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垒 《声屏世界》2004,(2):30-31
在今天这个大众传播时代,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担负着传播信息、引导仁义的重要使命。他们传播的信息构建了人们共有的信息库。尽管传媒的发达使信息仿佛无所不在,谣言似乎理当无处遁形,可是一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却使谣言成为诸多学者探讨的对象。在有关非典型肺炎的谣言产  相似文献   
2.
张垒 《图书馆学研究》2016,(6):69-71,26
高校图书馆特色科研平台建设既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强化内涵建设的路径,也是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建设的特色应用研究方向和内容、取得的成效,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科研基地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垒  杨国立 《现代情报》2016,36(11):114-118
通过对高校科技查新优化变革的动力基础分析,从宏观、微观、产品等层面挖掘其发展的新动力,构建其优化变革发展的动力系统,并从管理制度化、机制灵活化、方法多元化、行业监督、市场运行、品牌化运作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校科技查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域网的发展与应用基本上奠定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城域网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城域网的发展应用及其蕴藏的巨大潜力,这些终将为城域网的强劲发展和多方位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宏观的体制改革,还是微观的形态创新,杭州报纸始终走在全国报业前列。2005年初,本刊在区域报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框架下探讨过杭州报业的改革发展。两年过去了,杭州报业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同质化竞争、广告增速放缓以及新媒体冲击等一系列具有共性的难题,杭州报人正在做出哪些努力?这次记者赴杭州采访,正赶上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对旗下各报重新进行调整布局,而同城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则在多元经营上有所收获。"报业布局与收入结构调整"这个报人关注的话题在杭州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一个省会城市,七家日报争夺市场。同质化竞争是杭州报纸始终面临的困境。如何尽可能避开直接冲突,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是各报思考的主要问题。随着报业竞争格局的进一步清晰化,杭州各报对自身定位的认识日益明确。差异化竞争的尝试正建立在这种认识的不断加深之上。寻找差异化的过程,同样是一个为自己重新定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闻故事化之忧——当故事化成为新的新闻报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希光认为,新闻就是“找故事的艺术”。故事化使记者能突破传统模式化报道的窠臼,努力发掘新闻中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情景,使报道更具可读性,但也使记者、编辑在选择报道题材、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时陷入“找故事、说故事”的新窠臼,悄然改变着传统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8.
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多数报业集团力图使其发展模式从粗犷型转为集约型的背景下,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作为原材料的纸张供应,显得极为现实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5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进行头颅CT、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痊愈27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儿通过早期诊断、积极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所谓"公民记者"的时代,我们为什么写新闻?新闻若只是传递信息,那么,记者与一个同样可以传递信息的非记者何异?又与一部足以全息摄像的机器何异?人不是机器,因而,新闻也应该充满人的思考、人的温度.名记者郭玲春特别强调新闻写作中的那个"我",甚至于"常常不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倾向.有时按捺不住,会直白地呼叫、张扬我的观点."①今天,很多新闻难以打动人、震撼人,原因无他,就是来自记者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不够强大、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