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南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149-149,235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缴而就,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环境出现的问题,不断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迎接后过渡期面临的挑战,我国加工贸易政策需要不断完善,逐渐向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
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当前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以及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等威胁,如何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加工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确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文章阐述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加工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其它的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诸如双刃剑效应、监管方式不适应、加工贸易内销问题及对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的争议等一系列情况。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在完善之中,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认清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并努力克服,才能使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主生的一种新的对外贸易方式,也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在,这种对外贸易方式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受到了各方面批评.但是,我们从深圳市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看,加工贸易这种对外贸易方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存在并需要不断规范发展.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在我国加工贸易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并以我国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蕾 《未来与发展》2010,(10):13-16
首先对国内外加工贸易价值链提升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然后以我国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2002—2007年的加工贸易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型加工贸易价值链提升决定因素进行了广义矩估计(GM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我国高新技术型加工贸易价值链提升发挥了显著推动作用的因素是制造业基础和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总结并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型加工贸易价值链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存在若干问题,分析了世界经济形势的较大变化、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的制约与负面影响,指出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加工发展的外在需要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57-160,164
利用1981-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数据对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吸收发达国家R&D溢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吸收发达国家R&D溢出的效应大于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在吸收发达家R&D溢出方面具有相互关联性。在面临自身要素禀赋制约的情况下,通过参与加工贸易仍是我国低成本获取发达国家R&D促进我国生产率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加工贸易和技术学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伟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55-59
指出了技术学习模式的多样性,强调了加工贸易在帮助企业提高技术能力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总结了学习收益及学习过程,最后指出了我国未来加工贸易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这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在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加工贸易在推动本地的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外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成果,而海南省的加工贸易在总体规模、增长速度方面还相当落后,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发挥应有的区位作用.因此,如何发展海南省加工贸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我国加工贸易的因素,并从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地区间推移两个方向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倾向的实证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帕氏指数对加工贸易进出口价格指数进行计算,并引入垂直分工度对贸易条件指数进行修正,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条件呈现恶化趋势。通过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份额、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实证我国加工贸易贫困化增长倾向。相关对策的研究可以为控制这一倾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及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所面临的问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提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形势下加工贸易的发展前景堪忧,加工贸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以东莞宝丽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为例,尝试分析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政策因素对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东西部政策缺少落差、部门之间政策协调性差和出口加工区政策矛盾等是制约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最为重要的三个政策因素。据此,文章认为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是我国加工贸易转移升级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进出口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禀性及我国加工贸易外资主导的特性,所引致的相关贫困问题也突出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外贸顺差额入手,指出巨额贸易顺差的制造者主要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但由于其产品附加值低、外资比例较高、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和准入门槛较低等问题,也给我国外贸的发展带来了相关的负面效应,诸如外贸利益的获得、过高的外资企业依存度、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培育本土的跨国公司、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R&D投入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2002—2007年省际加工贸易面板数据,对R&D投入对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升级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R&D投入、制造业基础和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影响都不显著。R&D投入尚未发挥明显作用的情况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升级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推动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实现向更高层次的升级,未来的产业政策应将加大R&D投入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作用逐渐显现,但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政策环境的缺陷等等原因,这种技术外溢效果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最明显的问题是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前后向联系较弱.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民币升值,欧盟和美国对我国连续制造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国内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减少,使我国加工出口企业面临强大的生存危机,由于河南的加工贸易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因此如何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大外商投资规模和贸易出口规模,改善产业结构,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是我省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作用逐渐显现,但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政策环境的缺陷等等原因,这种技术外溢效果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最明显的问题是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短,前后向联系较弱。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