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谈话记录。宣王是一个有图霸野心而无“发政施仁”意愿的君主,要想使他弃霸道、行王道,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孟子却以他善辩的才能说服了对方。其论辩艺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一、欲擒故纵,因势利导。孟子十分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争取主动,运用欲擒故纵、因势利导的方法来折服对方。齐宣王一心想称霸诸侯,因而见了孟子就问霸道——“齐桓晋文之事”。对此,孟子不说不肯讲,而托辞不知道来撤开,紧接着把对方引到自己要讲的论题范围“王天下”(以仁爱之道治天下)上来,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不过,孟子感到要使对方乐于参加这一论题的探讨,并接受这一主张,如果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或单刀直入地进行论证来压住对方  相似文献   

2.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很有代表性的一段文字。但就中学语文课本及目前所能见到的几种高校教材来看,它们对其内容的概括或某些词语的注释都似有商榷之处。孟子并未说服齐宣王弃霸图行仁政这篇文字是孟子用他关于施行仁政,“保民而王”的理论游说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3.
说话要讲究艺术 ,根据不同的需要 ,或锋芒毕露 ,直指对方 ,造成咄咄逼人之势 ,达到震慑对方的目的 ;或委婉曲折 ,循序渐进 ,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众所周知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雄辩家 ,他曾多次向国君进言 ,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孟子说服别人为什么能如同顺水推舟呢 ?就是凭说话的艺术。《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关于与民同乐的一次谈话。孟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服齐宣王要以民为贵 ,与民同乐 ,使齐宣王明白施仁政方能得天下的道理。孟子借“乐”(齐宣王好乐 [yu埁])发挥 ,因势利导 ,水到渠成。他首先只…  相似文献   

4.
初学写论文的人,总感到有理,不能很好说出来,写成文章,枯燥无味,使人厌读,更不能令人信服。这该怎么办呢?笔者从我国一些雄辩家的论著或传说中受到了启示:除了提高理论水平之外。就是善于运用巧喻论理法。先看几个雄辩家巧喻论理的例子:(一)战国时代的孟子,说服齐宣王行仁政而王天下,齐宣王以为自己没有条件,孟子则以“(有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不行仁  相似文献   

5.
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像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不闻。孟子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让这些王公大人心悦诚服。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各位王公大人的呢?笔者将以《孟子·梁惠王章句》为例,将孟子的辩论艺术分为三步,即料鳖如神、诱鳖入瓮、醉鳖于瓮,来阐释孟子的辩论技巧。一、料鳖如神正所谓“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致认为(孟子)有策上风,雄辩滔滔。这是对(孟子)风格较为准确的概括。然而,仅此大而化之的概括还万够,只有对其辩难技巧进行具体的把握才能略知形成辩难色彩的方法及所以然的原因。(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场辩论,足以体现《孟子》的辩风。宣王一方坚持霸道,孟子一方坚持王道,辩论以孟子获全胜而告终,孟子采用的辩难技巧如下:一、引人入毂击中要害其含义为:不是按照对方的思路辩下去,而是转移对方的话题,使之进入自己的圈套,然后击中要害。文章用了三个步骤引人入毂,才把话题由齐宣王南霸道最后…  相似文献   

7.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晚年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和实现这一主张的具体措施。按下例提纲自学:一、孟子诱导齐宣王认识自己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为提出“保民而王”实施仁政的主张打下基础。提示:孟子用齐宣王以牛易羊的  相似文献   

8.
孟子在先秦诸子中以喜欢辩论著称。他的学生么都子就曾问他:“人家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倒是句实话。孟子生当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日烈,生灵涂炭,各家学派竟相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为了和各派辩难,以说服各国君主实行“王道”“仁政”,当然不得不四处奔波,与人辩论。 比如齐宣王是野心很大的君主,总想称霸诸侯,却不愿施行仁政治理国家,孟子就常和他辨论。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您有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去楚国游历。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该如何对待这样的朋友?”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如果法官不能办案,那应该怎样对待他?”宣王说:“免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治理不好,那又该怎样办?”这时候,齐宣王看看左右的臣子,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相似文献   

9.
王芳 《高中生之友》2011,(Z1):26-29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日:"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日:"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日:"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相似文献   

10.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相似文献   

11.
《齐弄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其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的思想,显得尤为完整而闪亮。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文章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这两个亮点呢?  相似文献   

12.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常有不一致的时候,那么你总希望通过自己的说明,求得别人的理解与赞同,这就是说服对方。说服对方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说服对方,不仅取决于你的观点是否正确,还取决于你说话的方法是否得当。往往有这种情况:你的看法正确,说得苦口婆心,对方仍然难以接受;或者勉强接受了,但口服心不服。这就说明,要对方心悦诚服,必须讲究说服的技巧和方法。第一,要说明根据、原因。你不仅要向对方说明应该这样,而且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庄暴见孟子》章,论述了孟子与齐宣王论乐的一次谈话。孟子抓住齐宣王爱好音乐的话题,借题发挥,趁机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以实现他“施行仁政”的主张。该章谈话颇  相似文献   

14.
正说服不仅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学问。面对一群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使说服达到良好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灵相融、感情相通。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掌握说服的艺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说服学生时,以下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一、幽默式说服所谓幽默说服,就是拐弯抹角、幽默暗示地说,让对方顿悟,心领神会,最终达到让对方理解、信任自己,接受自己提出的建议。有一次,我发现班里有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论辩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桓晋文之事》以对话的形式记述了孟子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而施行仁政的过程,但实则是作为臣子的孟子和作为国君的齐宣王进行的一场辩论。我们知道,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没有是非可辩,没有道理可讲,君王的话是金口玉言,就是真理,所以孟子想在论辩中取胜绝非易事。但他终以如簧巧舌使齐宣王打消了称霸的念头,接受了孟子的主张,这足以证明孟子的论辩艺术多么高超。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一、巧转话题,以抒己见文章一开头,齐宣王就提出想听听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敏锐地意识到宣王想效法齐桓公而…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模型并简要阐述其运行过程;第二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和说服情境四个方面分析了说服模型中的各种变量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莫雪花 《学语文》2005,(5):12-12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巧妙设局。掌握齐宣王的心理活动,并逐步启发、引导对方的认识,使齐宣王不知不觉地钻进孟子精心为他设下的“瓮”。最终使他接受了孟子保民行仁政的主张。孟子是怎样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与他展开一场心理较量?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梁奇 《绥化学院学报》2014,(2):37-39,42
孟轲经齐威王、宣王之世,一生两次至齐.第一次至齐在威王初年,留齐约十几年,曾任卿相一职;第二次至齐在宣王初年,大约在齐六年,开始受到宣王的礼遇,后因“仁政”与宣王君臣产生分歧,再次离齐.  相似文献   

19.
读《孟子》总使人有气势磅礴之感.咄咄逼人之势。孟子沦辩的进攻性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可见一斑。在该文孟子举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后,回答齐宣王的问话,说“是心足以王矣”,有了这种仁爱之心就可以行王道了。至此孟子已回答了齐宣王三个问题,即“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  相似文献   

20.
西周从懿王后就走上了衰败道路,至宣王时又出现“中兴”局面,受到“诗人”们的颂扬。但是,宣王崩,幽王继位.短短的11年就亡国了。其主要原因是西周晚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族矛盾日益加剧。而幽王的倒行逆施.则加快了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