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徐冬英 《考试周刊》2013,(93):187-187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幼儿、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每一个幼儿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想象空间,都有不同的创造需求。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感受,他们以自己独立的体验、联想、想象和思维。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在平时教学中,有时会觉得自己的音乐能力驾驭不了而害怕上音乐课;有时又总会觉得孩子年龄小。需要多说、多问,生怕孩子听不懂、学不会。可最后虽然说了一大通,但幼儿还是不能体会到音乐作品中的意境。怎样让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简单而轻松呢?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将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尝试。现做以下小结:  相似文献   

2.
葛雪华  黄红 《儿童音乐》2008,(12):44-45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点,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音乐教学的四个领域中明确提出了"创造"的要求,这和以前的教学大纲要求是有较大区别的,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音乐课中,如何利用生动活泼的创编活动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呢?下面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说说具体的创编教学。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作活动,能够激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故事创编活动能为孩子的想象插上高翔的翅膀,给孩子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并带给他们无限的创意和快乐……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课堂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本文就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途径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怎样培养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并且留给学生创造的机会与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与空间,在学生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创造力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这里的创造指的是创作者运用想象力对大脑记忆的音乐素材进行新的组织和创造,产生新的音乐形象的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去寻找心灵中可贵的东西。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做到节奏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新课标要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通过音乐去寻找心灵中可贵的东西.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做到节奏为主导,注重综合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音乐课堂的创造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创造教学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进行创造性音乐学习的教学活动。创造性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生音乐创造性的培养具有双重目的:创造能力和音乐能力的形成。音乐学科实施创造性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从模仿中学会创造;从即兴创造进入创作;从内心听觉启发创造。音乐创造教学应遵守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孩子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和音乐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口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孩子,首先要求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大的转变。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推陈出新,克服过去音乐教学中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努力在教学形式、结构、内容上进行创新,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创造性的激发,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颖 《亚太教育》2019,(9):25-26
当前,社会上掀起了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潮。但目前的音乐教育存在不少偏差:一是过分强调技能,导致孩子学习枯燥、机械;二是以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学习的成效,教学方法也雷同于成人的音乐教育,导致教学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违背,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些偏差的出现,笔者认为是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忽视了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而导致的。其实,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有必要在音乐大众化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然而当我们试图想让自己的课上得富有创意而让所有的孩子喜欢听我们的课时,却又苦思冥想,一直找不到这种灵感,直到一次送教民工子弟学校,我才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构建创造性的音乐教学,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一、正确理解,懂得创造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正确理解音乐教学中创造的含义。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是广义的,泛指一一切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  相似文献   

15.
音乐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欣赏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的音乐教学往往把学生放在"欣赏者"的地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学生没有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对音乐没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不能表述自己的体验,这样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当前音乐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又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音乐教学中培养创造性入手,通过积极营造新型课堂氛围,勇于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大力结合音乐情境教学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乐曲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表现音乐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师要为孩子着想,引导他们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够从音乐中找到快乐、感受音乐的美。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课中,必须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音乐想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用音乐开发智力,用音乐浇灌心灵之花。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是培养中小学生创造思维较为有效的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利用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指导学生通过启发式教学,阐述了引导学生倾听音乐,鼓励学生自己去编创、作曲等途径,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教学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一环。高校音乐教师只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赋予学生想象与创造的广阔空间,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只有让学生多方位观察与体验事物,多层面思考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陆燕青 《海南教育》2014,(24):60-61
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歌唱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启迪孩子的智慧,活跃孩子的思想,完善孩子的品格,有着积极意义。随着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呼唤要让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