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子前十名光荣榜亚当斯1新西兰铅球名将亚当斯201 2赛季再一次荣登前十名光荣榜之首,28岁的亚当斯4次入围十佳,并且全部高居榜首。连续6年掷出年度最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对1987~2012年中外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好成绩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中外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进行对比归纳,结果表明:中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幅度缓慢,与国外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的成绩有差距;女子优秀铅球运动员身高体大,且符合力量型技术风格,是今后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及选材参照。通过对中外女子铅球发展态势分析,寻找制约中国女子铅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对中国女子铅球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女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分析和评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2 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和现役国家队运动员共计 31人 15 5例试掷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建立了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各项技术指标评定体系。本研究的一些结果可以为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中、短期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女子铅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中国女子铅球最为辉煌的阶段。黄志红、李梅素、隋新梅、丛玉珍可谓当时中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四轮驱动"。四名运动员在国内外的大赛中可谓傲视群芳,然而随着老将的退役,中国女子铅球项目陷入了青黄不接的状态,2000~2004年连续两届奥运会一直处于低谷,在此期间竟  相似文献   

5.
投掷项目     
G824.1 20022776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刊,中,A]/肖林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0-32图2表5参8(LF)女子//背向滑步//铅球//速度//节奏//技术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6.
巩立姣     
《中华武术》2013,(2):2
2012年12月7日对于女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她获得了迟到的奥运会铜牌。1 2月7日晚,201 2年中国田径之夜晚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在这里收获了早该属于自己的伦敦奥运会铜牌。伦敦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白俄罗斯运动员奥斯塔普丘克因为  相似文献   

7.
1989年9月9日,在巴赛罗那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杯田径比赛中,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以20.73米的优异成绩,战胜了自己的主要对手民主德国老将夏维,一举夺魁。她终于登上世界杯田径大赛女子铅球项目的冠军宝座,从而成为第一位在世界杯田径比赛中获金牌的亚洲运动员。自1977年开始举办世界杯田径赛至今,十余年的历程,亚洲队无人问鼎世界杯田径赛任何项目。金牌数纪录一直为零。自1989  相似文献   

8.
一、纪录进展状况 自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铅球作为正式比赛已有一个多世纪了。由于各种原因,女子铅球落后了男子铅球近半世纪。女子铅球的历史是迟到和沉默的历史,较早的女子铅球比赛在20世纪20年代曾出现过。1926年6月26日,奥地利运动员海德·克普尔就曾经在维也纳以9.37米的成绩创造了第一个女子铅球世界纪录(5公斤),没有设为纪录。1934年7月15日,德国选手毛厄尔迈尔首次推出了14.38米的好成绩,被国际田联确定为是第一个女子铅球世界纪录。 女子铅球世界纪录从1934~2000年,在将近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中,成绩  相似文献   

9.
1984年全国青年田径冠军赛于5月5日—9日在杭州举行。参加比赛的共有各省、市、体育院校27个单位,男女运动员462名。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重点观摩了男女铅球,铁饼等四项比赛。参加这四项比赛的运动员共有55人,其中男子铅球13人,男子铁饼11人,女子铅球18人,女子铁饼13人。现简要论述铅球、铁饼观后感想。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少林与太极》2015,(11):38-42
近些年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有所下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竞技体育不光是运动员在比赛,也是科研方法、科技手段的大比拼。只有运用先进的科研仪器和手段投入到女子铅球项目上来,来改进女子铅球运动员们的技术,才能使我国女子铅球项目重新进入世界前列。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对女子推铅球运动的运动学研究,发现研究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女子铅球运动曾是我国田径运动的优势项目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进行分析和评述,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发现,(1)1987年-1997年是我国该项目的鼎盛时期,为我国夺得不少荣誉。我国女子铅球最好成绩和世界年度最好成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997年全运会之后,我国该项目成绩大幅度滑落。1998年-2010年,没有取得过一枚奖牌。世界最好成绩也呈现滑坡趋势。我国该项目最好成绩和世界年度最好成绩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赛事不断的增加,在2011年上半年已举办的全国田径比赛中,仅2次突破20m大关,距离世界水平还相差甚远。(2)运动员选材工作不到位,运动训练未完全创新,运动竞赛表现差和竞技体育管理不当是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3)抓好运动员选材、完善运动训练、加强运动员竞赛能力和加强竞技体育管理力度是我国实现女子铅球运动重振辉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女子铅球运动曾是我国田径运动的优势项目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进行分析和评述,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发现,(1)1987年-1997年是我国该项目的鼎盛时期,为我国夺得不少荣誉。我国女子铅球最好成绩和世界年度最好成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997年全运会之后,我国该项目成绩大幅度滑落。1998年-2010年,没有取得过一枚奖牌。世界最好成绩也呈现滑坡趋势。我国该项目最好成绩和世界年度最好成绩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赛事不断的增加,在2011年上半年已举办的全国田径比赛中,仅2次突破20m大关,距离世界水平还相差甚远。(2)运动员选材工作不到位,运动训练未完全创新,运动竞赛表现差和竞技体育管理不当是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3)抓好运动员选材、完善运动训练、加强运动员竞赛能力和加强竞技体育管理力度是我国实现女子铅球运动重振辉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董军 《中华武术》2008,(10):14-16
北京奥运会女子铅球比赛,中国三名运动员参赛,两名河北姑娘巩立姣、李梅菊分别获得第五、第八名。这是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中国女子铅球在奥运会上获得的最好成绩。这两名运动员在资格赛上,还双双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她俩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女子铅球复苏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2名中外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26次较为理想的试掷为依据,对铅球衔接技术的平均球迷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技术状态下过渡阶段铅球平均球迷理想值大小的球迷模式,并以此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铅球球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7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对运动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国外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中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尼古拉·亚当斯作为英格兰的一名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从12岁开始进行拳击训练,并在一年后第一次参加拳击比赛。截止到目前亚当斯已经参加了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欧洲女子拳击锦标赛等国际大赛,曾多次在世界大赛上获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阿斯特里德·孔贝尔努斯(AsfridKumbermuss)是德国著名女子铅球运动员,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以20.56米的成绩力挫群芳,夺得女子铅球金牌。1996年6月12日,在德国的杜伊斯堡,她取得了20.97米的1996年世界最佳成绩。孔贝尔努斯1970年2月5日出生在原民主德国的格雷弗斯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体育统计相关分析法和比较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与各素质成绩之问的相互关系,从中探讨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20.
女子铅球运动员短期强化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升汉  邰崇禧 《体育与科学》2002,23(5):39-40,46
本文根据普通高校女子铅球训练的实践,运用文献、实验和统计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马征的训练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拓宽高校女子铅球训练的思路,提高训练效果,为女子铅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