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7年11月29日的南方周末做了一个与档案密切相关的专题。“蒋宋孔陈四大文档先后入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最为瞩目的蒋介石日记已开放到1945年。”^[1]从2004年4月,胡佛研究院打开处于保密状态中的宋子文的19个私人文件箱;到2005年2月16日,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私人日记转交至胡佛档案馆暂存50年,  相似文献   

2.
李昕 《云南档案》2008,(6):51-52
<正>2007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文化新闻版发表了《蒋介石解密蒋介石》一系列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四大家族档案尽归胡佛的始末,并公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日记细节。例如《档案里的宋子文》、《日记里的蒋介石》、《宋子文在蒋面前拍桌子》、《蒋介石如何指导蒋经国读书学习》等。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蒋家后人同意,蒋介石日记2010年将陆续出版,从解密到出版,这份重要史料将大踏步走出历史的密室. 蒋介石日记分为55本 宋曹琍璇是宋美龄幼弟宋子安次子宋仲虎的夫人,同时她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访问研究员,主要负责审阅其家族先辈宋子文、蒋介石、孔祥熙、蒋经国四人的全部私人档案.这些史料如果公布,之前都要经过宋曹刑璇的审查.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宣布将分批对公众公开蒋介石日记,只要经过办理简单手续,任何人都可以在该院的档案馆查阅缩微胶片影印后的复制件.由于蒋介石日记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的完整公开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同时,日记也涉及到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因此,胡佛研究院和蒋介石家人在公开日记时,对涉及个人或家属的隐私和对在世人士的批评等内容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四大家族档案入驻胡佛档案馆并陆续开放后,胡佛档案馆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作为私人档案馆,在收集档案、保存与利用档案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佛研究院收藏的蒋介石日记绝大多数为蒋介石亲笔书写,往往有固定格式,极少收录其他内容。然而,在1939年2月份的日记中却意外地收藏了两封蒋经国的来信。蒋介石与蒋经国、宋美龄等人的家信通常均收藏在台北"国史馆"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之  相似文献   

7.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来,有关蒋介石日记的出版以及保管权的争议在,岛内引发热议。一九七五年蒋介石去世,日记由儿子蒋经国保管,一九八八年蒋经国病逝前,将蒋介石日记连同自己的日记一并交给其三子蒋孝勇。一九九六年蒋,孝勇故去,日记转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二。〇〇四年底"两,蒋日记被"送往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暂存。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日记中的宋美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又向公众开放了新一批次的蒋介石日记(本批日记撰写1932年至1945年,研究所保存的1931年前的蒋介石日记已开放)。本文作者当时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闻知此消息后,即前往查阅档案进行研究,回国后撰写了此文,向大家披露了蒋介石日记中的宋美龄……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私人档案远涉重洋到了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暂存”。从档案被“征集”到开放,其中有许多看点。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蒋氏家人决定把两蒋日记‘暂存’于胡佛研究所并授权其保存、开放。这是目前最完整的两蒋日记原始手稿。蒋介石日记从1917年到1973年。即蒋离世前两年;蒋经国日记从1937年到1979年,时至台湾民主化之前。”2006年4月27日,《南方周末》做此新闻报道,章并称:“今年2月,胡佛研究所对外正式宣布接受蒋家委托,保管两蒋日记。台湾政界及学界普遍感到震惊。台湾总统府国史馆馆长张炎宪大为惊愕,‘国史馆是法定的物管理机构,不能容忍两蒋日记流往海外’。”而相对于台湾政界学界,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该所近代中国档案及特藏馆的负责人之一则不以为然,她认为两蒋日记属私人物品,蒋氏后人有权做出选择。日记为“暂存”,其核心是两蒋日记暂存胡佛50年,且蒋家可随时撤回。作为蒋氏日记的保有蒋方智怡(蒋孝勇遗孀)的回应则是:“我一直为这些历史件寻找适当的保存地点,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档案保存能力及学术环境的公正与否。”  相似文献   

11.
专家点评: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的日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被施以世界一流的档案保管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上海档案》2006,(6):31-32
据香港《大公报》2006年4月12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已于今年3月31日公开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真迹。当时正在美国旧金山访问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及蒋家第三代儿媳蒋方智怡都出席了有关新闻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六月,有一个属于档案与档案人自己的节日——"国际档案日"。2004年维也纳国际档案大会为提高公众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设立为"国际档案日"。6月9日当天,上海市及各区县档案馆、珠海市档案馆、河南省周口市档案馆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庆祝"国际档案日"。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了17592卷历史档案和最新采集到的一批珍贵历史影像,并精选历年开放档案的珍品进行陈列展示;上海市各区县档案馆除了开放档案外,还举办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珠海市档案馆首次向公众派发档案智能卡,市民刷卡后可进入档案馆自助查询系统,检索、利用公开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除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档案日",国内很多档案馆都设立了自己的节日,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档案馆日"、天津的"档案开放日"、珠海的"档案公众开  相似文献   

14.
《北京档案》2008,(9):45
吴锦芳在2008年第三期的《山西档案》中撰文指出了对四大家族档案尽归胡佛档案馆,尤其是胡佛与蒋家达成的特别声明“如果将来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一个专业客观的‘总统图书馆’,这批档案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启示,呼吁档案工作人员及档案机构建立一个符合保护历史档案的平台,树立维护历史客观公正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七月,华夏大地骄阳似火,而在同一纬度的太平洋彼岸,却凉爽怡人。作为国家档案局首次派出赴美调查流散海外的民国档案的档案工作者,我们访美的第一站即为位于美丽的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胡佛研究所档案馆(HooverInstitutionArchives),它座落于著名的胡佛纪念塔旁边,是胡佛战争与和平研究所的附属机构之一。胡佛战争与和平研究所成立于1919年,该所致力于研究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史,尤其是二次大战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该研究所的图书资料分两部分收藏和保管,其一为胡佛研究所图书馆,其二即为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图书馆搜集…  相似文献   

16.
开放档案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法定职责.5月20日,北京市档案馆继1996年、1997年和2001年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之后,第四次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21568卷.  相似文献   

17.
澳门历史档案馆能够吸取东、西方文明,实现图书档案兼容化,搜集向社会与私人领域、多语种、多形式开放,档案的国际多语化编研,注意档案保管材料的原始面貌,注意向社会提供跟踪型的档案信息,都值得大陆档案馆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6月9日,正值国际档案日,也是第六届上海市档案馆日,上海市档案馆馆长朱纪华宣布上海市档案馆开放第二十四批档案。同时,浦东新区、嘉定、金山、闵行、黄浦、崇明等11个区县档案馆也宣布开放档案2.2万多卷。至此,上海市和区县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档案133万多卷。上海市档案馆这次开放的1.75万多卷档案,全文数字化率高达96%,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市  相似文献   

19.
乌当区档案馆有两册馆藏的日记体记事本,名为《慰民生活》,是民国时期在贵州省保安司令部任职的国民党军官卢世平的私人日记。该日记用毛笔以行书体写成,是1998年乌当区档案局在整理乌当区公安局档案时发现的。本人有幸参与了对该日记的整理和校注工作,较全面地了解了《慰民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第二批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在市档案馆外滩馆揭晓。盛宣怀档案(上海图书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难民上海生活档案(虹口区档案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两次淞沪抗战照片集和中国近现代名人函札汇集(上海市档案馆),私立浦东中学历史档案(浦东新区档案馆),辛亥革命日记(徐汇区档案馆),《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图书、报纸实物档案(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