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2002—2008年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的统计数据,对湖北省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的投入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对科研投入和产出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及滞后期的分析,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促进作用要强于科研经费的投入,并且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期为1.2年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98-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信贷扩张与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全国的总体来看,信贷扩张和研发投入对经济总量增长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研发投入的作用强于信贷扩张;研发投入对经济质量提升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信贷扩张则相反。此外,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推动作用最强,中西部的推动作用较弱。“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信贷扩张形成的资本要素,更需要研发投入形成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主要基金,成为高校科研经费资助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地方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科学基金对地方高校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迅速增加和科学基金自身资助类型的不断完善,获得科学基金资助的能力成为衡量高校基础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地方师范类  相似文献   

4.
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基础,从科研经费的三大执行部门的角度,结合各国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情况,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三大研发执行部门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的关联性更高;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投入,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高;我国企业科研人员的投入以及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文章根据1991~2000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对该市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武汉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京津沪三地中高校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北京的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企业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天津和上海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为提高高校科研活动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引导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有虚构科研活动、利用关联公司和不实的科研成果套取现金三种典型形式。原因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缺乏顶层设计;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跟不上科研经费急剧增长的步伐;预算中很少或没有对科研人员智力创新的脑力劳动进行成本补偿;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对科研经费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专业审核、没有针对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科研人员没有编制严密的经费预算报表,没有明确的"公共财产"、"贪污罪"等法律意识。最后提出了遏制和消除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心萌 《科教文汇》2012,(15):1-3,56
高校的科研活动是地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科研经费是这个助推器得以运行的基础条件。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和科研经费的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活动的质量,还会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比较了中国不同地区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DEA模型进行了科研经费效率评价,给出提高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7--2004年湖北省襄樊市的统计数据,对襄樊市R&D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情况和GDP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襄樊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是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检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基础上,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协同管理的理论,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举措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在要素禀赋匹配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构建耦合行业特征与要素禀赋结构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理论上,单一静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动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和自主研发对国家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现程度依次增加。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生产函数构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对技术选择模式与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对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选择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有显著负向影响;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选择模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区域创新体系中地理媒介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对我国高等院校R&D知识溢出的空间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相邻区域之间的高技术创新具有空间依存性,一个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知识生产不仅增加自身区域的知识存量,而且会溢出到邻近区域,引起邻近区域知识存量的增加。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强化知识生产与溢出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并从需求、投入、行为主体以及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技术转移的影响因子,建立了政府、企业与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博弈模型。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吴昌南  张云 《科研管理》2020,41(8):258-267
“大学扩招”会使人才培养投入增加而挤占大学对科研的投入,进而抑制大学的科研创新效率吗?本文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大学扩招”的创新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大学扩招”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这是因为“大学扩招”同时引起了师资队伍规模的壮大和师资质量的提升,并使国家增加了科研经费投入,进而提升了创新效率。有鉴于此,为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继续保持大学招生规模的均衡增长,以扩招壮大教师队伍规模和提升教师质量,同时继续增加大学科研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6.
商务成本决定了资本的区位选择,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对商务成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进行了分析评述,认为人为降低要素价格、地区间的政策竞争等只能是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短期诉求,是对较高的商务成本的一种政策性弥补.并不能改变资本的区位分布以及经济增长,反而造成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资源诅咒使低要素成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降低甚至为负;降低包括制度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已成为调控商务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力投入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的空间溢出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效应;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都对区域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的空间溢出却对区域技术创新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地方综合科研机构一直存在于我国科研体系中。本文运用准公共品理论,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准公共品"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具有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组织失灵三大特征。为促使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需要地方综合科研机构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公益性技术研究与开发,从而在从理论上阐释了地方综合科研机构存在与发展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张世俊  邓峰 《科学学研究》2019,37(5):826-832
文章采用2004年-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西藏除外),结合空间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国际R&D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全国整体看,自主创新、对外投资以及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仅有进口贸易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自主创新、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进出口贸易则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和对外投资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而外商投资、对外投资以及进口贸易则能提升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和进口贸易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同时进口贸易还能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学术界和产业界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层出不穷,研究思路、方法、指标选择等主要沿袭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筱原三代平准则的相关内容,而上述研究方法的应用需要有大量的产业发展数据为支撑,因而在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上存在局限。本文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建立主导产业选择模型,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