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电技术     
《科学中国人》2023,(8):15-15
通过增强荧光涨落检测实现高通量超分辨率成像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李浩宇团队在生物医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针对目前超分辨显微镜所面临的成像通量限制,文章提出基于计算光学成像的新一代高通量三维动态超分辨率成像方法,通过计算成像技术增强荧光涨落探测灵敏度,使探测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以上,突破了现有显微成像技术在高通量视场、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等难以兼顾的难题,将目前全球超分辨显微镜中最高通量视场成像范围提升至毫米级,在10分钟内,让包含超过2000个细胞的视场上实现了128纳米的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为细胞学异质性和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了新影像仪器。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施工量,降低巷道干扰影响,提高井下超前探测范围和精度。开发了一种煤矿井下钻孔中电磁波透视探测仪器技术。该技术以无线电波透视原理为理论基础,利用现有的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进行孔间地质探查。该技术具有受巷道干扰小,距探测目标近,探测范围不受巷道空间制约等特点。仪器在某地面钻场进行了不同工作频率的孔间透视能力测试,证明了研发的仪器功能良好,具备一定的孔间透视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1)
高光谱遥感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优势,在农林植物保护、城市绿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美国生产的SOC710VP地面成像光谱仪采集了长沙樟、杏及玉兰树物候变化的高光谱响应特征数据,数据表明其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与植物物候特征关系密切,可以很好地反映树木的生理状况,为长沙的植物保护提供了体征数据档案,此外,通过上述树叶高光谱响应特征看出,樟树在冬季不同于杏和宝华玉兰,虽然其树叶生长大量棕色斑点,其叶绿素含量及含水量都相应变低,但仍保持前三季的曲线形状,表明其仍具有生命力,这就是杏叶和玉兰叶都凋落而樟树保持茂密树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煤矿区钻探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依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2020年获批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团队,2021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始终立足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需求,致力于煤矿区地面与井下煤岩钻探理论研究、钻探装备研发、钻探仪器与工艺技术开发,力...  相似文献   

5.
正专家简介:魏儒义,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的光谱成像技术方法和新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包括基于相干色散光谱技术的视向速度法和基于消零干涉技术的直接成像法等系外行星探测技术与方法,行星大气分子光谱模拟,FTIR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微量气体成分探测中的应用,新型高光谱分辨率以及抗倾斜FTIR光谱技术。曾主持国家重大科研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5)
近年来,探地雷达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已经成为被地球物理学界和考古学界所广泛应用的一项探测技术,它通过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来产生覆盖率较大的频谱,接受地下信息。同时根据电磁波反射回来的波形变化与时长,对地下媒质构造、地下目标等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超宽带探地雷达在进行探测之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成为目前透视成像探测技术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针对超宽带探地雷达中的三种天线进行研究与设计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863计划近十年的持续支持下,特别是在"十二五"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863计划项目"星载红外高光谱成像载荷研制"的支持下,以王建宇研究员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课题团队于2015年初研制成功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成像仪的指标和国际先进设备相当,可为行业部门提供8.0~12.5μm高质量热红外光谱数据,对进一步开展红外高光谱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兴起了一种新兴的探测技术,其该技术主要是运用电磁波的理论,采用各种传感设备或仪器对远距离目标发生反应并获取信息,最后再由先进的设备对该信息进行处理、成像,这就是遥感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对地面的各种景物进行探测。随着社会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不断运用于水文地质勘测、工程地质勘测等领域中,通过多年的应用,遥感技术越来越成熟,目前它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水工环中的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属于探测技术,主要依靠电磁波理论,使用多种不同的传感仪器,针对处于远距离的目标所发出的电磁波信息,展开处理与收集等活动,最后可通过信息转化,以此达到成像的技术目标,识别与探测地面景物。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需求,因此被频繁应用于土地资源领域中。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分析遥感技术在当前土地资源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地面塌陷的发生往往造成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对城市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地质雷达以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城市地面塌陷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地面塌陷和地质雷达的基础理论,并以广东某街道地面塌陷探测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城市地面塌陷探测中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1.
