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巧用概念,直接解答例120℃时把一定量20%的某物质的溶液加热蒸发掉10g水,再冷却至20℃析出2g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A.12gB.20gC.25gD.33.3g解析:加热蒸发,水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时溶液已饱和.由于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2.巧用公式,快速解答例225℃时,把一定量20%的某物质的溶液蒸发掉10g水后,再冷却至25℃,析出晶体2.8g,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则该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为().A.20gB.25gC.28gD.31.6g解析:此题与例1意同而解法不同.据题意知,25℃时质量分数为24%…  相似文献   

2.
一、所加物质完全溶解时.溶液质量为所加物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 例1 在20℃时,10gNaCl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A)10%(B)20%(C)25%(D)33.3% 解析 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此时10g NaCl能全部溶于40g水中,则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相似文献   

3.
一、所加物质完全溶解时,溶液质量为所加物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例1 在20℃时,10gNaCl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20% C.25% D.33.3% 解析: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此时10gNaCl能全部溶于40g水中,则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g 40g×100%=20%,正确答案为(B)。二、所加物质未完全溶解时,不能把未溶解的部分计算在溶质和溶液质量之内  相似文献   

4.
抽象分析法应用于化学计算中,可使问题变得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试就溶液中有关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举例说明如下.一、加入或析出物质不带结晶水例1 60℃恒温条件下,200g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20g水后,能析出10gA的无水晶体,若继续蒸去20g水后,又析出20gA的无水晶体,则物质A在60℃时的溶解度为().  相似文献   

5.
一、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例1(2005年北京市中考题)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A)20℃时,31.6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理解能力的试题,从溶解度概念知包括四个因素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对照选项,得正确答案:(D)·例2(2005年长春市中考题)现有①硝酸溶液②碘酒③葡萄糖酸钙溶液④医用酒精⑤…  相似文献   

6.
1.思维的整体性例1 t℃时,将425g含有A物质的溶液(solution),蒸发掉300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g原溶液,加入25gA物质和40g水充分搅拌后也恰好饱和。则在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  相似文献   

7.
题1 (四川)在t℃时,从物质A的溶液中恒温蒸发10g水,可析出2g无水晶体;恒温蒸发20g水,可析出5g无水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8.
例1 73g10%的盐酸跟80g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108.8g水后,冷却到20℃,溶液正好达到饱和.求20℃时生成物的溶解度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题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同学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够,解题时往往南辕北辙,离题千里,下面就此谈谈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物质未完全溶解的计算要注意所加溶质是否完全溶解,若还有部分未溶解,则不能把未溶解的部分算入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例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现把20g氯化钠溶于50g水中,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根据溶解度概念,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NaCl,则此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 NaCl,即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g,溶液质量为18+50=68(g),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m溶质/m溶液…  相似文献   

10.
1.溶质未完全溶解型例1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在该温度下把20g食盐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解析:20℃时把20g食盐投入50g水中,20g食盐是否完全溶解,题中并未指明,因此解题时,首先要判断20g食盐是否完全溶解于水,然后才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求解。  相似文献   

11.
【例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20℃下将54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mg水中,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CO3沉淀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理论上Na2CO3溶液是个碱,有资料显示:C(Na2CO3)=1.32mol/L,14%,Ph=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CO3溶液了:20℃时,17.7%;25℃时25%);通常室温时,H2CO3饱和溶液浓度C(H2CO3)=0.04mol/L,Ph=3.88.当CO2持续通入Na2CO3饱和溶液时,生成溶解度比Na2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NaHCO3 20℃时9.6g/100g水,25℃时10.35g/100g水;Na2CO3 20℃时21.5g/100g水,30℃时38.8g/100g水).……  相似文献   

13.
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没有白色NaH-CO3沉淀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理论上Na2CO3溶液是个碱,有资料显示:C(Na2CO3)=1.32mol/L,14%,Ph=11.76(更不用说是饱和Na2CO3溶液了:20℃时,17.7%;25℃时25%);通常室温时,H2CO3饱和溶液浓度C(H2CO3)=0.04mol/L,Ph=3.88.当CO2持续通入Na2CO3饱和溶液时,生成溶解度比Na2CO3要小得多的NaHCO3是理所当然的(NaHCO3 20℃时9.6g/100g水,25℃时10.35g/100g水;Na2CO3 20℃时21.5g/100g水,30℃时38.8g/100g水).  相似文献   

14.
题目 20℃时CuSO4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17.5%,取400g此溶液从中蒸发掉200g水以后,再冷却到20℃时能析出五水硫酸铜晶体多少克?  相似文献   

15.
一根据溶质和溶液质量的计算例1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可采用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问:(1)需蒸发水多少克?(2)需加入KNO3固体多少g?解析:本题应紧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求解。(1)蒸发溶剂,溶质质量不变,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溶液的质量应减少一半。即蒸发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水。100g×12=50g。(2)加入KNO3固体,溶质质量增加,同时溶液质量也增加。设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为x,则100g×10% x100g x×100%=20%摇x=12.5g例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36g。在20℃时将10g食盐溶于25g水中,求所得溶液…  相似文献   

16.
估算法是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不经精确计算,只经分析、推理或进行简单的推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例1 把1.6 g无水CuSO4投入100 gt℃时饱和CuSO4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约为 ( )(t℃时CuSO4的溶解度约为20 g) (A)1.6 g (B)2.5 g (C)2.8 g (D)3.2 g 解析:1.6 g无水CuSO4投入溶液,由于析出CuS04·5H2O,故析出晶体质量必大于1.6 g.又1.6 g CuSO4→CuSO4·5H2O应生成2.5 g,但由于带走结晶水又会有少量晶体析出,故可排出选项(A)、(B)再根据溶解度求得(C)为选项.  相似文献   

17.
1.被溶物质未完全溶解例1 20℃时,把30克NaCl放入70克水中搅拌,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分析: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是指已溶解的溶质质量,未溶解的物质既不能算入溶质质量,也不能算到溶液的质量中.  相似文献   

18.
例1 有A、B两种物质,其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1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物质A.在30℃时,将23g物质B的饱和溶液蒸干,可得3g物质B.在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的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9.
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40℃时,烧杯中盛有A、B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且杯底有少量A、B固体,今令其冷至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0.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计算时容易走入以下六个误区,现结合例题加以总结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以帮助。 误区一:误将未溶解的固体作为溶液中的溶质 例 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现将25gNaCl溶解在50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错解:(25g)/(25g+50g)×100%=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