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运用高桌进行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题依据 自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2.24米的成绩获得冠军之后,背越式跳高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实效的跳高技术便为世界各国跳高运动员迅速广泛采用。目前,在背越式跳高技术和训练方法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并有较为透彻的论述。从运动成绩上看,提高之快也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但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教学中主要项目之一。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阶段主要易犯错误动作的关系,并且找出各级指标中的主要指标,为典型相关分析应用于田径教学与训练,认清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更好地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为改进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鑫 《中华武术》2018,(2):41-42
背越式跳高技术长期以来都是当今国际跳高技术的主趋势,所以,当前无论在国内学校体育的田径教学,还是校外业余田径培训过程中,背越式跳高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专门技术之一。然而,在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真正运用和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由于当前很多人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了解不到位,在理解上有许多偏差,致使不正确的技术普遍存在。迄今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尚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体育界众说纷纭,对于起跳时与起跳后身体的力量供给未能够给予说明,因此许多培训人员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给学生讲解。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再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的柔韧性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的柔韧性练习柔韧性是背越式跳高所不可缺的素质之一,它对提高背越式技术和运动成绩起着积极作用。以下介绍八种适用于背越式跳高的柔韧性辅助练习。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跳高技术之一。研究背越式跳高的过杆动作,对于合理掌握这种跳高姿势,提高运动成绩是有重要意义的。笔者在上海体育科研所生物力学组及市运动技术学院的大力协助下,对背越式过杆动作做了一些测验和分析,供教练员和有关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一九六八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先采用了背越式过竿的跳高技术,并且以二米二十四的高度取得了冠军。一九七三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跳高技术以二米三十高度刷新了由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保持的二米二十九的世界纪录。到目前为止男子世界跳高纪录已达二米四十三是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用背越式创造的。在短短二十年中,背越式跳高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成绩提高了十四厘米,这在世界跳高史上可以说进步相当快。  相似文献   

8.
跳高运动发展至今,背越式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已经形成,当今的世界男女跳高纪录都是由采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所创造。同时,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理论体系也已经建立。但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潜力在什么地方,并不十分清楚。关于背越式技术的研究表明,在一些问题上,专家们的观点并不一致。因而,了解各种观点,并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必将有助于充分挖掘背越式技术的潜力,促进跳高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快速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突出的特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又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因此助跑的好坏对掌握完整技术提高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田径教学大纲背越式跳高技评规定:助跑技评占10分,起跳技术占20分,腾空过杆技术占60分,落地技术占10分。明显的把  相似文献   

10.
王勇 《体育教学》2012,32(12):56-57
指导思想: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高中体育教材中的背越式跳高技术,辅教学内容是游戏方式的身体素质练习.背越式跳高技术是高中体育与健康田径类运动项目中的内容,学习背越式跳高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跳高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肌肉力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其次跳高运动是一项和自己比赛的运动,每一次起跳腾空过杆的过程就是一次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自美国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在1968年的奥运会上,用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以后,这种新的跳高技术很快就流传到世界各国,促使男、女跳高成绩有了新的突破;同时各国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背越式的过程中,还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背越式技术。我国运动员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学习背越式技术。现在,在全国比赛中跳背越式的选手已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解决跳高教学与训练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背越式起跳技术的难点,突破难点,本文以动力学为视角分析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探析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学习、理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提供新思路,为有效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助力,为提高背越式跳高竞技成绩献策。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问世,是跳高运动的一项重要革新。一九六八年,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二十一岁的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以他独特的背越式跳过两米二十四,夺得金牌。当时的外电曾评论:“背越式跳高的问世,给跳高运动带来了无限美好的春天。”一九二三年,苏联跳高运动员贝·伏佐罗夫首先发明并使用了俯卧式技术。至今五十七年间,男子跳高运动员先后由奥尔布赖特、斯蒂尔斯、丘马斯、托马斯、杜马、布鲁梅尔、倪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着手,指出背越式跳高腾空动作技术对最后落地缓冲的影响,阐明背越式跳高最后落地缓冲技术与成绩以及运动损伤的直接关系,解释了错误落地缓冲技术的原因和提出纠正方法,为最后落地缓冲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建华背越式跳高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年轻跳高选手朱建华,近两年来三破男子世界跳高纪录,目前仍以2.39米的高度保持世界纪录。由于他的精良技术代表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某些发展方向,颇为世人所瞩目。本文对他的背越式跳高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作初步的研究分析。一、研究方法1.用16毫米高速摄影机,在多次重大比赛时从二个不同的角度对朱建华的跳高技术进行现场摄影。  相似文献   

17.
前言刘云鹏是我国第二个用俯卧式越过2.29米的跳高运动员。近年来,他的成绩比较稳定,特别是在重大比赛中,一般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如在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男子跳高比赛中,他是唯一在该次比赛中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在一九八七年亚洲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高比赛中,他又夺得了冠军。虽然目前国内外采用俯卧式技术的跳高运动员已不多见,但是,由于背越式技术中  相似文献   

18.
运动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器材的改革有密切的关系。海绵垫的应用,在60年代出现了新的跳高姿式——背越式。由于它的动作技术相对不那么复杂,对初学者容易提高运动成绩,在动作结构上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使身体向上腾起,并能较合理地越过横杆,所以它很快就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背越式的优势仍在继续发展,不断地刷新了跳高的世界纪录。跳高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背越式的优美过杆姿势更令人为之神往,在  相似文献   

19.
盛子平 《中华武术》2018,(12):30-31
小学阶段的业余训练中跳高主要还是以跨越式跳高为主的,但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背越式已经逐渐取代了跨越式,但是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求较高,小学生相对于初、高中来说他更加难以正确地掌握其技术动作,但小学生爱模仿,柔软性好,这是初、高中学生不具备的,所以小学生在背越式跳高的四个基本技术动作上都能均衡发展,为初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因为他的发展均衡,所以对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使小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G823.119 9902744论背越式跳高摆动技术[刊,中,I]/邵力平∥甘肃体育科研.-1998(4).-28-29(SML)背越式跳高∥摆动动作∥技术分析本文以田径技术原理为基础,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论述了摆动技术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特殊作用,指出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以促进教学的有利完成,提高训练成绩。G823.12 9902745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逆主教法”之探讨=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method ofreversed procedure in the back style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