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话是人们之间以问答或对话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儿童运用语言与人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在培养幼儿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发展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目标中,谈话是重要的手段。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小班幼儿谈话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导致幼儿在谈话活动中不能充分展现自己,要么教师问什么就说什么,要么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等等,往往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去培养呢?教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宽松的谈话氛围;在日常谈话和家庭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一名善听的教师,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一直是所有幼教老师常抓不懈的主题,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什么都不懂,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比较好动,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此,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老师们最棘手的事情,一个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参与过小班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小班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好习惯易于培养;坏习惯也容易  相似文献   

4.
本次活动在内容方面特选了《蒙氏数学》中的一组图片“吃苹果”,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人物、情节简单,符合小班幼儿观察图片的学习特征,而且每张图片都可以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概括讲述,便于训练幼儿完整讲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样的雨伞》故事短小,情节简单有趣,对话有重复,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教师让幼儿根据图片找雨伞之间相同的地方,对幼儿的挑战适中,可以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不过原方案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是交流,而传达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利用语言可以彼此进行最基本的交往,小班阶段(三到四岁)是幼儿学习发音和进行口语表达的关键时期。和幼儿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语音交往,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鉴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创设宽松的氛围以便幼儿口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位小小班的老师在教幼儿认识鸭子脚趾间的蹼时,虽然用了直观图片配合讲解,但幼儿对蹼的特征与生长部位仍不理解,她一急之下,就把自己的脚抬起来指给幼儿看,并说:“蹼长在脚上。”幼儿似乎有所领悟。可在后来常识课上认识猫脚底下的肉垫时。几名幼儿脱口便喊“是蹼”,教师以为这是  相似文献   

8.
磁铁,作为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历来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孩子们的喜爱。对于这一材料,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用“做中学”的方式去探究呢?通常,有关磁铁的科学活动在大班进行,中班幼儿有所接触,小班不开展。但是我们的小班教师进行了大胆尝试。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对磁铁也很感兴趣。虽然小班幼儿对于磁铁的一些特性(磁性、两极等)还不能理解,但教师创设条件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初步观察到了这种物理现象。幼儿不但丰富了经验,而且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这对初步培养小班幼儿乐于探究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每次小班户外活动我都要组织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体游戏活动,但在活动中幼儿面对诸多活动器械和周围的环境,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硬拉住幼儿不放的话,就会抑制幼儿对集体游戏活动的兴趣,教师应如何来组织集体游戏活动,使它成为小班户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呢?  相似文献   

10.
朱勤 《学前教育》2009,(4):28-30
幼儿天生喜爱假装和幻想,他们是导演、是演员、是剧作家,但幼儿戏剧表演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并不是他们自发的戏剧性游戏所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创造一种教育氛围和空间。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图片可以成为小班幼儿创作戏剧的一个载体。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他们依赖于生动鲜明的形象,容易通过视觉冲突发现事物外部的特征来展开人物与情节的想像与创造。本文以小班系列活动“想吃苹果的小老鼠”为例来谈谈如何利用图片支持小班幼儿戏剧创作。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是他们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体性,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在游戏中适宜指导有利于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一、教师要善于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宽松的游戏氛围幼儿主体性的确立,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小班幼儿由于受身年龄特征的制约,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更易受环境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他们的主体性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应注意为幼儿提供开展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最佳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12.
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等。教师通过提供凭借物给幼儿,并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有一定的凭借物”是讲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目前的许多谈话活动,也存在类似的凭借物,也同样要求幼儿围绕凭借物来层层展开,推动谈话活动的进行。那么,凭借物在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中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三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是家长、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实践证明,家园共同为幼儿创设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教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营造良好、宽松的谈话氛围,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班幼儿年龄小,好模仿,易受他人影响.辨别能力差.一些常规要求对于刚入园的他们来说.犹如一张白纸任凭涂鸦。要在白纸上留下美丽的图画.形成良好的常规.小班时期是关键,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呢?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移情、故事、正面强化等手段,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同时注重随机教育.这些教育都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教师指导的游戏只能是无意识的自然游戏,只有师构共同参与建构,师幼共生共长、有效互动,推动游戏演变新内容、新形式。小班幼儿的自主游戏情节零散,喜欢动作的简单重复,缺乏角色意识,语言交往少,我们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与幼儿同构,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呢?在对幼儿游戏特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好在孩子游戏时的时机,和孩子一起演好这场"戏中戏",支持小班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等.教师通过提供凭借物给幼儿,并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有一定的凭借物"是讲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目前的许多谈话活动,也存在类似的凭借物,也同样要求幼儿围绕凭借物来层层展开,推动谈话活动的进行.那么,凭借物在讲述活动和谈话活动中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受年龄、认知水平限制,大多数幼儿不能完整地表达语言,简单的词或词组是他们的特有语言,与人进行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关研究指出:3—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很有必要的。二、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由于小班的幼儿刚入园,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一次与家人分开,他们难免都会哭闹,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41):163-164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让幼儿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环境是教师的职责。一日生活皆课程,合理组织、科学安排组织一日生活,将各个领域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化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是教师值得开发的资源,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有效地让小班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环境。文章结合小班课程《我上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艺术表征等。  相似文献   

19.
周裕芳 《家教世界》2013,(9X):102-102
激发小班幼儿的谈话兴趣,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运用环境,激发交流愿望;而且要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营造谈话氛围。  相似文献   

20.
蝌蚪与青蛙     
“蝌蚪与青蛙”是历年来我们幼儿园都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为使这一活动更符合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特点,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尝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各年龄班幼儿的前期经验做了调查。不同的年龄班,所采取的调查方式不同:小班在观察实物中交谈。中班观察图片交谈,而大班采取直接谈话的形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班60%的幼儿认识小蝌蚪。但不知道小蝌蚪怎样变成小青蛙;中班63%的幼儿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但不清楚正确顺序;大班70%的幼儿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正确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