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调研问题背景 二、国际科学教育历史上的“探究” 三、当前主要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探究” 1.美国。(以上内容见第11期)2.法国。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Charpak)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引进法国,在实践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1996年9月,法国科学院组织召开了题为“改善学生的培养方式,从幼儿园起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特雷易会议,编写了《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学实验计划55一书,标志着法国“动手做”计划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冯典 《高等教育研究》2015,(10):103-109
19世纪法国大学模式是近代欧洲大学分化和法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改革的产物。大革命和拿破仑政权共同奠定了法国大学模式二元并存的体制结构和集权、共生和区隔等特征,也形成了法国大学、科学与政府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帝国大学确立了政府管控的制度框架,科学和技术是专家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力量干预大学科学发展,以及政府和体制化科学存在诸多联系。20世纪50-90年代法国文化界的学术反思运动深化了人们对19世纪法国大学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国际     
正阮长耿获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第四届中法医学研讨会日前在西安落幕。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阮长耿获得由法国医学科学院颁发的"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于201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由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在法国投票评选终定,用以表彰在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有重要发现、发明,并有显著应用成效的科学家,以及为中法医学科学合作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阮长耿因在血液病学研究及中法医学科学合  相似文献   

4.
柏毅 《早期教育》2002,(7):21-22
4月3日,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活动的发起人、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法国科学院院士乔治·夏帕克教授率法国科学教育专家代表团开始访问中国北京、南京等开展"做中学"实验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法国在18世纪末成为世界数学乃至科学的中心,其百年兴衰史与法国大革命后所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科学体制改革有着密切联系,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与英美科学哲学主要将科学划界视为一个逻辑问题进而消解了科学的历史性内涵不同,法国科学哲学家的划界理论带有强烈的历史主义特征。巴什拉基于认识论的断裂,在坚持辉格史观的前提下,将科学的真理性内涵与历史性特征结合起来;康吉莱姆基于对科学概念史的考察,通过科学意识形态概念,弱化了巴什拉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确定性边界;拉图尔则将法国的科学思想史进路改造为了科学实践史,从而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将划界问题的讨论范围从认识论扩展到了本体论。巴什拉、康吉莱姆、拉图尔的划界工作充分体现了法国科学哲学的历史认识论和局域认识论传统。  相似文献   

7.
作为承上(英国)启下(德国)、继往开来的法国科技创新模式,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法国的科学观念的创新、科学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希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创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改革背景下的人文社科研究以及勃艮第大学与中国高校之间的合作,本刊独家采访了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学会副会长丹尼尔·哈伊西瓦赫(Daniel Raichvarg)。哈伊西瓦赫先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专家、科学教育专家、舞台剧表演艺术家,现为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学会副会长、勃艮第大学信息与传播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本刊特约编委,曾任勃艮第大学副校长。在采访中,哈伊西瓦赫先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他对科学与大众之间关系的看法,并表达了加强中法师生交流与科学沟通领域合作的愿望。文章由本刊编辑部实习生吕伊雯翻译。  相似文献   

9.
18世纪,英国近代科学一度衰落,而法国近代科学则昌明于西方世界。直到19世纪未,法国资产阶级科教制度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效仿的楷模。 自然科学的启蒙作用 17世纪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法国近代科学开始冲破宗教的枷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笛卡尔的数学理论,巴斯喀的气压和液压定律,马略特的流体力学,以及达朗贝尔的偏微分方程,都是资本主义经济高涨带来的结果。科学组织相继出现,“自由研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0.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815年拿破仑帝国倾覆的25年时间里,法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并由此影响了法国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是法国科学院与法国教育部合作进行的意在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科学教育水平的项目。该项目最初是从美国的动手做(“Hands on”)项目发展而来,由美国物理学家雷德曼发起,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1994年,在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沙帕克先生的倡导下,该项目引入法国,起名为“LA MAIN A LA PATE”,直译的意思是“一起来动手和面团吧”。该项目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观察、提问和说理,让他们发现世界的美丽、发现自身的聪明才智,该项目获得了法国社会各界的好评。2000年,国家教育部和法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2.
精英技术教育理念与法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与高等教育中心的相关研究所提供的准则,法国是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上叶的世界科教活动中心。在法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历程中,精英技术教育理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精英技术教育理念以科学体制化为基础,以高等专科学校为载体,培养科学理论深厚的精英工程师。19世纪下叶起,法国在反思精英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分离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德国大学为标杆、以扩大大学自主权为核心的复兴高等教育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法国一直是很多中国人向往的科学、文化、艺术的殿堂。10月,法国总统希担克访华拉开了法国文化年的序幕,我们在聆听法国的现代音乐、欣赏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展和参观戴高乐生平展的同时,更想进一步了解法国的教育情况和对海外留学生的新政策。现在,本刊摘要刊登法国签证官员和国际协作署官员介绍法国留学。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2008,(5):F0004-F0004
法国的“动手做”是一项由法兰西科学院和国家教育研究院(INRP)的教师和科学家发起的在初等学校实施的科学教育计划。该计划在法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发起了“做中学”实验项目,以此推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18世纪末的法国,基本上还保持着中世纪封建的教育方式。新思想、新科学、新文化和新技术对法国各  相似文献   

16.
钱三强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受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并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
2014年4月24日,法国重要的公共科研机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推出一个免费的科学信息网站,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设立这一免费的新媒体旨在向公众解密越来越复杂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展示研究成果,同时引发大家对新兴科学的关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其声明中表示,该网站的宗旨是:提供可靠信息以"引导社会大讨论"。该科学信息网站设计朴素,介绍文章中留有大部分图面、视频空间,共围绕生命、材料、社会、宇宙、地球和数字6个主题展开。随着网站的推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还将出版  相似文献   

18.
法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全民公共教育的国家。"地球科学"作为法国高中"公共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与"生命科学"内容综合为《生命和地球科学》课程,在高一为必修课程,高二和高三主要为理科学生的修读课程。本文从法国《生命和地球科学》教学大纲的框架入手,对"地球科学"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介绍,并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地球科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总结出法国"地球科学"课程的设置特  相似文献   

19.
用手开辟思考的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与“做中学”相类似的科学教育实验计划受到许多人的青睐,美国有“Hands-on”(动手做),法国则有“LAMAP”(即LaMainaLaPate”,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应法国科学院的邀请,2001年11月5日至12月7日,由全国四省市16人组成的科学教育考察团,在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的带领下,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法国LAMAP的开展情况,为中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在实践层面深层次地推动带回了有益的国际经验。在法国,3岁的幼儿就接触科学教育了,法国人解释道:“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了开辟孩子们良好的思考的道路。”在此,我们编发考察团成员之一———郁波老师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套用这句话:我们不是为了好奇,也不仅仅是要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希望引起我们应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所看到的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间,我随教育部组织的中国赴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考察团,在法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期间,听取了“做中学”项目的介绍,观摩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些实例,并与中小学教师、培训人员、科学家、志愿者进行了交流,使我对法国“做中学”的理念和实施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法国“做中学”的主要做法 “做中学”活动最初是由199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国学者乔治·夏帕克倡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