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采用主动放松法和环境放松法等方法克服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对速度障碍的产生、预防与克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障碍是指运动员经过一般方法、一定时间的训练后,速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长时间的停滞不再增长的现象。是所有表现速度的动作技术的大敌。本文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产生速度障碍时所表现的速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与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女子速度滑冰1 000 m比赛后程降速是制约其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运用现场录像与计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1 000 m项目的运动员后程降速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教练员的训练理论知识水平,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监控程度,运动员的体能,比赛的技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比赛中后程降速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科学监控训练过程与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丰富和完善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的理论研究等建议与对策,提高女子速滑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速度素质的理论进行了基本总结,并提出了发展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短道速度滑冰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通过对几个短道速滑强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展示了不同专项的训练方法手段的应用与发展特点,揭示出了短道速度滑冰高水平运动员的现代训练呈现出更加注重专项训练,更加突出强度训练,并围绕比赛灵活运用“周期”理论等几个特点,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专项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速度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必备的主要运动素质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战术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速度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文章从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特征出发,探讨发展其速度力量方法,力图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4):9-11,18
世界速滑强国高度重视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已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阐述速度滑冰运动员肌肉力量的特点,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系统训练的原则,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特点,提出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探索短距离速滑教练员对速度素质的理论认识与训练特征,对解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后程降速问题具有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我国短距离速滑速度训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教练员对短距离速滑速度训练的理论认识没有真正转化为实践行为;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手段选择在陆上准备期、冰上准备期和竞赛期具有不同,但只有在竞赛期速度训练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专项速度训练;短距离速滑速度训练中教练员主要采用重复训练、变换训练法和间歇训练等方法,在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上88.2%教练员所采用的速度训练与专项技术相结合,在速度训练强度的安排上38.2%教练员每次训练都要求最大强度,50%的教练员少数要求最大强度,11.8%的教练员不要求最大强度。  相似文献   

19.
李兆鹏  刘尧 《冰雪运动》2007,29(3):66-68,76
从训练角度出发,针对速滑项目特点,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对策,旨在帮助速滑教练员提高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运动员心理疲劳问题,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