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碳酸氢铵和氨水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制备氧化铝粉体.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粉体的激发光谱是以247nm(5.03 ev)为中心220nm到270nm的宽带激发;在254nm波长激发的发射光谱,是以395nm(3.15 ev)为中心340nm到460nm的宽带发射.  相似文献   

2.
杨志平  杜宁  韩哲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60-61,9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Ba2(BO3)2∶Eu2+绿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该荧光粉在近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为峰值位于537 nm的带状谱,对应了Eu2+的4f65d1→4f7的特征跃迁发射;监测537 nm的发射峰,得到CaBa2(BO3)2∶Eu2+激发光谱为250~500 nm的宽带谱,能与产生350~410 nm辐射的UVLED管芯很好地匹配。Eu2+掺入量和H3BO3的用量对样品发光强度都有影响,当Eu2+的掺入量达到2%,H3BO3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3倍时,样品可达到最佳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共沉淀法可制备纳米BaMoO4:Eu3+发光粉体,样品的XRD衍射图样显示了样品为单相的体心四方晶系BaMoO4。粉体可被395nm的紫外光和464nm的可见光有效激发,其发射光谱在613nm处发光强度最大。发现不同条件下的样品发射峰强度不同,观测到了样品中的基质和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现象,掺杂Eu3+的最佳浓度为15mol%。所以,BaMoO4:Eu3+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电荷补偿ZnMoO4:Tb3+发光材料样品。XRD分析表明,样品在800℃条件下能得到纯ZnMoO4相。光谱分析显示样品在377nm的波长激发下,有较强的543nm的绿光发射。对不同电荷补偿离子的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掺入合适的电荷补偿离子能增强样品的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 Al6 O11:Eu2+,Dy3+,研究了不同的升温速率对其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记录样品的发射光谱,用亮度计记录其余辉衰减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从3℃/min提高到7℃/min,材料物相由富锶相逐渐向富铝相转变;发射光谱首先发生微弱蓝移,如果继续调高升温速率,发射光谱又会红移;材料发光性能不断提高.在烧结温度为1200℃,升温速率为4℃/min附近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峰值波长达到最短(468 nm),其余辉时间(≥1 mcd/m2)可达240 min以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Ca1-xCdxTiO3:Pr^3+的物相组成及发光性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掺入适量的Cd^2+物相组成为CaTiO2。激发光谱是峰值位于330nm附近的宽带谱,发射光谱是峰值在625nm半宽度为20nm的带谱。对应Pr^3+的ID2-3H4跃迁发射。发光强度随基质组分Cd/Ca摩尔比和合成温度而变化。Cd^2+的最佳含量在15%~20%.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结合后续的热处理,制备了Eu^3+掺杂的ZnF2-ZnO纳米结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NaF为原料得到的样品为正方体状,长为220-400nm;以NH4F为原料得到的样品呈棒状,长约为1.2μm,直径为110nm左右.紫外光激发下,棒状样品发光性能强于立方体状的样品,表现为掺杂Eu^3+的特征发射.光催化脱色实验表明,两种形貌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差别不大,150min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8.
采用980 nm红外激光器分别激发通过水热法制备的LaF3以及水热烧结法合成的LaOF掺杂Tm3+和Yb3+离子的纳米晶体,获得了较强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对比两种基质中稀土离子的发光情况,发现以LaOF作为掺杂基质时,蓝色上转换荧光发射较强.根据相关光谱学和晶体理论解释了荧光发射的过程及由于基质对称性的变化时引起荧光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稀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4f层电子结构和电子转移的多种方式,从而使之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微粒.将密闭反应器置于水溶液中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中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合成三棱柱形Y2O3:Eu.然后,通过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产品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不同沉淀剂、pH值、反应物的浓度对Y2O3:Eu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水将Y2O3:Eu的pH调为8时,生成物形貌独特,为三棱柱形,直径约为1微米,长约2微米,该产品的发射光谱发生蓝移,激发光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0.
