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构成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这一传统的传播理论带来的挑战.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结合新媒体传播中的典型事例,从传播层面、形成机制、舆论影响等方面,总结出“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加深对新媒体传播效果及其理论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刘红胜  韩晓 《文教资料》2010,(33):209-211
由于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存在特征上的显著差畀.“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受到思政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空间“沉默的螺旋”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理论,但在网络交往中这一假说明显地表现出其局限性。言说不仅不甘“沉默”,反而说得大声,说得激烈。这主要是由网民的“亚大众”特征及网络交流中的匿名性,网络平台所营的民主氛围等特点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又回到强效果论的轨迹,即强调大众媒介在引导控制典论方面的作用。但到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广泛运用后,这一理论引起不少争议。有研究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已经沉没。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沉默的螺旋"由德国社会学家诺利.纽曼提出,其意是指人们面对一项公共议题和判断公共舆论是否会朝赞同他们意见的方向改变时,如果觉得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他们就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但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个体表达意见的匿名性等特点,少数意见者面临的社会压力大大减少,持相反意见的"少数派"依然可以首先活跃在虚拟社区,使"沉默的螺旋"转变为反"沉默的螺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而言,既要积极借鉴"沉默的螺旋"理论,充分扩大它的知晓度、熟悉度、认同度;也要借助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把握舆论动向,促进其得到更为持久、深入的传播;同时还要把握两种模式的理性或非理性因素,抑制两种模式下的非理性因素及现象的产生,借助各种传播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各种社会舆论思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学经典理论之一,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从传播视角提出的,该理论对研究现实传播现象具有指导性意义,而高校中班级决策活动作为传播活动之一,是否同样存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从传播视角入手,对其沉默现象的存在性,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去消除沉默现象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刻探析,从而使高校班级决策氛围更加科学民主,促进班级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特有的性质,使许多传播学中的传统理论受到置疑,其中就包括根据传统实证研究得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本文从诺伊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及其舆论学说出发,证明了在网络空间中“孤独恐惧感”、“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等概念的适用性,论述了网络中舆论形成的机制仍然不变。由此可以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心理机制,因而这一理论在该领域具有适用性。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对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应该批判地借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在舆论引导、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不健康的螺旋、不平等的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提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度重视学生中的"沉默"现象,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螺旋”理论自被提出以来,在政治、社会舆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经济领域提及甚少。在消费领域,每一场流行风潮的兴起,每一个品牌的成长,“沉默的螺旋”理论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形成主流消费意见。广告人在广告实践中有意识地以“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依据,将使市场上主流消费意见的形成过程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张琳 《培训与研究》2008,(11):96-98
沉默螺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沉默螺旋的解旋途径主要有三种:从心理学层面入手削弱和解除“沉默的螺旋”;从与媒体的合作上看解旋;社区对螺旋的解开产生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交际方式和交际环境的日益更迭,随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而受众的广泛使用,使得这些网络语言迅速走红,成为当下时尚的网络流行语。文章主要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以及对最近几年网络流行语的深度剖析,从新媒体作用、受众影响以及语境关联的推动三个方面,阐述了“沉默的螺旋”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观中最能体现其媒介技术认识论的一个核心论断,在传统媒介面临大数据和5G物联网等新技术冲击的今天,其理论内涵逐步被诠释完整,并得到进一步延伸。论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再认识,从对数据传播根源的认识、数据传播内涵的理解,到数据传播形态的分析,多视觉探讨了“技术即媒介”“媒介即环境”“数据即讯息”的观点,并从哲学的角度对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传播方式可能带来的伦理隐忧进行了思考,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新媒介技术的理性发展和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3.
铁凝通过对作品中的人性意识开掘 ,认为社会环境对人性有着重要影响 ,人性对于社会环境要主动协调 ,在这个协调过程中 ,人性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和正常的存在 ,并逐渐从小“我”走向大“我”。  相似文献   

14.
《布莱希特的情人》讲述了20世纪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布莱希特在1948年回到东柏林后的短短几年中的生活片段,通过一个身份特殊的美丽女子的眼睛,展现了一个“平民”布莱希特的生活。文章从叙述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叙述特色,对文中大量的空白进行了探究,并对其“在场的叙述”的特色进行了评论,力求用一种新的方法和视野对这部小说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要讲好《〈邓小平理论概论〉导言》 ,主要应讲好四个问题 :第一 “邓小平理论”不是“小平理论” ;第二、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 ;第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邓小平的人格与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与执政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什么是执政党 ?执政党执政应该遵循什么规律 ?”得出结论 :“三个代表”是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应该掌握和抓住哪些最基本的规律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是最基本的规律 ,是加强执政党建设基本理论 ,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它。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tudents must be prepared to lead a diverse workfor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teaching method that helps students identify barriers to food safety while working in a simulated environment with communication barriers. This study employed a perspective taking exercise based upon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 learning theor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s a “manager” or an “employee.” The managers were provided with a recipe and i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employees were provided with the recipe and instructions in an abstract, non‐English language. Students were instructed to prepare the recipe in silence using only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ree teaching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under this scenario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instruction. For the 1st method (Barrier Identification), stud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n open‐ended survey concerning their communication barriers in regards to food safety. Next (Modeling through Pictures), recipe books with pictures of each recipe with food safety icons were provided to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3rd scenario (Observation), students were videotaped to identify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nd to identify common food safety violations. Lastly, a focus group was conducted, whereby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reflect upon the experiment in order to identify specific food safety barriers. Students identified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to food safety and developed techniques to help overcome language barriers. However, the use of pictures did not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proper food handling procedur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a combination of gestures and demonstrations were the most valuable nonverbal forms of training.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对原作的“忠实”,忽视译者的创新。钱钟书的“化境说”则强调译者的创新意识。在钱钟书先生看来 ,译笔无妨出原著头地。“化境说”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它对翻译的性质与任务的严格限定 ;其次是肯定译者的创造性 ,以“笔补造化”、“得意忘言”来揭示文学翻译的艺术规律。根据钱钟书先生的美学原则 ,造艺中人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译作的质量。译者忠实于原作并不是依样画葫芦 ,而是根据他个人的审美原则 ,对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作出艺术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