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蕴含着丰富的反贪污犯罪的刑法理念与经验,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我国贪污罪的刑事立法存在着诸多缺陷。为更有力地打击贪污犯罪,我国刑事立法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外国关于贪污罪之规定,对贪污罪的主体、对象及财产追回制度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从预防和打击贪污犯罪的目的出发,从身份、行为、财产以及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对贪污罪建立严密的法律规制,设立多层次的刑罚处罚,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打击贪污的作用。但是,由于刑法对贪污罪的起刑点、刑罚配置等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使得实践中对贪污犯罪的处理仍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完善。应该在立法中降低入罪门槛,不将数额作为定罪依据,而作为量刑依据更合理;创新贪污罪的刑罚,增加资格刑配置和取消死刑,让刑法的惩罚和教育功能得以体现,在预防和遏制贪污行为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各种新经济实体的不断出现,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变化,贪污犯罪有上升的趋势。贪污犯罪的范围和手段也有所翻新。司法实践中疑难案例也相应增加,给我们认定贪污罪增加了不少困难。对于这些新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将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解决新的问题。本文拟就在公民与集体法人(即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贿犯罪呈高发趋势,但与现实反腐败形势不协调的是,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受贿罪竟然没有一个单独的量刑标准,而是依附于贪污罪的量刑标准。然而贪污与受贿虽然同为腐败行为,但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犯罪,故而现行刑法将受贿罪的量刑比照贪污罪处理很不科学,且受贿罪的刑罚种类设置也不尽合理。文章通过对美国、德国、瑞士、越南等国法律有关受贿罪量刑立法的具体规定、立法精神、原则的比较研究以及相关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对我国受贿罪量刑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行贪污罪处罚中的贪污数额认定和贪污未遂的论处都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贪污数额的认定应以犯罪行为造成的公共财物所有权丧失的数额计算,而贪污未遂也应视其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程度依法追究罪责.  相似文献   

6.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不仅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且极大地败坏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声誉,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危害人民民主专政,因此,历来是我们打击的重点。近年来,青年贪污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且犯罪形式翻新,犯罪手段诡秘,后果严重,腐蚀性强。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贪污罪的认定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行为人侵犯的对象范畴有着特殊的规定。贪污罪犯罪对象的认定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贪污罪。在现今司法实践中,对贪污罪的犯罪对象的认定必须以刑法规范为依据,深入分析贪污罪的犯罪对象,特别是对某些比较特殊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便确保司法机关在贪污罪的认定上能够准确地进行认定和判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案情分析,从侵犯对象和行为特征上阐述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共同特征,指出了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对结果规定方式、客关方面、主客观方面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7,(2):52-55
《贪贿解释》对贪污罪依情节定罪量刑标准中的情节作出的具体规定存在一定问题。把行为人犯罪后的认罪态度作为定罪以及加重处罚的决定因素,为反腐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规定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作为加重处罚情节之一,不仅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还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的法理。对此,应当建立关于贪污罪的刑事再犯制度。  相似文献   

10.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除公共财物之外,还包括含有公共财物成份的"本单位财物"与混合制财物;动产与不动产是各种财物在客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都可属于公共财物而构成贪污罪的对象;赃物等非法财物也能成为贪污罪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犯罪主体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现状,分析此类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十分必要.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法,重点分析职务犯罪主体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侦查和预防职务犯罪者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犯罪手段相同,目的一致,实践中易造成混淆。因此,正确把握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法条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贪污罪的客体,有助于正确区分两罪。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对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是明确的,但由于现实案件的具体性和复杂性以及新旧体制转型时期观念的变革和冲突, 在审判实践中,贪污及挪用公款案件的认定仍存在许多复杂问题,为服务司法审判,作者对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予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贪污罪是一个古老的罪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使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本试图通过对贪污罪主体身份认定的研究,使贪污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等这些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得以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15.
贪污犯罪严重败坏党风国纪,危害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打击贪污犯罪,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贪污犯罪的原因分析入手,概括当前贪污犯罪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贪污犯罪,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挪用公款行为设置与贪污公款行为相同的法定刑,无异于鼓励犯罪人积极实施将以暂时使用为目的的挪用公款行为转化为永久性非法占有公款的贪污行为;立法隐藏的激励反应使得挪用公款罪从贪污罪中剥离出来很有必要;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但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不为罪,这一挪用犯罪零成本的错误观念,容易导致行为人作出错误选择;从提高定罪概率的角度出发,应依据<刑法>第37条免除处罚的规定适用于"案发前归还"的情形;审判程序的真正作用并非直接进行惩罚,而是提供了信息;大部分损失不是由于支付罚金造成的,而是因声誉问题所导致.耻辱,可以而且也经常是一种带有负成本的惩罚形式,我国挪用公款罪刑罚应增设资格刑刑种.  相似文献   

17.
影响力交易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一种新型腐败犯罪,是贿赂犯罪的外围犯罪,目前我国刑法中尚无任何与之对应的罪名.建议在刑法分则第8章"贪污贿赂罪"中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和有影响力人员受贿罪,以实现该罪的国内法转化.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利用电脑贪污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现状和趋势,为积累打击和预防操纵电脑贪污犯罪的司法工作经验,联系司法实践,围绕利用电脑进行贪污犯罪的行为方式之内涵意义、模式类型及行为方式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及案例阐释。同时,对于制约电脑贪污犯罪行为方式的形成及其运用这一新课题作了探讨和论证,以有助于惩治和防范利用电脑实施的贪污犯罪。  相似文献   

19.
贪污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我国刑法对贪污罪按数额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刑法理论中在对贪污罪是否有最低数额的问题方面有较大的争议。对于贪污罪最低数额的确定,应当由司法机关根据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掌握,确定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不利于实现法律的目的。当然,这样也并不排除由有关部门根据各地的情况确定一个符合本地实际的数额标准。  相似文献   

20.
乾隆朝的贪污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乾隆朝因犯贪而被惩处的高官之多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虚报帐目、冒销侵占 ,凭借职权巧取豪夺以及挪用公款经商等成了主要的贪污手段。集团犯罪、利用陋规犯罪、家人幕僚犯罪以及下层胥吏腐败是贪污犯罪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