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活动即常态思维活动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持续是相对于人类整体思维而言的,而在思维个体身上存在着非常态思维的现象。木文探讨了非常态思维的三种表现形态──思维座空,思维真空、灵感思维,目的在于探求非常态思维的最高表现形态──灵感思维的引发机制。灵感思维及其他两种非常态思维又无法游离于常态思维活动之外,它们孕育于常态思维过程中,是对常态思维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是从结构方面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科学.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保证我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违反了它们,就像违反了其它客观规律一样,都要犯错误.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正确处理好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思维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定势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它们的关系如图: 什么是定势与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中的定势包括定向、定法、定序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维包括发现性思维和整理性思维,在数学活动中,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有效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必须同时加强这两个思维过程的数学。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思维分类的看法还不统一,究其原因,则与我们对思维定义以及思维本质的认识有关。文章认为,原来的思维定义是从“现成论”角度,以“思维的目的”为中心提出的一种表述,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思维的本身,文章从“生成论”角度,以“思维的方法”为中心提出了思维的一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思维的分类提出了新体系。文章指出,与其说灵感思雏、顿悟思维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思维方式.还不如说它们是思维的一种高级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作为社会思维从主体范围划分的两个基本层次,构成了社会思维整体中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这就要求人们既要重视思维的共性,又要重视思维的个性,共性思维引导个性思维,从个性思维中提炼共性思维,丰富和补充共性思维,这正是社会思维学所要研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反弹琵琶法亦谓之求异思维,也叫做翻案文章。它是将已有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在不违反时代精神,不违背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发挥着作用,并且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果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对于解决问题、科学研究是不利的。通过对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常见的三种解决问题的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有个成语,叫"反弹琵琶",意思是不按常规思维,有意跟它唱反调。你说好,我说坏;你说坏,我说好。这种说法,看起来似乎违反生活常理,不符合人的正常思维规律,但正是这些"违反生活常理""不符合人的正常思维规律"的事情,才成就了牛顿、爱迪生等这样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作文时,如能突破思维限制,跳出条条框框,独辟蹊径,就能写出不落窠臼的文章来;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味同嚼蜡,毫无生机可言。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思维方式至少包括两种: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它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起作用的领域是不同的。哲学思维本身也是有层次的。认真搞清哲学思维的属性,对于搞好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张金芝 《教育探索》2001,(10):41-42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每一学科教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从开放的教学环境、思维方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它们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对教师自身的意识作用,不仅是产生了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更大的价值在于它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两者是互为补充的思维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新的角度对声乐教学诸问题进行了探讨,即声乐教学思维特点。从教与学双方的角度来研究其思维的特性,以及怎样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四个部分来分析和探讨:主体性、客体性与主客体交错性;个体性与概然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整体性与阶段性。很显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主客体的知识结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主客体的思维要尽快来适应对方。  相似文献   

15.
析教学系统开发中的两种系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思维一般可分为硬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本在简述硬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各自在教学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思维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它们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和形象的转化功能,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做到学习语言与发展思维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2004,(7):9-9
编排:参照知识的发现过程 传统教材编排以现成数学活动结果的方式呈现,这是“违反教学法的颠倒”,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数学创造思维活动的本质,束缚了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数学想象。新教材的编写,在暴露数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上狠下功夫——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具有丰富背景和现实生动情境的问题为主导,参照数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很多文章是在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较少谈到他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这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杨丰 《数学教学通讯》2013,(3):16-17,23
本文先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论述了用创造性思维解测量井深与绳长的"古代问题",并引出互逆思维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最后,用"鸡兔同笼"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来说明创造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联想类比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从而推想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同样,在物理解题中,通过对规律的联想类比,往往能启迪思维、开阔思路,达到简捷明快、出奇制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