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自1985年以来.年年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杂志.10多年中.100多期刊物.文章篇篇必读,使我从写稿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专业新闻工作者。1985年,我还在读高中,就报名参加了“西北新闻刊授学院”学习.每月按时收到《新闻知识》杂志,我边学知识.边试着动笔写作.到1988年就在省级报刊、电台、县广播站发稿380余篇.被县委宣传部和县广播站评为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奖励。1990年.采写的《八扇沟ic年建房没占耕地》获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土地管理局联合举办的珍惜土地有奖征文鼓励奖.1995年采写的《关心教育的好代表》获商洛地区人大好新…  相似文献   

2.
有位朋友看到我数十年自费订阅的《新闻战线》排满两个书架,不解地问:你的职业与新闻工作无直接关系,为什么对《新闻战线》情有独钟?我说,从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虽不搞新闻工作,但订阅这份杂志也收益颇多。一是学会了读报、用报。我从走上工作岗位起,每天都要用两三个小时阅读报刊,但好长时间只停留在“看热闹”状态。订阅《新闻战线》后,逐渐掌握了看报刊的“门道”,提高了阅读报刊的效果,理论水平、文字能力也相应提高。无论在学校任教,还是到机关搞文秘工作,后来又调到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搞党务工作,我的讲话、讲课中新观点较多…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初,找在海门县厂洪乡党委、三厂镇党委搞宣传工作,组织上为我订阅了《新闻知识》、《新闻通讯》等业务刊物,从此,我便同《新闻知识》等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虽工作几经变动,但《新闻知识》始终与我相伴。通过多年阅读和学习《新闻知识》等杂志,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拓宽广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令我欣慰的是,经所在企业和海门市三厂镇党委推荐。我还荣幸地被中共海门市委宣传部、海门市文明创建工程指挥部确定为122名海门市百佳文明市民候选人之一,多次被《南通日报》、《南通工人报》等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镇广播站孙寅:我是农村镇广播站编辑,过去,我不会写新闻小言论。从1985年开始,我年年订阅《新闻与写作》,我仔细阅读贵刊关于“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等有关文章,也开始写起小言论了。1990年,我根据有些村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组织后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以此为由头写了题为《“红白事理事会”要理  相似文献   

5.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6.
我是贵刊的一名省外读者.通过订阅《新闻知识》.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新闻知识》成了我工作、学习的良师。我是工作在最基层的一名广播工作者,采写稿件、编采节目是我的主要工作。虽然.我为党报党刊写了十三年的稿件,收到了不少的内部刊物和资料.但是我觉得,《新闻知识》办刊质量较高.介绍的采写经验很具体.很实用.这是我订阅贵刊的感受。1995年的11月,我偶然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介绍《新闻知识》的征订广告,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订阅厂一年的《新闻知识》。当我收到第一期《新闻知识泽]物后,读罢大有相见恨晚的…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专职通讯干事。八年来,我单位坚持每年为每个通讯员订阅一份《新闻知识》杂志。每一期刊物来后,我都仔细的阅读,我特别喜欢“通讯员之友”、“新闻业务讲座”、“新闻写作研究”、“视听天地”等栏目.对指导我们写稿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启迪。我单位订阅贵刊从过去的三五份,增加到今天的35份,基层通讯员入手一册。有时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也把这本刊物作为教材,对通讯员进行培训教育。正是由于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我们的通讯员近几年来在《陕西日报》、《中国黄金报》、《陕西工人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刊稿40…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1994年初.新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军铜报》在全公司青年中招考记者,那时我才23岁.凭一时的冲劲报了名。在应试准备期间.我认真翻阅了近三年订阅的《新闻知识》杂志.将有关内容摘抄下来进行学习和领会。凭着从刊物中学到的新闻知识.在当年招考中我在300名考生中居然脱颖而出.终于成了一名党的新闻工诈者。新闻工作是十分艰辛的。进报社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我好多天都写不出一篇百字小稿。为此常常夜不能寐。苦恼之时,我想起了《新闻知识》.为什么不向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呢?以后这位“老师”便成了我步…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电台编辑室内,看见《新闻与写作》这本刊物,便顺手翻了几页,感到这本刊物不错,并要了一本。回家后,细细阅读,真有点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事业余报道工作已有8年历史,也曾订阅过不少有关新闻业务知识杂志。虽说这些杂志办得也不错,但相比之下,《新闻与写作》却有自己的特点。我虽然已经打电话到邮电局补订了下半年的《新闻与写作》,但心里非常遗憾与《新闻与写作》见面太迟。我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并将大部分所得稿酬用以订阅报刊杂志,其中多属新闻业务知识。我很愿长期订阅《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订阅一年《新闻战线》,受益匪浅。且不说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它给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最佳的精神食粮,单就其行文的多彩多姿和版式设计的新颖别致,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前沿关注》专栏每期一个有侧重点的新闻专业知识探讨,更显示出办刊者的精心。仔细阅读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感到倾注着作者和编者的辛勤汗水。我从订阅《新闻战线》的第一天开始,就喜欢上了它。我衷心祝愿它出落得更加美丽动人。在这里,我以朋友的身份提点建议,就是让影印部分的文字清晰起来。这虽然有点印刷上的难度,但我想不是什么大困…  相似文献   

