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诗评家认为,“中华新诗”概念的提出,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大陆诗人、港澳台诗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族诗人一起,共同建设和发展“中华新诗”,已成为新的诗歌时代的一项光荣的使命。(参见钱光培《中华新诗论》刊于《世界华文诗刊》1990.11) 而笔者以为,中国新诗发展迄今七十余年来,不同时期的归侨诗人以其真诚的吟唱、独特的音响,以及不同凡响的实绩,已经而且继续为“中华新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并对沟通海内外“中华新诗”的融汇和交流起到难以替代的桥梁作用。它丰富和充实了中国新诗的艺术宝库,在新诗发展史上竖起不同寻常的座标。  相似文献   

2.
柳应明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4):43-44,48
“九叶”诗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努力探索新诗的艺术突破,将西方的现代主义与中国新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相交融,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面对五四白话新诗散文化的无序状态,新月派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新诗格律化并非像有的评论家所说的“复古”或“拟古”,而是在强调传统格律的同时,又对传统格律进行了解构。新格律诗既是自由诗的格律化,又是格律诗的自由化。新月派站在历史的高度,将诗歌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自由化或格律化浓缩在同一时段并将二者辨证地融合在一起,为新诗的发展确立了可资借鉴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的新诗伦理以白话语言的运用为前提,集中体现在对白话新诗观念的接受和对新诗形式的认同两个方面。五四时期“文白之争”实质上是文学创作的伦理之争,预示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伦理转型。胡适对新诗理论的探讨和创作实践,形成了以白话为基础的诗歌新伦理,为五四文学的伦理转型创造了条件。胡适的新诗顺应了中国诗歌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五四新诗的创作潮流,新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伦理,逐步获得了文学界的伦理承认。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就新诗的主体观、新诗的创作观念、新诗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卓有成效的见解,这些见解曾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中国诗歌发展的低谷时期,鲁迅的新诗观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天桥 《文教资料》2008,(28):149-151
俞平伯先生是一位对中国新文学运动作出很大贡献的诗人和作家,其新诗创作和新诗理论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以今天的眼光审视上个世纪初期处于始发状态的中国新诗,虽觉得它们稍显稚嫩甚至粗糙,但只有将其放之于当时的历史现场中考察,我们才有可能更客观公正地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新旧文学之交时的阵痛,从而获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定的历史情势,20世纪中国新诗与政治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和难以“割舍”的纠缠关系.在不同时期,这种关系显现出并不相同的面貌、特征和取向.本文着眼于20世纪新诗进程,并没有全面论述新诗与政治之间的复杂纠缠,只是从二者发生关联的“缝隙”处,探讨政治之作用于新诗创作及发展的“另类”风景,新诗对于政治影响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革命诗歌的幽婉情调、现代主义的政治内蕴、政治抒情诗的“异质性”、“叛逆”诗学的政治特点、底层写作的政治性限度与可能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报刊媒介的角度考察新诗的传播,立足于诗内,从新诗本体与新诗理论建设两方面,具体分析了在“五四”新诗传播活动中报刊对新诗传播的影响。这为我们全面理解“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是汉语诗韵的新旧转换时期。新诗人在"诗韵价值重估"中提出废旧韵、造新韵的理论主张。初期新诗存在大量无韵诗,但多数新诗仍然有韵,在现代诗韵、用韵位置、换韵方式、平仄互押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五四时期诗韵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是:构想诗韵现代模式、探讨诗韵平仄互押、土音入韵历史价值和重造新韵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以及前人的部分理论成果,文章试图将新诗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构建一套新诗格律体系。笔者分别从诗乐结合的依据、具体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格律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诗格律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系统揭示近代诗歌自身发展中冲破格律和白话化的趋势,试图探寻中国诗歌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体的嬗变过程,进而描述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从这种诗体嬗变的内在联系和总体特征着眼,不沿袭新诗尝试始于胡适的传统观点,认为新诗的发生当从上世纪末的“新学诗”起始,其后经过“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共四个发展阶段,终于完成了中国诗歌的近代化过程,使新诗的探索与尝试由量变走向质变,从而迎来了现代诗歌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诗百年探索的背景下,泛览各时期的家国书写,在相似题材中把握新诗家国书写的时代流变,辨析不同阶段国人的心灵图景,以及时代与个体对诗歌功能的特定吁求。探寻历史、时代、个体等诸因素对新诗家国书写的复杂影响,力求展示家国书写的内在诗学冲动与历史机制。通过分析家国主题同中有异的艺术表达,考察各时期文学品质、主流精神、审美取向和社会思潮的变化,从而发现新世纪诗歌创作的典范与不足,为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新的触发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闻一多对新诗的理论贡献概括为三个方面 :主张诗应当富于时代精神和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浓郁诗情 ;主张诗应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主张诗应当有艺术形式的规范。着重论述闻一多为建立新诗艺术形式的规范而提出的创造新格律诗的理论 ,并联系新诗的历史和现状 ,论述闻一多这一理论主张对新诗创作、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认为新诗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有悖于闻一多关于新诗的理论主张。认为新诗应在继承民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发挥民族语文的特点和优长 ,借鉴外国诗歌的长处 ,学习和发展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理论 ,以实现新诗的格律化 ,创造出新诗形式的艺术规范来  相似文献   

