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揭示了“儒藏说”的内涵和外延,指出了其中的合理部分。“儒藏说”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儒藏说"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周永年《儒藏说》为基础,分析和评价了“儒藏说”的源流、内容、背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永年《儒藏说》及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儒藏说》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全面分析了《儒藏说》包含的图书馆学思想,并把它置于世界图书馆学发展的范围加以讨论,认为周氏思想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萌芽,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首创之作。  相似文献   

4.
儒藏思想是中国古代藏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儒藏思想吸收了佛藏与道藏思想的精华,并推进了古代公藏思想的发展。文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古代儒藏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对丘濬之"藏书分三处"思想、陆世仪"藏书邹鲁"思想、曹学佺"儒藏"思想、周永年"儒藏说约"等代表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成就分别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并对儒藏思想影响下,清代公藏实践及儒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承担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参考咨询馆员应具备“说”能力,并阐述用户教育的“说”包含五个方面,即用户教育“说”的理念、“说”的形式、“说”的内容、“说”的互动、“说”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解读"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回顾了用户理念产生的源流,着重阐述了“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思想体系包含用户决定图书馆的一切、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对用户永远不要说“不”、用户的一切过错都是有益的四个层面,并讨论了理解“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这一理念的关键。认为这一理念吸收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精华。本文最后提出“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和“读者权利”是统一的,用户是图书馆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的"以人为本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界提出“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理念,已成为图书馆办馆的方针和服务的宗旨。我们认为“,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想与意识“,服务创新”则是实现这种思想与意识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由于服务手段是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首先要进行思想创新,然后才有服务方法、手段的创新,通过“创新”,来更好地为实践服务,也只有将服务落到实处,才能在新的技术与经济环境下体现“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内涵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提出“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  相似文献   

8.
朱家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新图书馆运动时期他当选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教育组书记,致力于图书馆组织活动,传播现代图书馆理念.他“撷精夺华”的思想、参考咨询服务观、图书馆“四要素说”等,是对发展中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永年是清朝著名的学者。本文从“儒藏说”、“进书”、“任编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周永年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103-107
周永年"儒藏说"被很多学人认为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舆论准备,此观点自民国郭伯恭而光大,然而却无人做深入探讨。爬梳文献,不难发现有关"儒藏说"提出的时间线索以及周永年宣传"儒藏说"的记载,基于这些材料的分析观察,"儒藏说"对四库的编纂起倡导作用的结论值得商榷,反倒可能是四库的开馆中断了"儒藏说"的进一步宣传。从时人的反应来看,"儒藏说"的社会影响被今日学界夸大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场营销原理,将其运用于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提出了“经营图书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以"两个一切"的理念办好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杰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5(1):11-12,29
在阐述江西省图书馆的“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的办馆理念的基本内涵和提出该理念的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以“两个一切”的理念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把一个省馆办成“人民喜爱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试析"信息资源评估"与"信息资源质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信息资源评估”与“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的概念、主体、目的和方法加以明确区分,认为“信息资源评估”是客观地反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状况,评估的主体是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估”反映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满意程度,评估的主体是图书馆用户。从“信息资源评估”到“信息资源质量评估”反映的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沈祯江 《新闻知识》2005,(12):81-81
如果说“报纸是明天的历史”,那么就可以说“图书馆是昨天的新闻”,或说“图书馆里藏有昨天的新闻”。二既构成了这样的“时空”关系,就有谁为谁服务、谁为谁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种形态图书馆主要指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及复合图书馆。本文从职业理念、管理范式、人才队伍、用户服务四个方面,对三种形态图书馆同存共异、和谐互助中的“差”“合”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永年藏书理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是18世纪中国藏书事业的先驱人物。论文通过对“儒藏说”和“借书园”的研究,剖析了他的藏书理想.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7.
“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和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而馆员的地位、尊严和切身利益却始终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本文呼吁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依“宪法”为准绳,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图书馆馆员的积极作用,做好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4,自引:12,他引:62  
李国新 《图书馆》2002,1(1):16-21
起源于西方的“图书馆自由”的核心精神,就图书馆来说,是强调收集和提供资料的自由;对利用者来说,是强调从图书馆获得资料和信息的自由。“图书馆自由”观念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权理论中的“思想自由”的原则。思想自由原则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由“表现自由”向“接受自由”的拓展,直接引发了现代图书馆活动中的“图书馆自由”。“自由”总是与对自由的限制相伴而行。  相似文献   

19.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试图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图书馆管理理念、“礼之用,和为贵”与图书馆制度建设、“天人合一”与图书馆环境规划、“以人为本”与图书馆人本取向等四个方面,以宏观的视角,探求内涵丰富的古代“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在图书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杨胡 《图书馆论坛》2004,24(5):49-50,69
阐述“以人为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近年来图书馆界究竟是“馆员第一”还是“读者第一”争论的原因,进而论述图书馆应如何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