11.
挚友     
我馆从1982年开始订阅(《图书馆杂志》。当时,我对《图书馆杂志》并不了解,只作为一般专业参考杂志与其他杂志一起订阅。经过连续数期的阅读,发觉很不错,印象便日益深刻,感情也年年倍增。我感到,《图书馆杂志》有这么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我就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通过认真学习,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学到不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撰稿水平年年有所提高、值得欣慰的是,自己多次被《南通日报》、《南通工人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新闻知识》内容丰富、信息量多、版面新、式样活,发行及时,非常适合记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学习。因此,笔者建议,通讯员要踊跃订阅这本刊物,并应积极向自己熟悉的文友、笔友积极宣传,争取他们也来自费订阅一份通讯员自己的刊物——《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矿宣传部见到一本《新闻知识》杂志,立刻被她吸引住了。于是,便开始自费订阅至今。每月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闻知识》后,我都从头于尾将她读完,回过头来再仔细品味“新闻写作研究”、“采写体会”、“通讯员经验谈”等栏目中的文章,然后翻开被新闻单位打入“冷宫”的底稿,逐篇对照,查找病因。同时,按照《新闻知识》中传授的方法,加强自己写作基本功的训练,认真推敲稿件中的标题,进行谋篇布局,力求文章短小精悍。功夫不负有心人。仅前年一年时间,各级新闻单位就采用我的稿件达35篇。我认为这是《新闻知识》把我从一个门外汉带进了新闻写作的殿堂。在我从内心感激这位良师益友之余,由不得想起眼下比较时兴的一句话——爱“她”没商量!  相似文献   

14.
在新年度报刊征订之际,济南军区某部组织基层官兵,开展了一次《新闻与成才》杂志阅读心得座谈会。与会同志既有部队领导、机关干部又有普通战士,大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阅读的感受,提意见和建议。大队长于波:形影相随的“伴侣”。入伍以来,虽说调动工作多次,订阅《新闻与成才》杂志从未间断。因为她是我的好老师,我随时随地都可以向她求教。每当我新闻写作和机关公文写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位老师请出来,从中得到启发。多年来,这本杂志我没漏读过,每次开会或下部队,我主动当好报道人员的“信息员”,把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提…  相似文献   

15.
勤奋终有成     
我从事新闻报道7年来,已在市以上新闻单位上稿400多篇,而且还有几篇获奖作品。我的写稿诀窍只有两个字:“勤奋”。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去年脱产上了一年县党校,“捞”了个中专文凭。1985年底至今,我一直刻苦学习,虚心求教。每天坚持听广播新闻节目,报纸上的新闻必读,电视新闻很少漏看。与此同时,我还认真学习新闻知识。使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前几年在乡上工作时,就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与写作》、《新闻通讯》等书刊。调到县委任专职通讯干事以后,订阅了几  相似文献   

16.
我搞通讯报道已经几十年了。多年来,我通过长期订阅《新闻爱好者》杂志,受益匪浅,工作有了显著提高和改进,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通讯员。尝到了甜头,我从自己订逐渐发展到宣传和组织有关人员订阅。还联系实际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大家反映这个刊物定价低、质量高、可读性强,是中青年写作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新闻天地》2007,(11):44-44
您好,今年年初,我通过邮局订阅了一年的《新闻天地》,看了几期你们的杂志,总的来说感觉这本杂志很有新意,希望你们的杂志越办越好,在这里我也谈谈我对杂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单位地处于离城市25华里的山区,平时购书不方便,而且新闻报刊、书籍也不会见到很多。因此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大多是靠读《新闻三昧》这本杂志。从1988年来,我坚持阅读《新闻三昧》,仔细琢磨,写作年年有长劲。1993年前,我写稿因缺乏题材,经常做“缺米之炊”。造成稿源少的原因是新闻来源少、品种少,写作手法单一,除了消息外,其它题材便无能为力了。于是在《新闻三昧》栏目里,我选中了“通讯员园地”、“新闻语丝”为主攻方向,结合我石油企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海安人民产播电台为采编播人员及驻乡镇记者、骨干通讯员订阅1990年《新闻通讯》100份,加上李堡等乡镇广播电视站收订数,该县已连续三年收订本刊超百份。在海安,《新闻通讯》被广播新闻工作者看成良师益友。每期杂志一到,采编人员都认真阅读,从政治、业务诸方面吸取营养。并联系工作实际,撰写新闻业务文章,近三年来,先后在省市级新闻业务  相似文献   

20.
我是物资系统的干部,热爱新闻报道工作,更喜爱《新闻知识》杂志。 我搞新闻报道算是半路出家,凭着一股的热情,写过不少稿子,足有一尺多厚。虽偶有稿件发表,但缺乏新意,少深度,欠份量。懊丧之际,竟被一期《新闻知识》给迷住了,及不可待地从头至尾翻阅一遍。饭后茶余,还细细品味。1990年,参照栏目,写了一篇《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投往《新闻知识》。首次给这个刊物投稿,觉得不一定刊用,就当练笔吧。没料想,在1990年的第9期《新闻知识》上,我的稿子变成了铅字,这足足使我兴奋了好几天。不久,又给我寄来了稿费。我感受到《新闻知识》对读者、作者的负责态度,是值得人信服的。从此,《新闻知识》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我的心目中,《新闻知识》是我的函授导师。每期刚印出来,我就来到编辑部,还没等分发我就竞相拿走,仔细阅读。看了上期,还想下期,期期皆盼,篇篇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