稀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4f层电子结构和电子转移的多种方式,从而使之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性质,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微粒.将密闭反应器置于水溶液中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中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从而合成三棱柱形Y2O3:Eu.然后,通过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PL)对产品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比不同沉淀剂、pH值、反应物的浓度对Y2O3:Eu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水将Y2O3:Eu的pH调为8时,生成物形貌独特,为三棱柱形,直径约为1微米,长约2微米,该产品的发射光谱发生蓝移,激发光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掺杂体系,从饱和激发时间、样品表面状况、入射光的强度和角度等影响其固体荧光光谱的各因素逐一进行研究,探索满足该类材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测试要求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测试条件设定为样品台位于30°,以365 nm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激发狭缝6 nm,发射狭缝0.5 nm,饱和激发时间180 s且样品背面不透光时,样品发射光谱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并且测试的相对偏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基本满足固体荧光强度定量测试要求,可以作为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检测手段应用于固体荧光材料制备方案优化、材料性能评判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以La2O3、Eu2O3、浓HNO3、氢氧化钠、Na VO3、无水乙醇、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合成了La VO4:Eu3+纳米晶,并用X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FL)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球状La VO4:Eu3+纳米晶在620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溶液p H影响La VO4:Eu3+纳米晶的色纯度和发光强度,其中p H为5时样品的绿色纯度最好,而p H为8时的绿光发射最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较低的固相反应温度制备了掺杂Tb^3+的铝硅酸盐发光体.XRD图像分析表明,样品为NaGd-SiO3同构的新型晶相;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有很强的Tb^3+的特征吸收和发射光谱,在249nm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发射出很强的544nm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气相生长法合成的SrAl2O4:Eu2+发光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SrAl2O4:Eu2+发光材料的内部有畴结构的存在,该畴结构具有60°或120°旋转关系,是一种孪晶畴。这种孪晶畴的出现是SrAl2O4:Eu2+高温六角相到低温单斜相转变的结果,并且在对锥状SrAl2O4:Eu2+材料研究中还观察到了宽度约为10 nm的(100)生长孪晶。最后,在局部区域对样品进行系列倾转后发现,单斜结构的SrAl2O4:Eu2+晶体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表面包覆剂,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的水溶液中制备了ZnSMn2+和ZnSMn2+、Pb2+纳米晶.XRD分析表明纳米尺寸的平均直径为2-4 nm,TEM分析表明纳米尺寸均一,用荧光光谱检测到其激发波长(λexc≈410 nm)和发射波长(λem≈510~560 nm)都在可见光范围以内,显示出一种新颖的光致发光性质,并对这一性质作出了适当的解释.这些结果表明共掺杂的纳米晶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e3+:ZnO - Al2O3 - SiO2(ZAS)微晶玻璃。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系统研究了铈离子掺杂浓度与热处理温度对ZAS微晶玻璃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后在非晶基体中析出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3nm的ZnAl2O4尖晶石纳米晶;ZAS微晶玻璃的荧光发射峰峰值位于381nm,属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当Ce3+掺杂浓度为3%时发光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EDTA为螯合剂,采用络合共沉淀法在NaF中共掺杂Yb、Ho制备了NaYF4:Yb:Ho上转换发光材料。对合成的粉体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荧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了一种棒状且负载有纳米颗粒的新颖结构的上转换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用硝酸钆、钨酸钠、聚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_4)_2荧光粉,然后通过掺杂Yb(3+)、Er(3+)、Er(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比和反应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用固相法制备不同浓度的Na~+、Li~+和Eu~(3+)共掺Gd_2O_3纳米粉末,测量了该粉体的XRD、SEM、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研究和讨论了不同浓度的Li~+、Na~+、Eu~(3+)共掺杂Gd_2O_3纳米粉体的光致发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Gd_2O_3:Eu~(3+)相比,单掺Li~+、Na~+和Li~+、Na~+共掺Gd_2O_3:Eu~(3+)的纳米粉的发光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 Sn O3:Tb3+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使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和微机热释光剂量仪的研究来表征Ca Sn O3体系发光材料,并对Ca Sn O3:Tb3+磷光体的物相、发光性能、余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Ca Sn O3:Tb3+磷光体添加碱金属元素(Na+、K+)来改善其余辉性能.最后,给出了绿色长余辉材料可能的余辉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