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胥燕 《成才之路》2009,(27):46-46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企图通过赶进度、多做题、做难题来提高教学质量。尽管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懂得教学中的辩证法。近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通过以下做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作为创设情境的方法小品表演被广泛地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适当地表演小品,引导他们通过听、看、做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如一句美国格言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相似文献   

3.
我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兴趣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在备课中,我尽量发掘教材中有趣的因素,搞好教学设计。在设计习题时,我注意层次性,约三分之二的习题比较容易,让后进生能做,这样也能使他们的兴趣逐渐增强。此外,我把课堂上要提的问题也分为难、稍难、一般和简单四个不同程度,这样便于后进生有发挥的余地。   后进生的转化阵地首先在课堂。为此,我经常将答问的机会留给后进生。如果他们的回答有点迟疑,我就加以提示。只要他们答对了,我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能…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呢?1.利用条件反射。每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就会密切注意老师并期待老师宣布该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许多次我发现,在我说话之前,很多学生已拿出笔记本等待着记录我即将宣布的课堂主题。这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结果,因为他们懂得我每一节课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他们宣布该课的主题,于是他们在看见我走进教室时就主动把笔记本准备好,  相似文献   

5.
当前,不少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企图通过赶进度,多做题、做难题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尽管他们废寝忘食,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生物教学中的辩证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从2011年9月接手初中新生,我便参加了“中小衔接”的课题研究。我发现,虽然学生们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六年英语,但到了初中,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下面就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做以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天性好奇,新鲜的东西才特别受他们的喜爱。布置作业如果总是抄抄写写的老一套,学生慢慢会感到厌倦。如果老师能够把握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作业的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一定愿做、乐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想、演、画、做、编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一、以“爱”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无比热爱我的祖国和教育事业,充满信心。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有了爱才能把每件事做好。只有有了爱才能对一切充满信心。但是要想让每个人都懂得爱是不容易的,我所面对的是一届届刚刚走出高中校门就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面对的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从化学史教育入手,通过录像向他们介绍古代化学的发展、现代化学的发展和前景、著名化学家的生平,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感受,给他们以爱的启迪,使他们懂得如何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9.
刘雯 《贵州教育》2009,(10):41-41
我是一名山村教师,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我以学生为本,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学习;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他们平等交往。自以为我已经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朋友了。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地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也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慧琳 《湖南教育》2006,(10):33-33
一、用爱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生命科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采用正确的途径,生命的潜能就会如喷泉汹涌而来。因此,在教学中,我放下老师的架子,传授知识循循善诱,用爱心构筑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课后,我跟学生促膝谈心,跟他们做知心朋友,发现他们的一些毛病和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战胜困难,学生背后都亲切地称呼我“老师姐姐”。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地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也只有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只要有了爱,世界就不会孤独。爱对于教师尤为重要。因为,爱是开启教师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爱是教师成功的一块基石;爱是教师迷惘时的一个指挥棒。今年我接任了初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我知道,让学生接受一个新老师无异于让孩子接受一个新妈妈。其次,他们会从各个方面来排斥我,一切都认为前任老师做得对。他们常说:“以前怎样怎样。”为此,我就没有提自己的教学要求。一切仍按前任老师的做,唯一的改变是作业量减少一半;而且也不批评他们,尽量按他们的意愿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困生已成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思品课教学中对学困生宴施教育,培养他们自信自强,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近年来,我在教学宴践中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学生交来的作业,我总是认真、细致地批改,生怕漏批、错批。谁作业完成得好,我就送上一朵红花。相反,我就在他们的错题旁打个小小的问号,为的是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还要求学生多思、多问并及时改正错误,再交给老师批阅。在第二、三学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这样做,他们都完成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我担任小学3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班上的35个孩子热情大方、活泼好动、个性鲜明,有很强的表现欲。但他们的缺点又实在让人头疼,最主要就是做事拖拉,毫无时间观念。就这个问题,开学初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这是针对学生父母的一份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有37%的学生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珍惜时间,希望老师能在集体中为他们创设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教是单边的教,教学是双边的配合,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对我触动很大。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如一位溺爱孩子的母亲,喜欢把所有的知识嚼烂后灌输给他们,学生也就习惯了这种灌输的方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没有了观察、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明白了这一点,我开始尝试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它。如果教师能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我想教学效果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但是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教学在生命教育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语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线上是否还应该有点道义上的教化义务?在孩子们对复杂的世界还报以迷茫的眼神时,在他们对生命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存在时,我们的语教学应该做点什么?下面我就从备课、教学、评课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每逢单元检测后,学生总急着问我检测结果。待我下一番苦功,发下试卷准备评讲时.却发现学生根本听不进。他们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唯有关心自己做错的题,而对于自己做对的题,他们觉得反正已经做对了,也就不听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即使是做对的题,也会有漏洞,有时是凑巧对了,有时是表面会了,而做题的方法和规律并没有真正掌握。面对这种现象,我陷入沉思。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刚刚做完一件事的时候,急于知道它的结果,也就是对所做事的关心程度最强。能否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呢?我尝试着改变评讲方式,检测完,我立即收齐试卷,然后马上公布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