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实际出发,对具体工作开展的框架体系进行探讨。针对高校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原因,解析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探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制定的目;际,具体给出学校工作人员帮扶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工作指南,明确在心理健康工作中教师等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各自的职责以及对于心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保密制度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心理学本土化的由来,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心理学本土化的途径进行综述,并对心理学本土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阐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evidence base on childhood circumstanc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We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childhood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he type of school attended during adolescenc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t ages 16 and 42. The analysis uses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birth cohort study, the 1970 British Cohort Study (BCS70) (n = 17,198) 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approach. More advantaged young people were more likely to attend private schools, but we find no evidence for an effect of private schooling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or men, and for women there wa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private schooling and rais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t age 16. Having a university degree was associated with a modest reduction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mid-life. We establish that matern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t age 10 w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offspring’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oth in adolescence and in mid-life,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redict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mid-life. We conclude that schools which are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do not necessarily provide wider benefits in terms of mental health.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不仅影响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或之后,可采用心理急救、应激晤谈、情绪稳定化、放松等应急心理干预技术,对相关人群实施及时系统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他们罹患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概率。在风险治理视域下,把握应急心理干预系统性和协同性的特点,着力构建“三体四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体系。即强调社会治理者在宏观层面构建体系,搭好平台,促进运行;心理专业人员在微观层面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干预;社会大众既要重视外在的心理疏导,也要加强内在的心理建设,从而实现“由心而治”的社会风险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因为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健康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学习各种知识的根本保证。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感觉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为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现实效率,有所必要的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学生不同运动阶段的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运动阶段中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形研究。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与运动阶段及基本心理需求皆有显著的正相关;且被试在不同的运动阶段中有显著差异,运动阶段越商,主观幸福感也越高;不同运动阶段的基本心理需求有显著差异,运动阶段越高,自主性、胜任感与归属感也越高;而且发现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参与运动的情况较女生更好且男生在自主性上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归属感上高于男生。因此,运动阶段、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性,运动阶段越高,幸福感与三大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也越高,但要注意运动阶段与心理需求上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具有全员性和发展性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教育形式。心理辅导已被许多国家纳入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体系 ,称之为心理辅导课。本文主要从学校心理辅导的特点、内容、原则和基本技术等方面论述心理辅导的形式 ,并期望对国内已经广泛开展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迫在眉睫。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广西32所高校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广西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状况,提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从心理危机预防入手,针对心理危机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其自身特点,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体系,以期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体操教学中学生情绪和意志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体操教学中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心理训练对于体操教学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高 ,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 ,使学生精力集中地进行体操学习 ,克服心理障碍 ,加速动作的动力定型 ,提高教学效果 ,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就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申淑征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99-100,112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从创建校园文化、班级管理、心理教育与咨询侧重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肖长路  陈利 《教育科学》2006,22(5):93-96
纵观经济发达国家心理训练的发展历史,心理训练的内容、训练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法一直是心理训练的核心问题。本文依据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基础心理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标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心理训练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发达国家心理训练的发展概况,对国内外心理训练模式的三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性总结。最后,结合心理训练的内容,对如何进行心理训练的操作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和介绍。寄希望对不同领域的职员人员心理选拔、专业训练和自我教育发挥导向作用,为我国心理学专家在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技术的基础上,创建规范、标准、科学、系统和有效的心理训练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简述了心理素质的含义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重点阐述了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钢琴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校心理咨询的两起案例入手,提出学前阶段心理环境对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优化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这一问题.文章剖析了目前幼儿教育环境中存在的入园时幼儿心理安抚不充分、教育者不能完全接纳幼儿不足、教育者欠缺幼儿心理安抚的必要知识和能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充分提供初入园幼儿所需的心理安抚、教育者应努力丰富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者应努力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优化幼儿成长心理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卢梭心理契约特征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心理契约违背时个人的不同行为反应模式,并以此为工具,分析了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点与心理契约模式的定位,最后提出了运用心理契约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心理健康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21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论述心理健康的含义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功能,进而提出了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亦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决定于教师的心理辅导素质。真正影响心理辅导的是教师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即“理念”,它随时随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心理辅导思维和策略。回溯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培训模式后发现,传统的讲授式培训难以使心理辅导教师将“所倡导的理论”顺利转化为“所应用的理论”,难以使教师形成科学的心理辅导理念,无法充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素质。只有通过体验和反思的培训方法,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的、科学的心理辅导理念,才能充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心理辅导素质,最后促进心理辅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学艺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当前大学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缺陷探讨了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学方法、原理和艺术的运用,对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