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道、授业、解惑”是关于教师作用的流行观点。然而,“传道”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教师不应该把自己视为传道者,学生也不应该把教师当作真理的化身。“授业”应该指教师向学生传授“业”,而不是向学生传授“道”。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4.
顾名思义,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之道之业;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之道之业;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道,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业,解学习和承继人类知识总和之惑。由于教师先于学生而学,他们积累了前人的生活知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而获得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  相似文献   

5.
传授科学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学校的一个基本教学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就是说: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间存在内在关系的这个道理,我国古代的一些教育家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唐代的韩愈在著名的《师说》中提出教师有三大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放在首位的.所谓传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当然,他的儒家伦常之道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之道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师不仅要"授业",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传道",传授做人之道。在一堂作文讲评课上,我发现平时写作较好的一位同学又写出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7.
正第56号教室中诞生的奇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第56号教室的秘密,希望找到"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真谛?韩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老师,应该一以贯之地向学生传授学问之道,传授学生终生受惠的学业,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不但是学业中的疑惑,还有成长中的困惑。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一种巨大考验。那么,通过考验,完成使命,我们所能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我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时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我从事高校“机械设计”课教学数十载,深切体会到要把这三者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作为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认为搞好授业解惑就敬职敬业了,应该把“传道”,即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如果说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的话…  相似文献   

9.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师說:要传授給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掌握‘一桶水’。”的确是这样,教师的任务是“傳道、授业、解惑”,通过全部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責任是极其重大的。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教师要把“傳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做好,就不仅要有正确的立場、观点和方法,而且要有丰富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淘汰的。新课程与以前不同的是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过去教师传授知识以灌输为主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概括了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曾有无限工作可做。这里仅就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约略地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 教书育人是教学活动的本体与作用问题,教书就必须育人,非主观之要求,实客观之必然。古今中外,教书而不育人者,未之有也。教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总是由人进行的,而任何传授知识的过程无不渗透着传授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青少年的灵魂的,教师的教学内容犹如作家的作品,凝结着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授业”中部包含着“传道”,只是教师所奉之道不同,授业中所传之道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古人把教师的责任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恐怕失之片面.为人师表,不单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观念,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姑命之为“扬美”。 为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扬美.扬美  相似文献   

14.
许淑媛 《教书育人》2007,(10):60-62
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培养优良品德,培育人;“授业”就是讲授文化知识,即教书;“解惑”是指解答做人和文化方面的疑难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教书育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师如何把教书育人的责任落到实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书育人,重在“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不仅要切实负担起教书授业的责任,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还要认真担负起传道育人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赋予小学数学教学以很高的德育要求,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传道”与“授业”的统一。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要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教师,做到既授业又育人,是社会发展向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实际落脚点。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多途径的,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更多地是通过行...  相似文献   

19.
"教之道,德为先",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认知能力外,更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学习指导与德育渗透任勇探索德育渗透之道,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特征。笔者在长期的学习指导教育实践中,深深感到在学习指导中渗透德育,是一种可行的、易操作的、效果颇佳的德育渗透之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