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河边 《中国考试》2006,(2):60-60
据悉,2006年陕西省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数学(理)和英语科目实行自主命题。各科目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印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分文、理科版)。  相似文献   

2.
在2004、2005两年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江苏省考试院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和江苏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台了《2006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下称《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教育部考试大纲的补充,是政府向社会发布考试信息的权威件,是避免考生因为信息不对等到而影响高考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深刻把握考试说明的实质,领会考试说明的精神,将进一步明确后期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理顺后期复习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后期复习的质量。下是本人就江苏省的考试说明的粗浅认识及今后复习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上旬,包含了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考试科目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正式出台。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补充,《说明》同时也足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主要命题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力 《天津教育》2009,(3):45-47
2009年,天津市作为新课程实验区将举行“新高考”。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本着“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的原则,编制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相似文献   

5.
2007年,参加新课标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区将面临全新模式的高考,2008年,江苏省也将进入新课程高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数学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考纲”)已经正式出版,新考纲是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以下简称“旧考纲”)为蓝本制订的.下面通过新、旧考纲的对比,以期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尽早地适应新高考.  相似文献   

6.
2009年高考福建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科试题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化学)(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化学)(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为指导,以((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命题,题量、题序、题型、分值比例、难度等与《考试说明》中提供的参考试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湖南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三年来,湖南高考数学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为依据,充分考虑了湖南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和高校招生的情况,逐步形成了湖南高考数学命题风格。2006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山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将首次实施“3+X+1”考试模式并自行组织各科目单独命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指出,2007年山东高考自主命题将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确保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能实现平稳过渡,并能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备考过程中正确把握考试说明的要点,依据考试说明指导考生进行复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解读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1.1分析最新出台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可知,2008年江苏新课程高考要体现江苏课改的特色。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力求做好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国家教育部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编写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风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其编写宗旨是贯彻“公平,公正”原则,促进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为此,它不仅向社会公布了考试的内容范围,而且明确了具体要求,这既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指导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广东省的高考数学试卷,遵循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数学科考试大纲》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的要求,沿袭了前两年新课程高考成功的题型结构和试卷模式,重点考查了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方法,命题做到稳中有变,在数学应用及创新上略比前两年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2.
储今是 《学语文》2012,(6):78-79
高考作文命题的直接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下简称《全国考试大纲》或各省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下简称《考试说明》),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它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编制《全国考试大纲》和各省市《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按照教育部2003年颁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目标和分项同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和江苏省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江苏卷)的命题遵循的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3个“有利于”的原则。以下是笔者对新课程实施后的2008年、2009年两次高考试题做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连余 《物理教师》2008,29(4):33-36
200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物理科)依据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标准》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同时也参照了《2007年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结合了江苏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该《考试说明》作为江苏省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一次高考命题和考生备考的指导性文件,理所当然地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研讨和推究.  相似文献   

15.
刘义  陈红雨 《广东教育》2008,(7):101-106
2008年高考是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二年高考,化学试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试题与《课程标准》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吻合程度,也必将影响2009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以及中学新课程实施。在此,笔者从《课标》中的“理念”和“目标”的具体要求,以及《考纲》中命题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的角度,探讨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和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6.
知识目标体系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考生复习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的重要依据及三者协调统一的关键性文件。新课程下生物学科高考知识目标体系的构建应从《考试大纲》知识点的确定、限定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用"行为动词"规范"知识点"要求的层次、制定知识目标体系框架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4日,考生们期待已久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说明(广东卷)》(简称《考试说明》)正式出台。《考试说明》和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将是2007年我省普通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参加2007年普通高考考生的复习纲领。据省考试中心副主任卢羡文介绍,我省《考  相似文献   

18.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05年的高考继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及各省、市考试机构依据《考试大纲》编写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细化了《考试大纲》对考试的知识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和难易比例.并附有参考试卷,以有助于考生复习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继北京、广东等省市之后,湖北等省也于2006年起对于沿用多年的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也作出补充说明,其主要变更为词汇表内容,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英语科《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遵循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各省高中英语的教学实际,对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英语科《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所附例表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共收单词2300多个,其中补充词汇为300余个。  相似文献   

20.
高考历史命题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答案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以下简称《历史考试大纲》)的前言中表述得很清楚:“《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考试复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