蒋忠诚, 1962年生,研究员(专业技术二级),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蒋忠诚研究员长期从事岩溶地区水工环调查与研究,主持岩溶地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共主持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项目40多项,在岩溶地貌形成、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岩溶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岩溶地质调查、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业培育等方面解决了大量关键科学问题和应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物证鉴定的研究中,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证鉴别技术,相较于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鉴别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无损的优点。通过综合比较各类检验方式与高光谱成像技术,进一步加强了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认识与了解。高光谱成像是通过高光谱仪器设备对被检测物体在连续多个离散波段下扫描获得一个综合图像,同时记录物证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技术。在物证鉴定中,通常借助其图像数据的完整性结合各类数据算法,对物证检材进行分析鉴别。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建立,其前身是2001年建立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水合物实验室,2012年5月被正式批准建设,2015年6月正式挂牌运行.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十余套水合物模拟实验装置,开发了系列水合物探测技术,可实现不同目的的天然气水合物室内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从地质雷达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参数设置和处理解释等方面着手,通过对地质雷达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地质雷达的检测方法,阐述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实用性能,为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荣团队的"先进日盲紫外探测与应用技术",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除了国防,这项技术在电网安全监测、医学成像、海上搜救、环境与生化检测等民生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在国家已将其纳入"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如今,他们希望在提升技术水平与推进尖端应用上做出新一轮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恐怖爆炸袭击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公共安全。安全检测技术对爆炸事件的预测预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过不同领域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许多探测手段应用于安检技术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X射线成像技术、太赫兹光谱技术、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实际应用最多的是X射线成像技术。这些最新的安全检测技术,为社会安全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以柑橘树冠层光谱为例,通过对HJ-1A星HSI传感器所采集的柑橘高光谱遥感数据与ASD便携式手持光谱仪所采集的地面实测柑橘冠层光谱进行比较,旨在探究HJ-1A星高光谱数据反演柑橘光谱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ASD与HSI数据的柑橘光谱反射率存在差异,尤其在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有显著差异;ASD数据的光谱反射和吸收特征都较HSI数据明显;ASD与HSI数据的柑橘光谱变量特征也存在差异,尤其是黄光波段微分值造成的光谱变量差异最明显。因此,在进行小区域尺度柑橘光谱研究时不宜采用HSI测得的柑橘冠层反射光谱数据,但通过适当地改进HSI数据预处理方法,在大区域尺度上HSI数据能较为准确地表现柑橘光谱吸收、反射、红边等特征,可以应用于柑橘植被指数的反演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电子眼”,它可以从数千米高空搜寻地面广阔区域内的矿藏或伪装的坦克,探测到雷达都无法发现的物体。 这种“电子眼”全名为“超光谱数字成像收集仪”,其核心是由锑化铟制成的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对从可见光到红外光这一波长范围内的波谱进行探测,并将收集来的图像分解成数千个像素。“电子眼”系统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个像素分解为210种不同波长的光,来分析其中是否存在所寻物体的光谱特征。 其实,“超光谱数字成像收集仪”早在10年前就已问世,但由于该仪器一直无法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之间取得协调,因此应用非常有限。美国科学家通过新设计出的一种算法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上述矛盾。针对需要寻找的具体目标,首先利用该算法确定这种目标在各种可能光线条件下的光谱特征,建立所谓的“背景光谱”。在随后的实际探测中,“电子眼”就会不停地把每个像素中的信号与背景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像素中的光谱特征与背景光谱是否吻合,来确定是否存在所寻目标。  相似文献   

19.
遥感卫星辐射定标,是卫星遥感领域中一个非常专业而且基础性的研究领域,它是所有遥感卫星获得的信息投入到研究和应用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包括天气预报、环境监测、气候研究、植被普查、军事侦察等通过卫星遥感获取的信息定量化的体现。胡秀清,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卫星定标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PSI)仪器负责人,风云二号(03批)和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中的辐射定标系统技术负责人"。沙尘暴、气溶胶和水汽总量等多个卫星遥感产品研发责任人,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奋战在遥感卫星辐射定标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项成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地震勘探中,主要是利用高精度的高维度地震数据,来反演、估计精细背景参数变化、高保真以及高分辨率的高波数参数变化,并结合岩石物理知识,进行油气探测。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地壳、上地幔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对地震波成像的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地球物理工作者研究及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地震波成像方法。本文通过重点研究国内外地震波成像的专利申请现状及发展状况,从专利权的角度梳理、分析国内当前相关技术的研发水平以及专利保护状况,并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了解专利申请的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推动国内地震波成像技术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