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2年高考的烽火业已烟消云散。令人欣喜的是,自7月份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的关于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理性分析文章。我们认为,对今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理性反思,将会对未来高考命题的改革、考生的复习和备考产生积极的影响。正是基于此,我们从来稿中精心辑录了一组稿件,命名为《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大家谈》,分“成就篇”“指瑕篇”“思考篇”三部分编排,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乡土中同最普通的粮食作物之一。某种程度上玉米也代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气质。新生代作家毕飞宇以中篇小说《玉米》(《人民文学》2001年第四期)形象地书写了乡土中国经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这一乡村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疼痛而又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新旧语文教材 (阅读部分 )编写内容及编排体系的异同 ,揣摩其变化的意图 ,这对领会教材修订的精神实质 ,把握问题的关键 ,正确理解和使用这套新教材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这次语文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新教材改革了旧的教材体系。整体来看 ,其编排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读…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及其对策江苏兴化市唐刘高级中学华义平研究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和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纲》)写作部分的有关能力要求,我们可以对98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1高考作文命题的依据是《考纲》,98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一、“立意自定”要名副其实高考作文的终极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所表之情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所达之意则应是自己的思想见解。古人就特别强调“文贵有识”,因为“识”之有无,不仅是反映考生认识水准、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高低优劣的标志,也是衡量所发表的见解能否给人以启迪的重要尺度。这大概也是高考命题者提出“立意自定”的思想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立意而言,虽说命题中有“立意自定”的规定,但只要对新世纪的高考作文命题作一整体观照,就不难看出,似乎大多考题已限定了立意的指向,命题本身并没有给考…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文学形象画廊中,剧本《雷雨》中的周朴园这个不朽的反面典型一直遭到人们的唾弃。他既冷酷凶残又自私虚伪……似乎罪恶累累,天良丧尽,一无是处。作家曹禺本人也说过:“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故而习惯定向思维的人们,包括不少教材、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在看待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怀念侍萍这一举动上,也就贴标签式地冠以虚伪的帽子,说他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否则,三十年后,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又为何不相认?表面看来,不无道理,但细细咀嚼,这种评价,又显得美中不足。人们可以就是否相认这个问题进行设想,三十年后,侍萍出现要是破镜重圆、旧梦重温,那向繁漪如何交待,对鲁贵又如何安排?他周朴园自己十分看重的名誉又将会怎样?我们认为在怀念侍萍的感情方面,与其说是虚伪的,不如说是真诚的,是人性未泯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文贵创新,而“反弹琵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在写作上是指避开常规思维模式而借助于逆向思维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去立意构思的一种技法,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的确可以起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异彩纷呈的文章来。当今中学生的不少优秀文章比如《“班门弄斧”又何妨》,(当代中学生议论文  相似文献   
9.
10.
议论文写作,对高考这场大的选拔性竞争来说,无疑也算得上是一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角逐。既然如此,就总须有点"突破意识"。如何获得"突破"?笔者以为,下列几方面便是其获得"突破"艺术的所在。一.见解独到,卓尔不群。文贵有"识",写作高考议论文尤为如此。所谓有"识",简言之,即观点深刻、见解独到。"识"之有无,不仅是反映作者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和思维品质高低优劣的标志,也是衡量所发见解能否给人以启迪的重要尺度。评论事物、阐发道理,只有见解深刻、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