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本文结合对新课标的认识及日常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且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品质。本文是本人通过学习新课标和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实施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化学课标也随之作了相应的改变.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对此,结合新课标中的理念,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品质,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雷 《新疆教育》2012,(10):81-81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新课程深入实施和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成为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实施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文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一、以学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卢勤勤 《新高考》2008,(5):49-50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及“课程整合”,这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每一位同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和自主学习的探究品质。那么,新课标下我们应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呢?对此,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化学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更新教学理念,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21世纪的化学教师必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多角度分析与研究,不断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品质,实现化学知识与精神品质的相互结合,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一、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毋庸置疑,自主性学习品质已经成为高中生的主要素质,也是实现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要的化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于此目标,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就成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核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化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通过提高创造性思维来实现,新课程的精神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学生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新课程向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该如何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与能力,这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一、根据学生特点实施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5.
张运鹏 《考试周刊》2011,(63):174-174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确立了高中化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之下,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应该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不断探索适合高中化学学习的新的道路,发挥化学的学科优势,在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基础上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为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谈论的热点话题,过于注重知识灌输的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课程改革的绊脚石;高中化学新课标明确提示我们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的三维立体式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注重如何有效的获取化学知识以及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从事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学-练-讲-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凭借自身多年化学教育教学的实战经验,在本文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形式,着重阐述"学-练-讲-用"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8.
曹羽 《高中数理化》2014,(16):63-63
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实效性,满足化学教学需要,达到学生化学成绩和化学能力的双提升,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努力做好教材研究与分析,并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全面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在化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其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即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教好高中化学是摆在我们广大中学教师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无定法,但无论如何都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对化学教学而言,新课标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化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学会学习的目的.针对这种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