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袁玉红 《职业技术》2007,(2):110-110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通过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意象、比喻、象征以及诗的内在韵律强化感情的运用是写诗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儿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他们的挚爱.儿歌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辨别字的读音、形状和字义,还可以模仿教材,自编儿歌,进行再创造.在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的同时,启迪智慧,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人类生命最高的艺术。诗歌通过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理想和愿望。何其芳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向海 《华章》2011,(4):51-51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要求 1.熟悉散文的主要情节,感受排比句的生动韵律,体会散文的美好意境。 2.学习用较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想象的事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包括舞蹈、律动和其他节奏活动。其中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音乐活动。通过律动,幼儿能获得直观经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增加节奏感,促进身体的协调性,扩展幼儿的想象范围,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儿童与饱含韵律感的儿童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诗的韵律可分为外在韵律和内在韵律两个层面,外在韵律主要指由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等因素带来的语言的音乐美,内在韵律主要指由情感的起伏、情节的延伸或意蕴的隐露所带来的内涵美.优秀的儿童诗则是外在韵律与内在韵律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童谣,是陶冶儿童心灵的音符.好的童谣,想象诙谐奇特、韵律自然活泼、语言平白易懂,能让儿童津津乐道.我们呼唤“绿色童谣”的回归,它能滋养人文精神、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应让“绿色童谣”走进拼音王国、走进识字世界、走进阅读城堡、走进课外天地、走进创作殿堂.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文学园地中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兆彩夺目,娇艳撩人,给人高雅温馨的享受,情操的陶冶和身心盼愉悦.它作为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以抒情抑或叙事、议论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抒发了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0.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因此,面对刚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有必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受韵文的韵律美,并在情境的创设中将想象与韵文相结合,进行儿歌的创编,让儿童以模仿为基础发展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先河,饱含情感和想象,富于节奏和韵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历久不衰,品味古诗词语言、意境、技巧,提升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提倡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诗在一年级的语文教科书内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接近儿童生活、贴近儿童内心的一种文学体裁.教师在实施儿童诗教学时,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科学地运用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我以儿童诗《小小的船》的教学为例,提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强化朗读,品尝韵律之美及展开想象,发掘创作潜能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儿童诗,是根据儿童的程度、经验、兴趣、心理,以浅显而具艺术美感的语言形式,合乎韵律、节奏,表达儿童生活、情感经验的儿童文学作品。优秀的儿童诗都有一定的通性,富有想象,蕴含的意义深刻,意境深远,给学生营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人说过,人在儿童阶段差不多都是诗人,因为儿童  相似文献   

14.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别号白石道人。其词作主要以离别相思、记游咏物或慨叹身世为主要题材,其词韵律和谐,造语凝练,想象丰富,意境清幽,读来令人  相似文献   

15.
沃尔特.惠特曼将从意大利歌剧等诸多方面获得的灵感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诗风。他用长短不一的诗句,嵌于句中的自然韵律,让诗歌语言的魅力全力呈现。他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传统诗歌韵律的规则之中,而是动用自己的全部想象与感知能力,使英语语言的乐感呈现于初读诗作之时、回味之际。他将诗歌的音韵与诗意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了深化诗歌主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先河,饱含情感和想象,富于节奏和韵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历久不衰,品味古诗词语言、意境、技巧,提升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提倡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细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关于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后,提取了"诵读诗文""把握诗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四个关键词,尝试用"四读"的方法,力求让古诗学习有意思,有意蕴,有趣味,有价值。一、诵读:读出韵味1.什么是"诵读"?"诵读"是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课标"在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语调、韵律和节奏都属于"诵读"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穿插诗歌教学,可以挖掘学生语言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受诗歌意境和韵律的美,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提升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课本中共选了三十几首古诗。这些古诗内容健康,韵律和谐,形象鲜明,想象丰富,小学生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