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成为社会共识。本文以一次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当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论文,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项作业,是对大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收官检阅,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够理想,在近年已成为"常态"。院校图书馆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成为宜于关注的问题。结合一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笔者就院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式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逆商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一次次失败的求职挫折经历更是使他们心理上不堪重负,产生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当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入手,通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时代特征,开展大学生就业逆商教育等于预措施,使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思政博客有待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5日,卓文涛的博客入选"第三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网络评选"活动,后获全国十佳辅导员博客.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博客中一篇篇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美文获得大学生较高点击率,访问量已达38374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也大量出版,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而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其独特的家庭及社会背景,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当前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的一支重要力量,因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机制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研究,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现状入手,探讨了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4,(5)
正赛事概况全国大学生运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分届次由不同省市人民政府承办。比赛按照普通高校组成的甲组和高水平运动队试点校和体育院校组成的乙组分别进行了比赛。大赛每4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9届。全国大运会宗旨是"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在大学生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健康素质,努力促进大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充分展示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届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陈程 《华章》2010,(21)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但是,大学生就业已大不如从前了,总能听见社会各方发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声音.除了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服务等问题外,作为一个教育者,更多的是要从学生本身出发,研究在现有环境中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企业求才若渴,一方面是学生难以就业,这个供需矛盾很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杨景  吴继霞 《文教资料》2008,(6):201-202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的认同程度和价值评判,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体制的一次挑战.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弱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眼下,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与此同时,有一些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前不久,在北京的一次大学生双选会上,有几家医疗单位打出高薪招聘男护士并许诺解决北京户口的厂告,可是应聘者仍然屈指可数.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男生站在展台前兀自感叹:"早知今日,当初我就报协和医大的护理专业了.  相似文献   

11.
眼下,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与此同时,有一些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前不久,在北京的一次大学生双选会上,有几家医疗单位打出高薪招聘男护士并许诺解决北京户口的广告,可是应聘者仍然屈指可数.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男生站在展台前兀自感叹:"早知今日,当初我就报协和医大的护理专业了.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失业",一些没能就业的"应届生"成为"往届生"继续充斥着就业市场。但与此同时,在大学生求职竞争激烈,人们惊呼大学生就业难之时,却有许多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大型国企、外企的录用函,如愿以偿。如今,这一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说进入理想的大学是人生的第一次跨跃,而进入大学后从毕业到就业则是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跨跃。该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一关键性的一跃?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5,(4)
《留学生》2年第四期自1994年以来,法国大学生生活观察所对大学生的生活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查。最近一次对大学生的2.5万张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大学生特别勤奋、更守纪律,大约有50%的人在打工助学。概括起来,他们的生活有以下八大特点:一、38%的大学生和父母住在一起。而2000年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大学生比例是40%。有人分析说:“岁数越大,就越不愿在家里住。”在外省一般21岁就不在家住了,而在巴黎是23岁。不为其它,只是因为巴黎房租太贵了。二、大约26%的大学生在宿舍吃午饭和晚饭,而三年前,24%的学生在宿舍吃饭。因为这些已成年的年轻人独…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是不是高消费?这已成为时下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社会上的种种舆论给大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家长们的呼吁和感叹又使大学生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那么,进行着所谓“高消费”的大学生们到底又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在消费呢?为了获得这方面的材料数据,我们用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从1988年9月至1989年2月半年大学生消费的情况。调查对象是沈阳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现状.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某高校423名在校大学生的饮酒情况.结果:大学生男女饮酒率分别是86.78%、71.82%;男生饮酒频度高于女生,51.43%男大学生和86.92%的女大学生每月饮酒1次或以下;43.18%的男大学生和13.08%的女大学生每月饮酒2-4次;学生开始饮酒的时间主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三分之一的学生小学和初中开始饮酒,小学开始饮酒者占17.94%,初中开始饮酒者占15.29%;饮酒的主要原因为社交需要,占67.65%;各类酒的消费比例中啤酒占85.29%;20.29%的大学生有过醉酒现象;调查还显示44.05%的家庭中父亲饮酒,28.57%的家庭中父母亲均饮酒.结论:大学生饮酒已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行为,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另一组数据则表明在中国大、中学生之中,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20%以上。其中,初中、高中、大学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分别占其总人数的16%、18%和24%。在名牌大学中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学校总人数的35%。从清华学生硫酸泼熊到马家爵杀害同学,以及一系列不断上演的大学校园以学生为主体的伤害案件,都一次次暴露了大学生们日益脆弱的心理。心理的不健康给大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里开家长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岁左右的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日趋成熟,但心理上却处在第二次断乳期。这一阶段,他们思想波动大,心理状态不稳定,出现问题的比例较高。为此上海水产大学建立了家长会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曾维平)为切实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八荣八耻”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追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努力把大学生培育成为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研究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知荣明耻,树当代大学生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活动要求,全省高校要做到“六个一”:学习一本主题读本,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聆听一次专题讲座,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参加一次主题班会,引导大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开展一次践行活动,引导大学生亲身体验、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择业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已处于中后期阶段。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联系上工作单位,而没找到工作的那部分同学则整日焦虑不安,四处奔忙。就业,是大学生从“潜才”向“显才”过渡的转折点,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角色迁移,其结局与自身未来的事业和生活状况休戚相关。因而,择业往往被大学生当作一件终身大事来对待。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才培养的目标已不仅是掌握专业技能和社会综合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因此,如何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