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教师的课堂领导行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堂精彩的课,好比一出精彩的戏,一曲成功的交响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的是一个导演或指挥的角色,实质上也就是领导者的角色。教师课堂领导行为所应当研究的内容很多,在此仅讨论一下教师课堂领导行为的常见模式。  一、课堂领导行为的超强控制模式超强控制模式的教师控制课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校门到教学讲台,从激情满怀到徘徊不前,从打破瓶颈到探索前行,从自己初探到全校研讨,深深浅浅地、跌跌撞撞地一步步走了过来。最初的课堂就是让教师尽情的"发挥"——整个课堂是教师在表演独舞。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课改轰轰烈烈地最初时的课堂又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变成了"指挥"——学生跟着教师在表演。随着不断地深入摸索、实验、探究新课改理念,对于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粗浅的做法,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导演"——整个课堂虽然依旧由教师掌控,但教师已经变为幕后,课堂的舞台上让学生尽情发挥。课前自学——课上解惑——课上检测,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生物实验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部交响乐。如果说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学生是乐队的学员,那么实验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大舞台。如何在实验这座大舞台上奏出抑扬顿挫的优美旋律,进而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把握"度"与"导"。一、"度"的把握实验教学中的"度"是指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需求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把握教学之"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校进行了"打造快乐课堂"的教学尝试。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更新了教育观念,大胆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毅然摈弃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画学生背"的"填鸭式"教学,不再"抱着"学生走,或是"背着"学生走,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5.
点拨,辞书释为“指点、启发”之意。它是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找到最佳途径的一种艺术手段。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共同完成的一部交响乐,如果说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学生是队员,点拨就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那么点拨方法的实施就是教...  相似文献   

6.
一、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强调:"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暴露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正确描述思维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鉴于此,学生课堂答问后,教师不能仅用"对了"或"错了"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当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是这样",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缺陷,又能让学生在自查自理、自诊自治中,学会合理地调整思维方向,逐步不走或少走歧路.  相似文献   

7.
张贵红 《中学生物学》2005,21(11):20-21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口号,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拂走了"填鸭式"教学的阴霾."把课堂还给学生"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的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们积极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基于儿童、尊重儿童,教学中要关注学情、研究学情。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面,让教师的"教"走在课堂前面。通过课堂建设来引领教学质量提升,通过课堂阵地来落实质量提升,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保障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
张兴山 《成才之路》2014,(18):43-43
正"学讲计划"的核心就是"学进去,讲出来"。对教师而言,就是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学生而言,就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不断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而要做到这些,就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从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一、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快乐地走进数学世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作为课堂"导演"的教师,不妨投其所好,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0.
点拨,辞书释为“指点、启发”之意,它是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找到最佳途径的一种艺术手段。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共同完成的一部交响乐,如果说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学生是队员,点拨就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那么点拨方法的实施就是教师对指挥棒的艺术应用。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依照情况同时创造性地应用灵活多变的点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前的课堂是"满堂灌",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听讲。后来的课堂成了"满堂问",只有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的不停回答。现在,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方式",现在有些教师将课堂变成了"满堂读"和"满堂悟",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再感悟,就是不说这样做能悟出些什么,就是"满堂悟"了。这"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和"满堂悟"有一个通病,即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缺少有内涵的问题,缺少学生自主阅读思维的时间,缺少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化,缺少教师富有真知灼见的启发与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实践者,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学创新实践,对打造高效课堂、拓展音乐学习的第二渠道、提高学生声乐素质,作用明显,意义重大。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实践的作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是教师填充知识的"容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音乐教学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唱。学生也习惯于机械吸收,随声附和。新课程条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生间有距离,学生不一定信任教师,导致学生走不进课堂,也走不近教师。所以,让学生信任教师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课堂是能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在课堂中是发挥引导作用的,按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能引导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设问,用一个一个灵活而关键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将从一堂课的开始到结束,就每个阶段的设问技巧提出一些建议.做好课堂上的设问,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7):33-34
语文课堂本应是生动有趣的,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毫无积极性。因此,确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观念,真正做到让高中课堂"活"起来,是关键。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让课堂教学活力四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让语文教学课堂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教师和学生是信息技术产品的"用户",试图让"用户"依从并适应技术的做法是难以成功的,只有让技术服务于教学,才能换来师生的认同,这是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要走的关键一步。交互电子白板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较好地适应了课堂上教师"边走、边说、边写"的行为习惯,这应该是科技与人文兼顾的一个范例,也是教师把它作为课堂教学平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走课"来源于美国,是指在课堂环境中,校长以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观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是校长为改善教学质量而对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师及学生课堂行为等进行频繁、短暂且目标明确的巡视。校长"走课"能让校长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对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其一,校长"走课",有益于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笔者下校视导,经常看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其实是有一些捷径可走的.如教学<挂花雨>一课,一位教师就走了这样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共同完成的一部交响乐,如果说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学生是队员,那么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教学形式和语言的应用就是教师对指挥棒的艺术运用。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依情依景创造性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语言和形式,必能使课堂奏出抑扬顿挫的优美旋律。1.用比喻突破难点多肽链像一列“火车”,车厢即氨基酸分子,车厢交接处即肽键部位,氨基酸分子数、肽链数、肽键数(肽链合成脱去水分子数或肽链水解消耗水分子数)三者关系迎刃而解;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  相似文献   

20.
邝金山 《教育》2011,(19):5
在某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评价一节学习"杜郞口"模式的课:对于学生有明显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发言,教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与纠正,只一味地强调学生开口发言,忽略了基础知识,课堂上学生只是抢着发言,以增加"积分"……课堂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玩一场游戏。但大多学生都说很喜欢,原因就是一个:好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