14.
由六大核心观念更迭形成的中国现代诗学史大致可以划为六个发展时期。诗体解放论:奠定新诗发展的坚实起点;为诗而诗论:开辟新诗发展的第二纪元;大众诗歌论:实现新诗发展的方向转换;综合传统论:探索新诗发展的宽广道路;服务政治论:构建新诗发展的政治模式;个人写作论:开启新诗发展的无名时代。在这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新诗的善和新诗的美的双重变奏。呈现的面貌或是偏离。或是融合。或是消解。中国现代诗学观念尤其是核心观念的演变,是超越新诗流派的,它受到新诗发展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对各种诗学理论应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诗的发展,有如波浪翻滚的长江大河,在时代的大潮中飞跃、旋转、前进。中国新诗的道路曲折迂廻。它既有艰难创业的学步时期,又有摇摆不定的彷徨时期,它既有深思探索的前进时期,又有群星灿烂的光辉时期。在中国新诗的历史长河中,从一九一七年新诗的产生,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夕的整整三十二年间,由于诗人们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大胆地借鉴了  相似文献   

16.
沈尹默的新诗创作不仅体现了“五四”文学转型期的话语体系,同时为新诗秩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然而为了确立“新诗老祖宗”胡适的地位,却被从历史的躯体上剔除,消解。重新研究沈尹默的新诗,重述新诗最初形象,重估新诗的审美价值,建构新诗发展历史,确立新诗身份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全面反思近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诗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从考察新诗历史与现象出发,探索了一种以“话语”为理论基点的研究范式。本文将新诗本体和历史视为一种特殊的对话关系,认为新诗的生成和发展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和碰撞的结果。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语言和语境。语言为新诗的形态、样式等提供了质地基础,而语境则为这些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开阔的“场域”。作为新诗语境的场域与场域之间的复杂运作。深刻地影响了新诗自身的内在构成和历史进程。对新诗语境的重视,将有助于消除以往研究中某些关于新诗的似是而非、不证自明的判断或成见,让研究者以求真的态度回到新诗的“起源”。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从别一种角度完成对新诗历史的“重述”,而是藉此彰显新诗发展和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许霆副教授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32万字。 全书分三编。上编“诗论鸟瞰’,论说了六个问题:10年新诗理论的基本特征,10年新诗理论的三对关系,10年诗论发展的历史经验,胡适、闻一多诗论的艺术思维比较,郭沫若早期诗论的过渡性质,新诗诗体论研究的最初成果。中编“诗论流源”,依次论述了:一、新诗“新韵律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理论,创作现象,语言革新等方面的论述,论证了“五四”新诗现实主义美学观的确立。这种美学观,是一种功利性的观念,它根植于“五四”时代的社会、政治、历史土壤中,并与之有着血肉关联。也是诗人们探求强国富民之路的“救亡”意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新诗继承了传统诗歌的政治美学观,演绎着一曲曲政治的悲歌,构筑着一幅幅历史的幻象。建国以前,新诗在救亡图存的政治镜像中,显得悲壮苍凉,在历史的兴叹中充满着渴望。新中国成立以来至70年代末,新诗在政治的激情狂想中延续着悲情的传统,徜徉在文学的意识形态想象中。新时期以来,激情退却的新诗变得成熟平稳,开始了反思与批判及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新诗的百年可以说是与政治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治悲歌和幻象21世纪以来,新诗在很长时间内将继续这一传统的传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