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跟两好友说好了去玩一个新出的网络游戏——《使命》.今天它开始内测,我拉关系走后门弄到的账号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个游戏的画面不错,不过这还不是我喜欢的它的关键。《使命》允许玩家在非安全区自由PK.也允许军团在非安全区军团自由对战,以PK为卖点的游戏我们喜欢,特别是PK时被杀死了,玩家还会掉经验,很刺激,对于我这种热血PK爱好者来说,感觉就是一个‘爽”字!于是和朋友拼命地冲级、打装备、攒钱,目标只有一个:冲到30级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军团。  相似文献   

2.
在伊斯兰教灵知(Irfan)中,人被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这种作用无疑在于他的精神,而非身体。精神的这一方面在东方诸文化(包括波斯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中是非常明显的。对一个传统的伊朗人来说,精神首先与神圣生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他来说,文化是在宇宙和人那里表现神圣生命的一个显白的饲子,明确表现在他的文化中的所有方面,包括艺术、音乐、诗歌、散文、建筑、信仰。此外,按照伊朗圣贤的说法,精神与意义和富有意义之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有我们身上的精神才能理解事物的意义。神圣精神将意义赋予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9,(1):69-74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赋予自然以崇高而神圣的意义。这个崇高而神圣的意义包括华兹华斯对于自然所认定的:它是人类现实物质的赠予者、是人类精神心灵的抚慰者、亦是人类终极意义的依归处。华兹华斯在自然中所读出的自然精神实际上对应的是现代文明中所隐藏的现实性问题,诸如资源短缺、精神危机、价值虚无。华兹华斯诗歌在自然与工业、传统与现代这两种不同的文明价值之间进行沟通对话,以前者批判后者的目光启发我们从自然的角度去寻找人类的出路——重建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关系,在重新认识自然价值的同时,也赋予现代人新的使命与新的目光,从而重新建立与自然万物生命共同体的情意关系。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神圣的热爱之情,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需要它,只是不同时代它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譬如:在革命战争年代,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在建设年代,爱国王义精神表现为为祖国的建设能勇挑重担的艰苦奋斗精神;今天,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本领,奉献祖国,就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新  相似文献   

5.
过年回家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不只是亲情之爱这么简单,在这个民族众多的文化仪式中,这个记忆大概保存得最为强劲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人们的情感密码,即使不明白,也会成为一种惯性行为。现在多把过年看作一种民俗,流传的也是一些民间传说。其实在古代,它首先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宗教礼仪。  相似文献   

6.
把语文比作一只筐,多少有些不敬。没办法,如果让它一神圣,就少不了尴尬。这也怨不得谁,谁叫它天生一段风骚:与精神攀亲,同思想结缘,距革命最近,跟政治最紧呢。人见人爱的结果,自然是它一“公众”,就没有自己依性生长的可能了。只可惜,人见人爱并不等于人人珍爱。各种强势力此消彼长,争来斗去的结果,语文就沦落  相似文献   

7.
伊利亚德认为人类有“神圣”和“世俗”两种存在方式。“神圣”作为宗教的人的存在方式,可以从荣格分析心理学角度进行阐释。在分析心理学看来,“神圣”就是我们内在更大的精神整体,而“世俗”就是我们漂泊在这个尘世的意识范围内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伊利亚德认为人类有"神圣"和"世俗"两种存在方式."神圣"作为宗教的人的存在方式,可以从荣格分析心理学角度进行阐释.在分析心理学看来,"神圣"就是我们内在更大的精神整体,而"世俗"就是我们漂泊在这个尘世的意识范围内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神圣     
教育是神圣的吗?我们还感到它是神圣的吗?它本该是神圣的,还是本不神圣而只是某些人认为它神圣?  相似文献   

10.
恩师李春明     
叶静 《教育文汇》2014,(22):40-40
李春明老师是1983年去世的。那一年春节刚过,先生去外乡的一所初中上课,骑着自行车走到五峰坳下,路上雪厚,一滑,栽下坎去,送到医院就不行了。先生曾跟我们说,自行车好啊,它每天驮着我,不嫌累不嫌烦,不要油不要水,它真是我的老伙计。谁知,就是这个老伙计送了恩师的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